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田间管理技术
2009-05-04王海洋马忠强
王海洋 马忠强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蔬菜也是国内、国际市场流通领域的重要商品,能否保证棚室蔬菜的正常生长,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棚室蔬菜田间管理技术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田间管理技术。
1温度管理
棚室温度管理,应根据蔬菜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进行,即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适宜温度。在棚室温度管理中,不能低于蔬菜作物所需最低温度,也不能超过最高温度,应按最适宜温度管理。棚室黄瓜白天气温应保持卒23~28℃,超过35℃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夜间棚室内气温应保持在10~15℃,最低气温不能低于8℃,温度过低时应注意防寒保温。棚室番茄白天气温以20~25℃为宜。超过30℃时应及时放风降温,夜间棚室内的适宜气温为8~13℃,夜间最低气温不能低于5℃。
2肥水管理
棚室黄瓜进入盛瓜期后,应采收一次浇一次水,最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膜下滴灌技术。灌水应选在晴禾上午进行,要清水与肥水交替进行,有机肥与化肥交替使用,氮、磷、钾配合施用,大肥大水必须在大放风的前提下进行,棚室番茄在果实膨大期应追施钾肥,每次每667m2追施硫酸钾10公斤,追肥后立即浇水,以充分发挥肥效,也可追施其他蔬菜专用肥。为加速与提高施肥的效果可在结果盛期用天然云薹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为了防止脐腐病的发生可用高效钙、氯化钙等钙制剂喷施新叶及新出现的花序进行叶面补钙。棚室番茄进入结果期后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忽干忽湿,以减少裂果和脐腐病的发生。
3棚室温、湿度综合管理
棚室蔬菜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温度、湿库有車接关系,当夜间棚室内湿度较高时。在叶片易形成一层水珠,这层病害侵染水是发生病害的先决条件。通过进行棚室内温、湿度综合管理,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可有效地防治病害,棚室温、湿度调节,主要是通过放风实现的,为防止夜间棚室内高温高湿,日落后应根据外界气温开始放夜风。当外界最低气温达10℃以上时(5月中旬左右),日落后放风1小时;当外界上旬,外界最低气温达到13℃以上时,则要昼夜放风。
4保花、保果与植株调整
棚室番茄生产,应注意保花保果,加强温度、湿度管理;防止高温和低温的危害,并结合肥水管理适时进行整枝打杈,侧枝应“去早、去小、去了”,此外还应及时用防落素等生长调节剂沾花,提高座果率。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时一定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最好选在晴天处理。棚室黄瓜应及时去掉卷须和多余的侧枝,防止营养消耗。及时摘除底部老叶、病叶。
5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当前棚室蔬菜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霜毒病、黑星病;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西葫芦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是斑潜蝇、红蜘蛛。针对上述病虫害发生特点,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及生物制刑进行防治。
5.1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可杀得、加瑞农、农用硫酸链霉素等药剂在发病前或初期喷药防治。
5.2防治黄瓜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喷药,选用普力克、克露、DTM、可杀得、铜高尚等杀菌剂。防治黄瓜黑星病可用杜邦福星、武夷菌素等。
5.3防治灰霉病,除常用的速克灵、扑海因外,也可选用新型高效杀菌剂施佳乐、杜邦福星等。防治番茄早疫病可用多菌灵、扑海因等;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宁、特富灵等;防治叶霉病可用70%甲托、杜邦福星、科生菌素等,于发病前或初期用药。
5.4防治斑潜蝇,可使用速克朗、斑潜净、虫螨克、潜克;红蜘蛛提倡使用虫螨克、抑太保、锐劲特等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