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与期刊低俗化
2009-05-05潘小丽
潘小丽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他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引申到对犯罪学研究,公众对某种犯罪行为麻木不仁的态度会滋生、助长犯罪现象的蔓延。
近来,“破窗效应”在生活纪实类期刊中也不断体现。作为大众文化传媒载体,纪实期刊的初衷是宣扬对美好的人性人情的追求,但是,随着期刊市场的发展壮大,有刊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摸着石头过河”,刊登诸如凶杀、抢劫、强奸、孽情等猎奇猎艳的低俗内容,以吸引读者眼球。这扇窗户被打破后。越来越多的刊物跟风而上,使得纪实期刊中低俗之风愈演愈烈,不仅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也降低了刊物作为媒体的公信力,严重危害期刊自身的发展。
“破窗效应”:生活纪实类期刊低俗化的重要推手
造成生活纪实类期刊低俗化的原因很多,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笔者在研究生活纪实类期刊低俗化现象时,发现“破窗效应”是生活纪实类期刊低俗化的重要推手。
第一,以“爱情”、“婚姻”为幌子,热衷于低级趣味。“性”趣特别盎然,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地刊登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男女“故事”:一男数女。一女数男,婚外恋、老少恋、畸形恋,性变态等等,层出不穷,可谓是无性不成刊。
第二,制造酸文假醋。戏弄读者感情。一段时期以来。许多生活纪实期刊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一定版面,开设了诸如“我的初恋”、“情感方舟”、“那年那月”、“第一次亲密接触”等栏目,很多作者为写作而写作,为发表而发表,模仿港台情调,重复使用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经历,风花雪月,酸文假醋,操练自已感情的同时,也极不负责任地戏弄读者的感情。发展到后来,文章的内容极其低下,品格不高。
第三,采用非常规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王菲恋爱、结婚、怀孕到生孩子,多少杂志“苦心孤诣”地给予报道,甚至不惜造假;香港“艳照门”事件被轮番爆炒。就连芙蓉姐姐也站出来恶心一把,自称“名誉受损”。
第四,渲染暴力色彩。一些犯罪案件的报道详尽展示抢劫、凶杀的作案手段和血淋淋的场面。
第五,宣扬低俗文化与习俗。详尽描写淫秽、黄色情节,过度追求猎奇,格调低下,内容庸俗。
低俗化问题。制约生活纪实类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公众的质疑。有刊物为自己的低俗之风开脱:这是刊物走向大众、走向通俗的努力,不能简单否定;是市场造成了低俗之风,因为低俗的东西能吸引人;刊物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适应适应时代潮流。是为了“人性复归”、“人性再塑”。可以满足和释放“正常的人性需求”等等。甚至有刊物认为,自己一家打打擦边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则不然。一家打擦边球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刊物加入低俗阵营,而低俗的“窗户”一旦被打破。读者受众以及刊物本身都将受到不利影响。
首先,它使受众知情权受损。造成读者利益被侵害。低俗化的刊物常有意无意地造成报道重心的偏离,将重点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琐碎的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等软性内容上,占用了宝贵的版面和频道资源,而那些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新闻却被放到次要位置。
其次,干扰正确意识形态的同时,污染社会环境。低俗文章一方面弱化社会的健康因素和积极力量,导致受众对社会环境做出错误判断:另一方面也污染了舆论氛围。助长社会转型期受众本身潜藏的心理阴影。写畸形情恋和杀戮血腥的内容过多过滥,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客观上起到诲淫诲盗的作用。
再者,影响刊物的公信力,最终严重危害刊物自身的发展。客观公正、导向正确、遵纪守法、诚信服务、树立在社会生活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期刊应负的社会责任。当期刊内容过度低俗化后。刊物在传播导向上就会出现偏差,不能如实反映事实,从而淡化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刊登内容低俗的文章。短期内固然可以给刊物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可长此以往无异于慢性自杀。刊物市场是培育出来的,当低俗成为风气和卖点时,刊物只能不断地提供更加低俗的内容去满足这个市场。如此恶性循环,对刊物必将是致命的打击。
“低俗化”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读者的某些方面的需求而产生发展的。它所迎合的读者猎奇的心理只是受众心理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读者在阅读一本刊物时。还会抱有求知欲望和得益心理等。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复杂的,并不单纯以“猎奇”为目的,从这一角度看。低俗化的刊物内容怎能完全满足读者呢?它的“势力范围”又能覆盖多少呢?凡是有长期阅读习惯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总是接触相似的事件必定会产生审美或是。意识上的疲劳,也可以形容为一种“麻木”。当产生这种感觉后,一旦再看到类似的事件就不再有最初的新奇感和好奇心。
我们可以问问身边的人,还有多少人认为这类文章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不是很多人都反映现在的刊物内容千篇一律,没什么看头,说来说去还是那点事儿?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读者对低级趣味的刊物内容已经或多或少产生了审美疲劳。长此以往,读者必定会对其失去兴趣,一旦失去读者的喜爱和支持,必将从根本上制约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打破“破窗效应”。重塑生活纪实类期刊形象
很显然,如果不对纪实期刊的低俗之风加以制约、整改,那么,会有更多的刊物打破这扇窗户,所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见的,所以,必须认真加以正视。笔者认为,要防止低俗化在社会上产生破窗效应,煞住这股低俗之风,纪实期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从源头抓起,纪实期刊界的一些龙头刊物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龙头刊物在期刊界犹如高高矗立的标杆,是其他刊物学习模仿的对象,它们的一举一动对其他刊物往往起着引导作用。
《读者》、《特别关注》等领军刊物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这些刊物中,找不到一丝低俗内容的影子,知名度、美誉度都相当高。期刊业中权威刊物或龙头刊物的抵制低俗化行动,相当于确定了期刊业的标准。给读者以先入为主的概念,从源头上让低俗化之风无机可乘,让低俗化的刊物没有生存空间。
2强化刊物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新闻名家范敬宜认为:“在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中,一是责任,如果没有社会责任,你就会走人误区。作为新闻工作者,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大局观念,能站在一个大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现在需要报道的内容。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期刊要讲求经济效益,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被一时的眼前利益所遮蔽,忽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而是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这就要求刊物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自觉抑制低俗化倾向。
3坚持正确的定位与价值观,处理好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关系。
“内容为王”固然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硬道理,然而,大众文化生活类刊物还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期刊作为一种传统的平面印刷媒介,能不能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给读者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衡量期刊品位高下的重要依据。比如,《前卫》2008年第12期头条特稿《又闻黄花遍地香:“新闻兄弟”割肾互救傲霜寒》,写湖北省,阳新县的一对从事新闻工作的兄弟相互帮助、弟弟割肾救兄的真情故事,彰显了亲情的力量和伟大,可谓是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事实证明,不一定只有黑色黄色的东西才有可读性,才可吸引眼球。
4切实提高期刊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为了使期刊真正负起“把关人”的社会职责,切实把低俗的信息内容拒弃在大众传播的大门之外。期刊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培养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必须具有有较高的专业学识,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出色的业务水平之外,期刊从业人员还必须深入社会,准确看待和把握事件的本质真实,这样做出的报道才会真实准确,有说服力。
我们相信,通过期刊的自身努力。加上公众盼舆论监督,假以时日,我们的刊物为公众打开的一定是一扇明亮的、展示文明与美好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