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驾驶员的技术准则
2009-05-07吴朝平
吴朝平
为了科学安全行车,争做一名优秀公交驾驶员,应严格遵循行车操作技术准则,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一、市区内车提前10分钟,郊外车要提前15分钟,在出车前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并及时报告现场调度。检查程序和方法:绕车四周对轮胎、车身外表进行检查,再对油、水、气、灯光、转向、发动机、方向机等重要部位螺栓紧定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将发动机预热5分钟左右后进入运行状态。
二、行驶中要依照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文明驾驶,礼貌行车,遇事沉着冷静,不能与乘客争吵、打架斗殴、精力保持高度集中,准时准点发车、运行。
三、务必按先后顺序进出公交车站,依次靠边停车,不准超越前车进站停车,前车门对齐站牌顶端上下乘客。由驾驶员控制车门开关的公交车,先开前门再开后门,前上后下;三开门公交车前后门上,中门下;一个门公交车,先下后上。
四、按不同路段规定的限时、限速标准行驶,不得带情绪开睹气车、不得开带病故障车、不得开过度疲劳车、不得饮酒后开车、不得开快车、不得抢道行车,不得故意用车逼人和非机动车辆、不得将车交给无驾驶证或非公交驾驶员、保持匀速行驶状态。
五、不得擅自改变运行线路,中途掉头、甩站、超车、追车、压车、中途停车吃饭、末班车不跑或往返时不载客、吸烟、饮食、闲谈、穿拖鞋、打赤脚。
六、经过繁华路段或道路复杂区域,随时前后右左观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小心顺利通过,切忌横冲直撞。
七、遇路段弯曲坡度较大的视觉盲区时,首先要减速慢行,然后长鸣喇叭或闪烁大灯,引起迎面来人、来车注意,才能有效避免事故隐患。
八、在丘陵地区夜幕降临时行车,要提前30分钟、平原地区至少要提前2 0分钟左右开启夜间灯光,经过城区不同路段,随时需要变换大小灯光,乡道公路或市郊路段时,要坚持开亮大灯缓慢行驶。
九、遇冰、霜、雪、雨、雾等恶劣天气或危险路段,公交驾驶员要分析道路情况,谨慎匀速慢行,乡道或市郊路段确因无法运行的困难天气,视其情况要遵循科学原则进行处理,不得擅作主张强行通过。
十、市区内行进时,经过斑马线、交叉路口红绿灯时,要左右环视,减速缓慢行驶,红、绿灯欲闪动时,切忌抢道争先通过,应主动避让行人、车辆,铬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行车原则。
十一、整天驾驶工作结束之后,将车辆停放到公交车指定停车场站,并将车辆再次全面查验后,完整交给当班保卫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