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短新闻的魅力
2009-05-05余莉
余 莉
新闻具有鲜明的真、善、美的属性。新闻应使人得到真的告知。善的教化。美的享受。而“现场”与“短”是新闻永恒的魅力所在。自从新闻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无数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新闻的现场感而殚精竭虑、含辛茹苦、前仆后继。许多记者的事迹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要站在世界重大新闻的报道现场”的口号的提出意味着荣耀与辉煌。而且意味着血与火的洗礼和生命的代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在全世界关注的新闻现场,让我们感受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敬业与拼搏。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现场记者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第一时间里奔赴灾区现场。他们顶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他们在黑夜中冒雨前行,他们身背器材徒步开进。他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正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劳动,让亿万受众及时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全面掌握党和政府的救援进展,生动再现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跟踪报道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持与援助。在这场报道中,因为时间和通讯原因,现场记者的许多报道都采用了现场短新闻,现场短新闻在这里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
当然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新闻现场并没有如此的大事件。但是,拥抱现实的热情、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开掘生活的冷静。却是新闻记者在任何新闻现场都不可或缺的。现场短新闻的魅力绝不仅仅是刚才讲到的那些大事件表现出的外在形式美。
现场短新闻的大规模兴起是在1989年。当时传媒中的长新闻、会议新闻长篇大论太多,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新闻传播如何让人人脑入耳,喜闻乐见,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新闻界兴起现场短新闻热,一直延续至今。
现场短新闻特点有三。
1新闻价值高
现场短新闻并不因为短就与重大新闻事件、重大社会主题失之交臂,它当然不乏小桥流水、风花雪月的东西,但它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表现自有其独到之处。例如湖北经济频道新闻栏目《经视直播》,虽然以关注民生为特点,但在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各级党政会议和政府主办的会、节的报道上也面面俱到。正是运用现场短新闻的特点,用不一定此民生新闻多的篇幅将重大新闻事件、重大社会主题用极具有现场感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2现场感强
现场短新闻不是一般的短新闻。它必须是现场的,它强调现场目击,它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共时空的关系。用道听途说得来的材料写成的新闻不是现场短新闻,事后追记的新闻不是现场短新闻。必须是记者亲历、耳闻目睹的,必须是纪实性的报道而不是解释性、思辩性、预测性的报道。例如,电视报道要派出特派记者或现场转播车。而报纸传媒则最好在亲历记者的文字稿基础上配以现场照片或图片。例如关于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就有很多报道采用的这种现场短新闻,正是因为现场短新闻的强烈的现场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同身受,许多观众在收看新闻节目时忍不住流下热泪。
3短而精
例如,新闻报道——关于汶川大地震及其后续报道,用较长的篇幅要写的东西不少,用述评性新闻的方式去写,可表达出媒体的深度思考。但是,当限于篇幅问题时,现场短新闻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短短的篇幅,新闻要素一一不落,现场短新闻以一当十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短而精,同样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写短新闻难,写现场短新闻更难,写好尤其难。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场短新闻的报道与写作体现出记者的功力与随机应变的个人能力;同时,对于现场短新闻的审美特点,我认为在于一方面源于新闻真实的美。另一方面取决于记者的构思与文采。
现场短新闻的题材选择广泛。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也使得现场短新闻的报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来。同样以湖北经济频道《经视直播》为例,每天所报道的短新闻多则一二十条,而每条新闻则因新闻事件本身、记者视角、构思文采不同而呈多样化,这也正是短新闻,尤其是现场短新闻吸引受众的优势与特点。即使同一件新闻事件。在不同频道、不同节目、不同记者的报道下而不同。让我们的新闻多样而丰富,现场短新闻的魅力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