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特点等
2009-05-04赵贵刘文杰等
赵 贵 刘文杰等
浅析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特点赵贵刘文杰
一、叶面肥的施肥原理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将合成产物进行一定的生物化学转化和将其运转至其他器官。叶片同时也能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叶面对养分吸收的形态和机理与根相似。但叶的构造和根不同。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的外面有一层腊质层,角质层下面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面是叶肉细胞,叶分为表皮、叶肉、叶脉.叶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靠上表皮为栅栏细胞,靠近下表皮则为海绵细胞.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一种称为气孔的结构,气孔是叶片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叶片有三种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是通过主要分在叶面的气孔,一般叶背面气孔多于叶面气孔。大多数一年生作物叶面气孔数在每平方毫米100~200个,这些气孔除主要吸收大气中的CO外,还可吸收H2、NHq2、NO2、SO2等气体。气孔也能对大气释放O2、H2O、NH2和H2S等气体。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另一途径是叶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小孔。由此可知,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是气孔和角质层上的羟基和羧基亲水孔。
二、叶面肥的特点
由于养分是直接喷施到叶上,不需要通过土壤,因此它有如下特点:
1避免养分在土壤中固定或转化,直接供给作物吸收。有些养分如Pc、Un、P、Zn、Cu、Mo等,施入土壤时易被固定而降低肥效,叶面施用就可避免固定而提高肥效;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在土壤易分解、转化而影响效果,叶面肥就可避免这些弊端。叶面施肥与土壤施肥相比,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用量仅为土壤施肥的1/10~1/5。叶面肥施于叶上,通过筛管、导管或胞间联丝进行转运、距离近、见效快。
2养分吸收快、肥效好。不需要经过根系吸收,茎秆运输等漫长的运输过程,所以一般叶面肥比根系施肥见效快。如喷施尿素1~2天即能产生效果、而在土壤中施用尿素需要4~6天才能看到效果;据试验,喷施2%浓度的过磷酸钙浸提液,经过5min后便可运转到植株各个部位.而土施过磷酸钙,15天后才能达到此效果.在玉米4叶期叶面喷施锌肥.3.5小时后上部叶片已吸收11.9%,中部叶片达8.3%,下部叶片达7.2%,48小时后,上部叶片吸收已达53.4%。大豆、扁豆叶片喷叶面肥、24ds时后50%已被吸收.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他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组成成分.
3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作物叶片缺素特征,及时喷饨补充缺少的元素而改善症状。可在作物生长的不同生育阶段,尤其是生长旺盛,但根系吸收活力开始下降的后期进行;可在不同的植株密度和高度下喷施。
4提高肥料利用率。由于土壤是一个复杂的胶体,肥料施入土壤后.营养元素常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因为土壤酸碱度的变化形成沉淀物,或受元素间的相互影响使作物无法利用。一般施入土壤的氮肥利用率只有25%~35%,磷肥当季大体上也只有10%~25%,钾的利用率仅为30%~40%.据研究,锌肥施入土壤后2天被固定1/2,13天被固定2/3,两个月被固定4/5,叶面喷硼的利用率是施基肥的8.18倍.苹果树落花后1~3周用0.2kg/公顷硼素,加水i80kg喷施叶面,与三年一次每株施硼0.02~0.04kg效果相同。
5补充根部对养分吸收的不足。植物苗期、一般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弱、容易出现黄苗、弱苗现象;植物生长后期,由于根功能衰退,吸收养分能力差,通过叶面施肥可以起到壮苗和减少秕粒、增加产量的作用。
6是经济有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一种方式。微量元素需要量少,向土壤施用不易做到均匀,并且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叶面施用可避免这两个缺点。
7防病抑菌提高酶活性.施用叶面肥后可满足其对有关营养元素的需要,防治某些生理性病害,改变叶表面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如可使禾白粉菌的孢子萌发和群落生长下降等;促进脲酶、磷酸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碳酸酐酶、精氮酸酶等活性的提高。
