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支持系统对抑郁症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09-05-06贾文亮周朝霞孙凤新吴亚卿尹焕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8期
关键词:抑郁症生活质量

贾文亮 周朝霞 孙凤新 吴亚卿 张 君 尹焕新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系统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支持,在患者初次就诊及治疗后3个月,以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LT-74)[1]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2]、汉米尔顿抑郁量表[3]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及抑郁状况。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变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t检验示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支持;生活质量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方面的多种症状的综合征[4],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在患者症状缓解后得不到有效的家庭支持,早期复法的风险将大大提高,甚至因发现不及时而导致自杀的严重后果[5]。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沮丧、无助等不良情绪中,疏远亲友,并由此引起家庭气氛沉闷,严重影响患者的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6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是否得到良好的家庭支持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家庭支持系统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改善两方面作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5月至2008年8月在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0例,其中男18例,女42例,平均年龄(30.65±18.58)岁;诊断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将60例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组成、生活水平,入组前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抑郁症程度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即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次再给予30 min的心理护理。实验组再此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家庭干预,改善其家庭环境,使家庭成员能较好地完成与患者的沟通与支持。方法:通过学习使家属能做到:①提高家庭成员对抑郁症的认识程度,掌握有关知识,包括病因、发病过程以及治疗情况和如何预防复发,注意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等;②教会家属一些沟通技巧,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融洽的家庭氛围,以宽容、温和、接受的态度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③指导家庭及时发现患者不良的情绪反应,并积极给予帮助,使患者充分宣泄负性情绪;④患者每月复诊时间,家属必须陪同,由专职护士每次给予1 h的家庭干预,了解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存在潜在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如了解患者是否得到有效的家庭支持,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是否通畅等,并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家属相应的指导,帮助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融洽的生活环境;⑤为患者家属留下护士的联系电话,告之如遇到与患者有关的家属处理有困难的问题,可随时与专职护士联系,以便随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1.2.2 评定工具

1.2.2.1 调查问卷参照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共15个条目,回答“是”评1分,“不是”评“0”分,总分15分。得分越高家庭支持越好,将得分≥10分者示为高支持家庭,而<10分者为低支持家庭

1.2.2.2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为定势问卷,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16个因子共64个条目。每一因子包括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两类,每个因子的主观指标以累计得分积分,因子最高粗分2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2.2.3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问卷包含24个项目,以前17项作为评定指标,≥17分为有明显的抑郁情绪,既有临床诊断价值,最高分值为51分。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家庭支持情况,见表1 患者家庭支持得分为3~15(11.26±3.10)分,其中≥10分41例,为高家庭支持占68%,<10分19例,为低家庭支持,占32%。

表1显示,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后所获得的家庭支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3 两组患者汉米尔顿抑郁量表测定结果比较情况,表3。

表3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抑郁程度均明显下降。(P<0.0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复发性疾病,由于多方面原因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仅用药物治疗不足以解决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问题,从而促使学者们不得不考虑家庭、社会等因素对本病病程的影响。

在我国90%以上的患者与其家庭一起生活[6],家庭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始终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是日常生活的基地,也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摇篮,更是人们获得心理资源和情感支持的重要源泉 [7],对个体的心理与生活影响重大[8]。Freud曾提出家庭在患者症状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9]。因此,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高家庭支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低家庭支持者,抑郁情绪也明显降低,表明高家庭支持系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减少复发。

本研究观察到,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涉及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而以躯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实验组经治疗3个月后,汉米尔顿评定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家庭的满意度及个人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自责心理,认为自己没用,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许多麻烦和负担。而大部分的家庭成员仅从一般疾病的照顾者身份去照顾抑郁患者。给予生活上的照顾,从亲情,道德的角度帮助,而不是真正理解体会患者的内心感受。使患者更易产生是自己拖累家人的心理,加重抑郁情绪。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不能只是单纯给予表面上的简单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更应重视患者的生理支持。通过提供合理、完善的家庭支持,改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应激性生活事件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刺激,也是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对他人的容纳程度,缓解患者的核心症状和人格重建。促使其早日康复,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生活幸福度。

4 小结

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抑郁情绪,家庭成员的态度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家庭支持程度与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患者的预后紧密相关。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往往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后,仍会残留社会功能缺损[10]。因而,对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成员的亲密度及情感表达能力,能降低其家庭内部矛盾,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的信心,从而减缓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汪向东,王希林,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

[2] 陈妙萍,朱美玉.家庭康复护理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5,20(17):3-5.

[3] 张明园.精神科平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

[4] 李小麟.精神科护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12.

[5] Michael Ebert PT,Looen BN.现代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孙学礼,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6.

[6] 胡雄等.精神分裂症综合式家庭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5):2001.

[7] 夏友春.家属的情感表达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1988,3:141.

[8] 易法建,等.心理医生.重庆出版社,1996:211.

[9] B.Peter.家庭治疗的发展.全国热线婚姻家庭咨询高级培训班教材,2001:7.

[10] 赵莉.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的相关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数据库(硕士).2004,(01).

猜你喜欢

抑郁症生活质量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