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心服务 理性引导

2009-05-05孙国平张文龙

新闻前哨 2009年4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用工农民工

孙国平 张文龙

2月2日~9日,楚天金报派出4名记者,分赴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温州、宁渡、绍兴、义乌8个城市,调查农民工就业情况,在江城媒体中率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赴沿海看求职”,陆续推出了8个整版的专题报道。报道从为赴省外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引导农民工理性外出求职,做好服务,取得好的宣传效果。报道推出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省有关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给予充分肯定,中宣部新闻局第112期《新闻阅评》以《满腔热情服务积极进行引导楚天金报“赴沿海看求职”报道服务农民工》为题,专题予以表扬。

今年春节前后,“农民工就业”与“春运”一起,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词汇。

去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倒闭现象,农民工就业受到严重影响,民工返乡潮提前来临,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初。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背景吹风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春节前,全国约有2000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加上过去几年平均每年大概有600万到700万农民可以增加到外出打工的队伍中,今年有2500万农民就业压力比较大。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今年初以来最牵肠挂肚的问题之一。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春节过后,我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背负着希望,纷纷涌向沿海城市求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打工者整装待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能否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在异乡的生存状态如何?这些不仅牵动着农民工及其亲友的心弦,也受到各级政府的热切关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这是一个责任媒体应尽的担当。早在去年底,楚天金报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热点难点,意识到2009年必将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振兴规划的关键一年,而这势必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生活,其中农民工就业也将成为今年开春后的热点,遂着手策划选题。在决定与省有关部门联合推出金报品牌活动——“金报帮您找工作”的同时,考虑到我省农民工大多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就业,经与省主管部门联系了解情况后,圈定湖北农民工较集中的沿海地区8个城市,拟春节后迅速派四路记者前往实地采访,亲身体验农民工的求职之路,打探当地产业结构变化及用工信息,为外出求职农民工朋友提供第一手“参考消息”。

系列报道“赴沿海看求职”不仅有对农民工在特殊时期就业心态的调查,还有体验式的贴身采访,真实感受农民工就业路上的酸甜苦辣;不仅有对当地招工需求变化、就业成本、各工种指导工资、热门岗位的调查,还有对农民工就业意向、就业技巧以及就业流向的反映;不仅有对沿海企业生存状态的调查,还有沿海地区经济模式对内地的启示这样的思考性报道,从而使整个系列报道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有很强的服务性,也有深度的思考性,不仅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更为内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一句话,不仅要服务好求职农民工,更要为内地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他山之石”。具体而言,这组报道有以下特点:

1直接反映农民工所思所想。2月3日,金报在一版推出消息《带着家乡人民的期待与祝福。本报四路记者昨奔赴沿海八城市——探访农民工异乡求职路》,同时配发整版报道《本报记者陪农民工沿海寻梦》,通过记者在列车上的体验采访,报道了湖北农民工到沿海求职的担忧、旅途艰辛和对未来的梦想。如《虽然工资下降岗位减少。但希望仍在——汹涌民工流奔向深圳》、《怀揣梦想早早南下》等,直接反映了外出农民工的所思所想。次日推出的专版报道《体验求职有酸甜有苦辣》,记者零距离体验农民工求职的经历,报道真实感人。

2为求职农民工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系列报道在报道农民工的希望和寻找实现梦想之路的同时,强调报道的服务性。通过一些外出农民工的求职经历为大量的后来者据供指导。如《四城市找工作难易不同》这组报道,及时发布了目的地城市招工状况,提醒农民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求职方向;《盘算热门岗位分享求职技巧》这组报道,通过成功和失败的事例,提醒农民工求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一些求职技巧;《算算经济帐哪里更合适》这组报道,则通过报道求职目的地薪资水平和生活成本,为农民工算了一笔经济账,看看哪里收益最大。这些报道为农民工外出求职既提供了快捷、实用的信息,也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技巧,还有必要的提醒和警示,无异于“雪中送炭”。

