APP下载

论开放多元的翻译批评观

2009-05-07肖维青冯庆华

译林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科理论标准

肖维青 冯庆华

摘要:当代学科发展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翻译批评研究概莫能外。本文从翻译批评的标准、翻译批评的模式以及翻译批评的理论来源等三个方面,解读开放多元的翻译批评观,并指出翻译批评的发展趋势不是线性发展,而是合力作用的涟漪型推进。

关键词:翻译批评多元开放合力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翻译批评的各种思潮、学派、观点竞相涌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传统、单一、封闭、保守、模式化的翻译批评正在被开放、多元、动态、选择的翻译批评所代替。

一、当代学科发展的特点:多元开放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空前开放和多元的世界。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多元开放观。多元发生、多极并立、多维互动是中国哲学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在这样一种学术话语中,翻译研究呈现出多元、多层次的特征。翻译的整体性、多向性正体现了翻译学作为一门当代学科的特点。徐盛桓对此曾发表过真知灼见:“翻译学实质上是对多质的翻译活动的多层面、多向度的概括。这种概括,以面对多质的翻译活动要求认识线索具有多维化为前提,这样才能把握翻译学研究的复杂性、多向性和整体性。”

我们习惯于对事物作单向度的思维,常常把一种认识、一种发现、一种方法夸大为绝对真理,独尊一家,凡与此相悖或相异的观念,则视为异端谬说或浑然不理:我们习惯于形式逻辑推理,认为一件事情不是A就是B。而体现在翻译批评上就是一种既定现成、长久不变的批评观,用一种单一的方法、角度,去图解、评判对象,使翻译批评长期处于感悟、挑错式的小圈子里停滞不前。开放多元的翻译批评观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我们首先要把翻译批评看作一个多元、开放的系统,一个与语言、文化、社会不断交互运动发展的动态结构,在更广阔的视野下,以丰富的参照系来进行翻译批评的实践,把翻译批评的思维引向广阔的空间和遥远的未来,使人们对翻译作品、译者和其他翻译现象作多向、多维、多角度的认识和思考。

二、翻译批评多元性的阐释

不仅翻译批评的主体、客体是多元的,而且翻译批评的标准、模式和理论来源也是多元的。早在1989年,北大的辜正坤教授就率先提出了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理论,他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承认若干个标准的共时性存在,并认识到它们是一个各自具有特定功能而又互相补充的标准系统”。2000年郑海凌教授指出:“不同的翻译标准代表了译作价值的各个方面,每个标准各自发挥自己功能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和所有的标准相辅相成,起着弥补其他标准缺陷的作用。”我们倡导的道德标准、行业规范、学术尺度构成的多元的翻译批评标准就是辜正坤思想的一种体现。

翻译批评模式的多元化是翻译批评最正常的状态。一方面,翻译批评的模式多元化是对翻译活动各个侧面和层次进行的更为深入细致的发掘,是对翻译批评个性的彰显。没有哪一个模式能够完全切合翻译的本质,多元化模式才能反映翻译活动的多层面特征。独尊“某一模式”容易造成类似审美疲劳的批评疲劳,可能导致翻译批评实践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翻译批评模式的多元化要求将翻译批评研究中的文艺、语言学、文化等各个模式看成一个多维的框架整体,认真研究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方式与规律。

翻译批评的理论指导就是翻译学在形成过程中借用并内化了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原则。杨自俭在《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式与任务》一书中曾不无遗憾地指出:“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然而,20世纪下半叶开始,各种与翻译研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学科,诸如语言学、人类学、哲学、符号学、文学批评、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蓬勃发展,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学科的成果建构有深度的翻译理论,极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向前发展。新的观点和流派层出不穷,如翻译等值论、多元系统论、目的论。还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等等,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的多元化翻译理论景观。正如廖七一援引2000年国际翻译模式研讨会上的材料,“最近几十年以来,翻译研究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趋势,研究思路因此变得繁复多样,研究领域迅速扩展。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令人眼花缭乱、彼此各异的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研究目的、名词术语和技巧程序。……地理政治的变化、通讯交通的全球化、人文主义的危机、跨学科研究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无一不在翻译研究中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样,在翻译批评研究领域,人们开始借助于现代哲学、语言学、信息论、交际理论等理论从事翻译批评,而非仅仅按个人主观尺度来随意评说,并且在建构科学意义的翻译批评理论方面也初见成效。

人们可以通过文艺学的一些原则来评价一篇译文是否达到了原文的美学高度,也可以用语篇学原则来衡量译文是否做到了衔接与连贯,还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批判译文是否过于归化,等等。由于这些理论与原则分别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它们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它们是离散的,是多学科和多元视角的。它们之所以行之有效而且彼此相安,不发生冲突,是因为翻译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有具体所指的单向度性的活动,并不要求批评者对翻译活动一次性给出全息的、总体性或整体性的研究。

