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
2009-05-07孙君飞
孙君飞
上午,妻子带3岁多的儿子到图书馆。妻子原本要给自己借书,结果给儿子带回来了一本图画故事书《爱心树》。
妻子说:“孩子们的书,很快就能翻看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不必借回家,这本书丁丁听了一遍,却不肯放下,坚持要带回家,让我再给他讲。”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竟吸引了一个小小的、正被启蒙的孩子?
作者是美国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在书的前勒口处有段文字,介绍他多才多艺,名气很大,很受小读者和成年读者的喜爱,但惭愧的是,我竟是第一次看他的书。
我翻看了几页,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反而觉得这种绘本浪费纸张,因为文字极少,空白太多,图画呢?放得很大,又是跨页印刷。但看着看着,我内心的感动猛然膨胀起来,翻完最后一页,连灵魂都觉得震颤不已。我在心里叫道:多么睿智!多么深刻!给人的感觉又多么新鲜!文字虽少,感情却多么饱满,意味又多么深长,那种质朴到极点的画面简洁到没有一笔是多余的,天真似孩子、看似拙气、充满趣味和聪明的笔法多么引人入胜。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线条会发出天籁般的乐音,而他的文字其实是诗,画面有留白的妙处,文字也有留白的妙处,原来并没有浪费什么——纸张从树中来,这样的书籍对得起一棵棵“爱心树”。
还是说说这本图书的内容吧。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小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
再到阴凉里玩一会儿。
你会很快乐的!”“我已
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儿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
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爬树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保暖,”孩子说,“我要娶个妻子,还要生好多孩子,所以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我没有房子,”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于是那个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幢房子。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来吧,孩子,”它声音沙哑地说,“来和我玩玩吧!~我年纪已经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儿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航行到远方去……你就会快活了。”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苹果了。”“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我也没有树干,”大树说,“不能让你爬上去玩儿了——”“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说,“我希望还能给你点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让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全书的故事叙述就是这样,我将它们原汁原味地引用过来,只是图画我无法引用,不过单单看这个故事,我想你也一定会深受感动,感悟到许多东西。
你知道吗?看到《爱心树》的结尾处,我是用泪珠给它划上句号的,因为我一下子醒悟到——这“爱心树”岂不就是我们的父母吗?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这个苍凉的故事使我感受到一阵疼痛,像潮水一样涌到我的心上。
3岁多的孩子是不是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最小的读者?他会不会从画面上,从故事里也想到“爱心树”就是爸爸妈妈?这是个秘密,我永远不会知道,我只知道这本书吸引了一个正在成长着的小小的孩子,也吸引了他的父母,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艺术力量是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