3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依据。系列报道在报道农民工求职问题时。还深入研究了沿海地区不同企业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的变化,力求给本地政府和企业以有益的启示。如《大企业猛招工小企业很难过》这组报道,介绍了沿海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新温州模式对武汉的启示》、《如何为农民工就业铺路》等报道。则反思湖北在最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上需要做些什么,政府如何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快速就业等问题。报道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做出了高度和深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系列报道“赴沿海看求职”能取得预期效果,得益于切实做到了“将策划进行到底”。

第一,周密策划,目的明确。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楚天金报编辑部就开会实施“帮助农民工找工作”策划报道。结合去年底的初步设想,编辑部适时调整思路,扩充报道内容,决定迅速派出骨干记者,前往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珠三角地区,为农民工就业“打前站”。

为拓展报道领域。挖掘深度新闻。从沿海企业的生存现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等方面,为内地企业、特别是我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供借鉴,同时将“长三角”与“珠三角”进行横向比较、反映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以及两地用工需求的变化等,编辑部又决定派记者前往“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城市进行调查。

为打有准备之仗,编辑部多次研究,制订了详尽的报道计划:派出4路记者。分赴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地区的8个主要城市;坚持每天一个报道主题;以一周左右的时间。分别从当地就业形势、体验农民工求职、求职技巧、企业生存现状及专家访谈、沿海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金融危机下的沿海经济及用工情况。并从中勾勒出我国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和出路等。

2月2日(正月初八)晚,4路特派记者启程。此时,不少农民工刚刚过完新年踏上外出求职之路。报道推出与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步伐保持一致。但比外出农民工高峰期到来稍有提前,从而使报道具有超前性,对外出求职农民工的服务价值更大。

第二,分工合作,统一步伐。

4名记者赶到目的地后,按照事先策划的报道方案,分工合作,统一步伐。每天下午5时许,4名特派记者统一在当地网吧,通过QQ交流自己当天的采访内容,对最初的报道方案进行修改、细化,提炼出当天的主题。在与后方统筹协商好后。前方记者才开始写稿。从而保证了每天的报道主题相对统一,方便读者阅读。

第三,虚实结合,由点及面。

在6天采访过程中。系列报道一直按照虚实结合、由点及面的方式进行。在赶往沿海城市的路途中。记者与大量返城农民工同乘一列火车,从而有机会采访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农民工。了解他们的打工经历,分析他们的就业心态,以及他们对就业前景的展望与思考。达到目的地后第一天,记者主要跑当地的劳动就业部门、人力资源市场等。初步掌握当地用工情况、以及农民工返城情况。

第二天,在大致了解当地用工情况的基础上。记者选取一到两名湖北籍农民工,跟随他们一起前去求职,从而真正体验农民工找工作的艰辛,并从中感受农民工求职意愿与实际用工需求之间的发差,思索农民工就业的出路。

第三天,大量采访当地农民工及劳动就业部门。从而了解当地需要哪些工种、各工种的工资指导水平、生活成本等具体内容,并搜集当地招聘信息,分析农民工求职的成功经验和技巧,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这时,编辑部要求特派记者的服务文章尽量做细,让后来的农民工通过本报报道。能大致了解当地的就业环境,并做出相关判断。

第四五两天,特派记者则大量走访当地知名企业。了解当地企业生存现状、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经验等,同时完成向第二个城市的“转场”,采访第二个城市的用工、农民工就业情况。

第六天。主要采访当地政府部门及专家,并综合前几天的采访内容,采写出对湖北、武汉企业发展及产业转移、农民工培训等具有借鉴意义的深度分析型报道。

第四,后方统筹,层层递进。

在系列报道“赴沿海看求职”整个采访报道过程中,我们坚持后方统筹,提前介入,及时指导前方记者有针对性进行采访。在类似的大规模异地采访中,前方记者所看到的毕竟是一个点,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新闻做准,把服务做透。后方统筹必须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充当前方记者的眼睛和大脑,综合各方情况研究报道方向,及时为前方记者给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整组报道按照编辑部的意图;层层推进。不打乱仗。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用工农民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