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师生样态分析
2009-05-04尹玉吕丽
尹 玉 吕 丽
近年来,作为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教师、行政职员在本科生中进行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可以说,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几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越来越多,素材也越来越丰富,对这些素材加以整理、分析,可以更好地总结、发扬优点,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一、师生样态类型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基本上都是从大一新生开始,由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学生选择导师的热情很高,可以说,每个参与导师制的同学都是怀有能够在某些方面得到老师帮助的愿望或目的的,但是,在双向选择结对后,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表现。
(一)学生样态类型
1.依赖型。这种类型多见于女生,主要表现为遇到困难,不论是生活上的、学习上的、班级事务上的,不分大小、事无巨细,均向导师寻求意见,并且特别期盼回复。
2.兴趣型。这类学生通常有具体明确的目的,比较独立,他们选择导师,首先是由于导师的某一方面,比如专业、出国经历等,和他们目前的主要兴趣点一致。由于有较强的目的,他们能够主动联系导师,希望能得到具体的帮助。但在兴趣点之外,很少和导师主动交流。
3.被动型。这类学生可能是处于自身的性格特点,也可能是出于导师的不积极,表现是从不主动联系导师,但如果导师主动联系,他们还是会有一定回应。但总体趋势是联系会越来越少,甚至是根本不与导师再联络。
4.成长型。这类学生通常没有特别具体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通过导师的指导,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成功,个性更好。
(二)导师样态类型
1.保姆型。这个类型的导师通常都是很敬业的,责任心很强,愿意关心学生,对学生的每个疑问一般都亲历亲为的去寻找答案,提供直接帮助。
2.放羊型。这个类型的导师基本上不太过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有疑问请教时多数也多能回复,但回复的质量不一。
3.成长型。这个类型的导师对学生成长负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大都有一个指导计划,会提学生在每个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注意的事项,但他们一般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协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二、本科生导师制师生样态分析
导师制最早源于牛津大学,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制度下,确实培育出大批的优秀人才。在我国,导师制一直只用于研究生教育,只是在本世纪初才开始在本科生中推行,所以还处在起步和探索的阶段。经过几年的实践,本科生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表现了明显的优势。最明显的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强化了教书和育人的血脉联系。教书育人本来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随着近些年高校教师自身的科研压力、安居压力,兼之社会风气的潜移默化,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学的好坏与己无关,作为教师只要把该上的课上好就行了,把教书和指导学习、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鲜明地指出教书和育人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激发了教师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能,并提供了现实平台。其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可以降低学生成才的成本,提高学习成长过程的质量。比如专业型的导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案。再比如成长型的导师,他们利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帮助学生梳理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枝桠,在人际交往中、感情处理上、职业选择中,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从而节约出时间精力用在有价值的地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再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还可以有效分解班主任、辅导员的教育压力,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和学生的数量相比,这个师生比还是极低的。一个班级少则有一二十名学生,多则四五十名,一个班主任是无法完成这么多学生包括思想、学业、生活、心理上在内的诸多事务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得上百名专业教师、行政干部参与进来,大大提高了师生比。
当然,本科生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尝试,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也体现出如下不足:首先,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标准很高,理念常新,但在实际执行中,常常受制于社会的文化风气、导师个人能力等现实因素。比如,导师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生活中的指导者、专业上的辅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这个标准对于刚刚毕业几年,自己尚未能安居乐业的中青年教职工来讲,落实起来确实不易,所以有些导师采取了“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的方式,等着学生自己主动退场。再比如,保姆型的导师,他们很爱自己的职业,很爱自己的学生,但是,他们的爱是比较传统的爱,为学生分忧解惑,而没有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侧面助长了依赖型学生的依赖程度,这样反而降低了学生的成长速度;其次,本科生导师制缺乏成熟的体系,没有考评体系。目前全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是1:17,导师资源的缺乏导致只要满足校方条件限定的教职工都可以担当导师的角色,“导”好“导”坏全凭导师自由发挥,导师不同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不同的指导效果,对于学生来讲,也不尽公平。最后,缺乏资金支持,长期的无偿付出会损耗导师的指导意愿。
三、逐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一个新生事物,总要又有一个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针对本科生导师制逐步显现出的问题和对原因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思路着手:
1.结合学校特点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目标。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色,结合学校特点(如理工科院校、财经类院校、综合性院校等)提出培养目标,既避免千篇一律的口号,又能体现本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明确的目标意味着明确的工作方向,这样才能让导师们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
2.以培养目标为航标,结合大学生活的特点,设计基本成熟的指导体系,以增强操作性:比如说导师和学生之间要有最低的交流次数,交流内容要有基本的大学生活要素:如人际交往、专业学习、情感问题、就业求学规划等基本要素。
3.对导师进行不定期的指导、培训、交流,让导师也有机会成长。导师并不天生会指导学生,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导师进行不定期的指导、交流,分享经验、分担问题,不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物质支持和精神奖励。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专项经费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经济保证,许多导师和同学联络时如果出现一些花费都是自掏腰包,并且,由于学生课时安排较密,因此很多联络都是在晚上或是休息日进行。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那么导师的指导意愿必然降低,也不利于导师制的长期落实。因此,学校可以尽量在工作时间为导师和学生的联系创造物质条件,比如提供校车、会议室、用餐券等;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导师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