许钧和袁筱一在1997年就倡导自主的翻译批评体系的建立,“但自主并不代表唯一。和翻译理论有着诸多研究途径同理,翻译批评的理论体系也有多种可能。只要它从批评实践中产生,并且能够反过来观照翻译理论,就不失为一种成功的理论探索。”我们寻求的并不一定是什么统一、公认的具体理论和标准,而是一个大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应当具备足够的开放性和能产性,可以用来解释纷繁复杂的具体翻译现象。

但是,不论进行多元研究,还是进行多层次研究,我们都必须警惕翻译批评研究中的“泛化”倾向,即脱离翻译研究的本体,使得翻译研究成为语言学、比较文学和文化学等的附庸,从而失去了自我存在的规定性。我们要确保在学科交叉、学科借鉴的语境下不迷失自己。

三、翻译批评是线性发展还是合力作用

近年来翻译批评对多种批评方法的引进、倡导、运用,对于传统单一的批评模式是一个强有力的冲击,活跃了中国的翻译批评。这些翻译批评方法大大开拓了批评空间,丰富、补充、发展了翻译批评,对于翻译作品的产生和欣赏,对于翻译理论的观念更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传统和现代、旧与新来划分批评方法,认为现代的、新的就是好的,不能将一种批评方法奉为圭臬,去否定、排斥另一种批评方法。那样的话,我们在摆脱了一种单一化之后,又走向了另一种单一化。

如果把翻译批评的发展看成是一种线性的发展

和更迭,比如:过去是语文学派一统天下,现在是语言学派当道,诸如此类,都是过于简单化、相当片面的表述方式。实际上,各种翻译批评流派都小心翼翼地界定自己的理论基础,各自的价值标准,各自的批评角度以及反映各自批评价值的一套概念、术语。这些理论方面的建设,虽然不很完善,但是本身就论证了各个模式和流派的存在理由。各种批评流派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个吃掉另一个、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的关系。有的时候,一种翻译批评必须借助另一种翻译批评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又能够在一个新的认识层面上检验并深化这些已知的成果。

盛宁说:“人文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有一点很

大的区别:它不是以一种新的、比较正确的学说去取代一种旧的、被证明是错误的学说,而是一种思想认识的沉淀、深化、不断吸收新的营养、不断扬弃更新的过程;它不是采取一种线性的更迭的形式,而是一种类似发酵式的变化。”诚如斯言,我们所看到的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就是一个由历史批评、社会批评、文本语义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众多的分支共生互补的庞杂体系。除了文学批评,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史也是如此。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不是线性发展,不是弑父般的由后来的理论否定先前的理论,而是“涟漪式”的发展。后来的理论虽新,但并不取代先前的理论。

翻译研究者杨晓荣教授也有同感,她认为,人文学科与理工类学科在发展上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后来者未必一定要取居先者而代之。在许多文科领域内,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更具实质性的意义是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视角、更为丰富的认识和更多的探索方法。翻译研究亦是如此。而当下的翻译批评正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基于文本、基于外部因素以及综合考虑的翻译批评各得其所。就是传统的基于印象主义的主观翻译批评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所谓的某种批评流派退出了批评论坛的中心,其实指的是这种批评的理论框架、认识走向、应用范围和局限已经有了基本明确的定论,它的合理内核已经被现存意识形态所吸收,成为现行的价值观念或新的价值观的借鉴,而绝不是说,这种批评理论和方法已经寿终正寝,被新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淘汰和取代。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像文学批评一样,翻译批评也需要合力。作为翻译批评的总体,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合成,一个互补性的结构,在这个多元互补的共生结构里,各种翻译批评都坚持自己认定的方向去发掘翻译批评的价值,一种方法只能发现一个既定的视点,提供一个观察的角度,发掘一部分的价值,它们之间很难相互取代,而只能互补,只有翻译批评的合力,才能发掘出比较丰富、比较全面的价值。我们希望看到各种翻译批评模式从相互对立,到适度让位,最后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局面。归根结底,社会的需求是多元的,应该鼓励翻译批评多层次的发展。

四、结语

在如今这个翻译研究的新阶段,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翻译实践,以新的理念以及更广阔的学术视野重新审视翻译批评研究,既要利用当代译学理论重新解读中国传统译评,加强对我国传统翻译批评理论的系统整理、现代诠释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传承和互动研究,又要立足民族自身特定的文化历史积淀,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西方译评研究的成果,在核心理论上挖掘和发展中国译论、译评的宝贵遗产,在研究方法上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学术品格,在具体论证上借助相关学科理论和西方逻辑推演的科学研究思路,最终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翻译批评体系。

我们应该在广泛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独立探索翻译批评的途径,建构自己的理论模式,不再把翻译批评视为解释译品的辅助性话语,而是看作与译品具有同等阅读价值且与译品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独立话语。我们要鼓励翻译批评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多层面翻译批评标准之间的渗透和促进,鼓励多种翻译批评模式之间的互补,反对琐碎的、机械的、程式化的分析和笼统的、模棱两可的、缺乏根据和证明的论断。我们期望的是多元互补的、建构性的翻译批评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大写的翻译批评”和“大写的翻译批评家”。

猜你喜欢

学科理论标准
【学科新书导览】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