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髌骨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2009-05-06李长印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7期
关键词:髌骨内固定骨折

李长印

【摘要】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并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保守治疗优良率达82%,改良带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优良率达94%,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优良率为91%,网状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优良率达88%。结论 能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者,尽量避免手术治疗;需手术治疗者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内固定,术后都需要早期的训练。

【关键词】 髌骨;骨折;内固定;聚髌器

髌骨骨折较为常见,临床上属于关节内骨折。各型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下面,针对安阳市安钢永通公司医院80例骨折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对患者所采取的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6~68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跪倒跌伤18例,重击伤14例,运动性损伤6例;髌骨线性骨折或髌骨分离<0. 5 cm者36例,髌骨分离>0. 5 cm且为单纯横断骨折者24例,髌骨裂为3块者8例,髌骨裂为4块以上者1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进行手术治疗[1],均保留髌骨。对于髌骨线性骨折或髌骨分离<0. 5 cm的患者,尽量避免手术治疗,我院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对于髌骨分离>0. 5 cm者,作髌前横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在深筋膜下剥离髌骨,不致引起皮瓣坏死,将皮瓣拉向上方,显露髌骨及股四头肌扩张部,暴露骨折断端,清除关节内积血、凝血块,关节腔内的游离骨碎块或软骨碎屑,检查损伤情况,确定骨折类型,用髌骨钳将骨折块复位。①如果是单纯横断骨折,运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术前在直径2 mm的克氏针近端1/3处弯好1个针圈,针圈直径约为2 mm左右,术中用2根带针圈的克氏针自上极分别由髌骨的中外1/3和中内2/3处钻入,从下极穿出,把带针圈的克氏针进到至针圈贴近上极髌骨骨折为止,后于针圈处剪除克氏针近端,用1 mm软钢丝紧贴髌骨做张力带环扎处理,加压骨折端并收紧钢丝,剪除远端多余的克氏针和钢丝,将克氏针折弯少许后埋于皮下。检查髌骨关节面对合好平整,活动无磨擦感,术后加石膏固定4~6周,3~5 d开始肌肉收缩活动,2~3周练习直腿抬高,4~6周拆石膏伸屈膝锻炼,术后第2天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多数骨折病例在术后 2 周能屈膝 90 °并下地行走。②对于髌骨裂为3块的患者者,运用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设计三角形平面,按每个顶点必须有1块大骨块牵制、每条边经过相邻骨块的原则,从而取带圈克氏针由较大骨块中点连线穿入,另以软钢丝固定。③对于髌骨裂为4块及4块以上的患者,治疗时采用网状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用带针胸骨钢丝2根,环绕髌骨各做半周连续缝合,钢丝应紧贴患者髌骨边缘,深度应达到前后径的中点,在髌骨前留2~3个5 cm左右的弧形套状钢丝,暂不收紧,第2针也按同法缝合,钢丝自髌骨边缘穿过后再从预先留置的弧形套中穿出,形同网状,在髌前形成张力带。术中手指通过扩张部裂隙触摸感觉关节面平整后,收紧两端钢丝,扭紧打结。用7号丝线修补髌骨支持韧带和髌腱扩张部,缝合各层级组织。术后第2天练习股四头肌收缩,主被动膝关节活动,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下床锻炼,行走锻炼,避免肌萎缩和膝关节挛缩粘连。

2 结果

80例随诊3~12个月。其中优68例(85%),良10例(12%),可1例(1.25%),差1例(1.25%),优良率97.5%。差的1例为患者出院后,不慎再次摔伤,二次骨折。其他均无荷包线或者“8”字缝扎线断裂骨折移位等情况。

3 讨论

髌骨骨折后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伤后如何及时正确处理好骨折,是关系到今后膝关节功能活动的重要问题,并直接影响患者今后的工作及日常生活。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才是笔者努力第一目标。1989年美国的BONE等强调骨折早期固定,手术应在伤后24 h内进行,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3]。我院的80例患者均是在24 h内手术,对经济状况欠佳的患者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笔者认为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可仅用夹板固定;有移位骨折必须有良好的复位,并保持关节面的完整光滑,恢复伸膝装置的功能,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极大好处。

本组资料中通过对80例患者的术后随访观察疗效良好,除1例21岁患者,因过分依赖外固定物,术后35 d参加跑步中摔倒,二次骨折,其余均全愈。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术中 ,为防止克氏针和钢丝的滑脱,术前将克氏针弯制成针圈。这样不仅容易制作、制作准确,而且还在术中为患者争取了更快的治疗时间。三角形张力带内固定术,由于三针相连构成一个三角形的闭合平面,而且每根针具有独立的钢丝加压作用,三角形固定可产生内聚应力,从而使该三角平面内各骨块聚拢并紧密依靠,有利于防止骨头移位且有利于愈合[4]。对于髌骨裂为4块以上的粉碎性骨折患者,笔者对其展开的是网状张力带钢丝自髌骨周缘基底部环形缝合,迫使骨折的髌骨向中心聚拢,网状的张力带钢丝可阻挡骨块向外的分离力,变张力为压力,在术后膝关节的恢复锻炼中可以消除运动时的分离趋势,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参 考 文 献

[1] 王亦璁.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评价.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 (04):248.

[2] 刘威.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及失败原因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 (03):205.

[3] 荣国威.骨科内固定.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90-392.

[4] 孙沪霞,等.镍钛-聚髌器治疗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中华骨科杂志,1992, 12:36.

猜你喜欢

髌骨内固定骨折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髌骨反复脱位,建议手术治疗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