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三维融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09-05-04徐继忠
徐继忠
一、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首先,从《大学语文》的专业知识内容上看,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传递明确知识,而轻视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的传授。默会知识最初是由Polanyi(1967)提出的,是指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它与明确知识构成人类认识的不同维度。由于不同的教师对专业知识中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认识深度不同,其专业教学深度也不同。基于书本上成形的明确知识的传授是表面化的、机械的、抽象的、理论化的,而在书本之外又能促进对教材上知识内容理解的默会知识的传授是经验性的、潜在的、形象的、模拟化的。或者说,明确知识是对“知其然”的阐释,而默会知识则是对“知其所以然”的阐释;明确知识是让学生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而默会知识则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法。所以,使教师认识到默会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让教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授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
其次,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看,传统的教学只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只强调信息的自上而下单向传递过程,却不能在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基础上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专业知识编辑成重点与难点知识明确、逻辑结构清晰、抽象理论与具体作品紧密结合的信息体系传授给大学生,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倘若这种信息传递过程是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话,就会使大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程序”性专业知识的“机器人”,其主观能动性被连续长期压抑后,便不会独立思考,而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具有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师生隔离式知识流程切断了教与学之间的往复式学习循环路径,降低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精神参与度,泯灭的是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再次,从《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方面来考虑,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课堂教学,而漠视实践教学。也许有学者会认为,我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实例教学方式改革,又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不仅增大了信息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是《大学语文》的传统教学方式。诚然,案例教学方法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方法相比,的确是前进了一步。但是实例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相比,却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对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采用中,特别是通过视频转播的声、光、电、影刺激后,也确实增强了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但那仍是教学物质手段上的进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教学模式的革新。因为《大学语文》是围绕社会与现实展开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总结,所以让学生亲自到社会上去感受一下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才是真正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问题。”
最后,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传统的教学只在“教书”上做文章,而很少在“育人”上下功夫,更谈不上“励志”。基于《大学语文》学科内容的特殊性,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承担起素质教育与再塑理想的重任,无疑是在为中国人增才加德励志的最佳途径。与单纯的文学理论说教相比,融入了最低道德底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的《大学语文》教学才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才能改变“教书”与“育人”、“励志”相分离的现状,才能使教学成为超越知识强制基础之上的理想追求。
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改革的三维指向
“教书、育人、励志”是精致型教育教学改革的三大目标。如果我们将深度知识学习与传授称为精致型教育的话,那么以往仅靠加大教育的时空投入式的教育则称为粗放型教育。当然,后者还包括浅层知识的简单重复。就“教书”而言,也不是单纯的理论传授,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深度知识学习与传授。这要求教师自身就应是理论学习的表率,应是深度学习的榜样,应是勤奋钻研的楷模。也就是说,实施精致型教育的前提是已经具有一批精致型教师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存在。
就“育人”而言,从最低层次的道德底线教育到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教育,从健康的心理教育到远大的理想教育,从基本的礼貌教育到自律自醒的人文素质教育,都将其通过潜移默化的“水乳交融”方式将教学内容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中,使得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有了所依托的信息载体与文化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传播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上述人文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本身实现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礼貌无德性无自醒无自律到有礼貌有德性有自醒有自律、从无理想信念到有目标有追求的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过程,就是他们形成科学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过程。
就“励志”而言,我们不仅仅是理想教育,还要在理想教育基础上进行责任感教育,这就使得我们培养的人才的奋斗目标不再是基于个人幸福与事业之上的简单工作,而是基于祖国与民族安危基础之上的崇高理想,特别是将个人命运与单位发展以及民族兴衰串联成一个整体时,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的历史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就会使他们自己的个人理想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大学生一旦有了稳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学习的真正动力,才能在深度知识学习上有所批判、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的自主创新才会有人才基础。
当我们在探讨教育教学目标多元化改革时,有一个前提是教师自身要具有很高的素质。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层次的理想追求,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高品位的人格魅力,就会成为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榜样。有道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一个不学无术、品性低劣、无理想无追求无责任心的“三无”教师会真正去以身作则地“育人”。
三、《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时空拓展
从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角度讲,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实践维度的延伸和空间维度的拓展。从内容上讲,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只是从古代文学到当代文学,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从字、词、句、章到现代汉语知识,总是走不出文学的领地。其实,文学是对现实生活深刻思考的一种方式。既然是对生活的思考,囿于“文学”的传统教学思路难免缺乏其他学科的观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用生动艺术的语言从哲学、历
史、政治、经济等人文综合角度对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则无形中拓展了文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领域。也就是说,让《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思想性、批判性与创新性。这才是在“教书”基础上进行“育人”,才是把“育人”融入到“教书”之中,才是超越一般文学作品知识介绍之上的,以深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高品位欣赏课。
从形式上讲,对于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而言,讲台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没有学生参与表演的机会,这无形中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他们自觉学习的创造性。为此,必须在建立师生教学共同体的基础上,从增强大学生自己体验与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角度出发,实现教与学的信息双向互动式传递。所谓信息双向互动传递并不只是上课提问题这种简单的师生互动,而是在师生角色互换的层面上让学生也扮演老师的角色进行有条理的讲解,或是采取课前10分钟讲演的形式,或是运用选取某一名篇让学生在自学之后上讲台讲解的方式,或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主发言讨论与辅发言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角色的双向信息互动。这样一来,在生动活泼与紧张有序、知识性与趣味性、互动性与互换性相结合的课堂上,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都会被完全调动起来,进而使参与式、主动式学习成为他们自觉的学习方式。
鉴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带来的一列心理问题,课堂上轰轰烈烈之气氛,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似乎又回到就业与考研带来的无形压抑气氛之中。对此,延伸课上学习时间至课下,形成课上学习与课下交流的新学习机制——全程式后续性教育服务,是教学方法改革中时空拓展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所谓全程式后续性教育服务是指教师能够满足学生全部受教育时间内在学习、心理、考研、就业、情感等方面的所有合理合法合情的教育需求。至于全程式后续性教育服务的具体方式,既可以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也可以用电话的方式,还可以用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可以说,除了学习需求之外,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缓解心理压力不可能在课堂上得到全部解决,因此课下的心理疏通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问题,既是教师责任心的自觉体现,又是教师主体性的积极表现,还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合理时空延伸。总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进行全程式后续性教育服务是《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