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部再推用地督察“双保行动”

2009-05-07

粮食决策参考 2009年7期
关键词:徐绍史征地国土

在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用地的同时,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动用警力强行征地等违规现象,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也保持着高度警惕。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最近在国土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从3月1日到11月30日,国土部将展开为期9个月的“双保行动”(即保增长、保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土地政策从一开始就不走偏、不折腾。”这也是继2007年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后,国土部再一次就地方用地问题实施的大规模调研督察行动。

大量占用耕地将不可避免

国土部之所以推行“双保行动”,重要原因是地方上为保经济增长而短期内推出大量投资项目,导致用地需求猛增,近年来一直趋紧的土地供应闸门受到冲击。

国土部曾经测算,为了保障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落地,两年内需要额外增加120万亩的用地指标。但在外界看来,这种估算显得保守。

有国土部内部专家对CBN记者透露,即便地方政府最后落实的投资规模只有原计划的一半,未来3年内仍需占地500万~600万亩。

“并且,本轮地方投资的项目大多是线性工程,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设施等。这类工程建设的一个特点是,所占土地主要在城市建成区之外,难以利用存量土地。因此,500万~600万亩的用地需求中,很大一部分将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占用大量耕地来满足。”该专家表示。

为满足地方用地需求,国土部已着手增加今明两年的用地指标。2008年底,国土部调剂年度剩余指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52万亩,以初步保障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用地需求。而今年,国土部确定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总

量为630万亩,比2008年全年又增加了50万亩。

三分之一项目对国土部门构成压力

但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庞大规模,仍令国土部门感到压力甚大。

国土部一位高层曾直言,地方出台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后,土地管理方面出现了很多具体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地方投资规模巨大,如山西有6500亿元,福建有6200亿元,湖北也有7000多亿元,全国初步汇总下来差不多有20万亿元,这使得保经济发展和保土地资源之间难免存在很大矛盾。

为加紧跟踪用地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今年2月,国土部曾组织派驻地方的九大国家土地督察局,在全国开展了一轮扩大内需项目用地情况的快速调研。

国土部部长徐绍史接受CBN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从此次快速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用地问题还不是很大。目前的投资项目,有1/3是已经有地可用的;有1/3是规划了已有用地指标的,现在可能会提前使用;最后1/3才是没有地的,这一块也是国土部门真正的压力所在。

全力控制地方违规征地

国土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的初步情况看,尚未发现土地违法违规现象有严重反弹,土地秩序基本得到了良好的维护,但“地方和各部门纷纷要求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要求加快土地审批速度”,后面可能出现不少问题。

“一是征地拆迁问题。这么大规模、快速的征地拆迁,造成的压力非常之大,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二是补偿安置问题。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不到位,也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占补平衡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先补后占,现在看起来难度非常大;四是违法违规现象的反弹,还包括一些地方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徐绍史说。

甘藏春此次更是透露,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征地,操作程序不规范,个别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强行征地拆迁,“这些问题当前虽然只是在个别地方出现,但如果不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防止和纠正,可能演变成全局性的问题。但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基不能动,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不能降,土地管理的秩序不能乱。”甘藏春称。

猜你喜欢

徐绍史征地国土
调兵山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初探
叶子国漫游记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做优国土调查 建设美丽河南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关于征地管理工作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