8施用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根据不同土类、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不同气候条件作物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合理施用叶面肥。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操作规程进行。喷施浓度适中.方法得当,一般于晴天午后4时余均匀喷施于叶片背正面。叶面肥一般增产幅度在粮食作物上为5~10%,油料作物为5~15%,果树、蔬菜为5~25%。
叶面肥尽管有以上诸多优点,但是农作物施肥主要靠土壤施肥,尤其对大量元素氮、磷、钾来说,更应以土壤施肥为主,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吸收养分的总量。由此可见,必须在施根肥的基础上,配合施叶面肥,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质作用。
三、小结
叶面施肥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施肥措施.尤其是作物需要量较少,但又不可少的营养物和生长调节剂,如硼、锌、锰、铁、铜、镁、萘乙酸、复硝酚钠、DA-6等,使用叶面肥,效果更为显著。土壤中某些缺乏的营养元素或易被土壤胶体固定的元素,土壤施肥又不能及时补充时,或需较大数量时,采用叶面施肥不但有效而且十分经济。
白瓜籽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王传臻王霞
南瓜(中国南瓜)与笋瓜(印度南瓜)、西葫芦(美洲南瓜)同属葫芦科南瓜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白瓜籽营养丰富,其籽粒中含有大量铁、钙、磷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和人类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南瓜籽可炒食、榨油、做点心等;以南瓜做原料可开发系列医疗保健食品,如南瓜粉、南瓜饮料、南瓜茶,南瓜酱、南瓜果脯、南瓜果冻等。
南瓜在我市有较长的生产栽培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籽用南瓜已经成为我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经销企业也发展壮大起来,我市生产的优质白瓜籽产品已远销我国南方各省及香港地区,东南亚等国,成为我市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选地与整地
南瓜耐早、怕涝,喜欢偏酸性肥沃土壤。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地块。低洼易涝,遇雨积水的地块不易种植南瓜。在土质方面,以松软的沙壤土、轻黏土为宜,土壤PH值应为5.5~6.8;重黏土、盐碱地不宜种植南瓜。
茬口的选择以玉米、麦、高粱、谷糜等禾本科作物最好;大豆、马铃薯茬次之;甜菜、向日葵、白菜前茬消耗土壤养分较多是较差的茬口。忌与同科、同属作物及茄科作物重茬、迎茬种植。要求3~5年轮作一次。
为确保墒情,最好秋整地,如果早春整地宜早不易晚,最好顶浆打垄,打垄后镇压以防跑墒。翻地深度
30cm以上,结合整地施入腐熱农家肥每公顷30~40吨,还需增施磷酸二铵或白瓜专用肥225~300千克/公顷,硫酸钾80~120千克/公顷,穴施或与农肥一起深施于垄内。
2选择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板大、色白、产籽量多,抗病的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晾晒、精选,去除腐烂、开口、虫食籽粒,然后用种衣剂进行拌种,阴干后待播。目前,我市应用的品种主要有桦白一号、雪城二号等。
3播种
3.1播前试芽播种前测定发芽率,根据发芽率确定播种量。
3.2适时早播南瓜种子开始发芽温度为15℃,正常发育温度为25℃。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以出苗后躲过当地终霜为限,一般播后10天左右可出苗。我市一般在5月5~15日播种。
3.3合理密植为充分利用地力、光照,发挥群体增产优势,要合理密植。一般采用种一垄空一垄的方式,行距一般为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公顷保苗1.6~1.8万株。应根据不同的地力、品种和不同的栽培管理方法灵活掌握。
3.4播种方法为保墒出全苗;在播种时采用“两踩一压”的方法保墒增苗,即在施肥垄上按株距刨埯点播,顺垄刨20cm、深15cm的坑,踩一脚,种子和肥料分别放在两边,每穴播种2~3粒,公顷播量20千克左右。种子应平放在坑内以利于种皮脱落,上面覆4~5em的土,再踩实,然后镇压,有条件的可催芽坐水覆膜种植。
4田间管理
4.1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每公顷用72%异丙甲草胺1.5~3.0升+15%噻吩磺隆150克兑水300升均匀喷雾。
4.2间苗、定苗当瓜苗出齐后即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一般每埯留两株,苗株要远些,准备作移栽补苗用;在瓜苗长至3~4叶时进行定苗,每埯一株,如有缺苗要及时移栽。8~9叶时培一次土使瓜蔓顺风倾斜。
4.3铲趟南瓜铲趟和其他作物不同,要早趟早铲,先浅趟后浅铲,以免伤根。在定苗后伸蔓前要结束第二遍铲趟。做到早铲趟、早封垄,达到提温、促长、保蔓目的。结合第二遍铲趟要除掉空垄杂草。
4.4灌水与追肥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应及时灌水,结合灌水进行追肥。在伸蔓期公顷追尿素75~150千克;果实膨大期公顷施多元复合肥150~225千克。在开花与果实膨大期可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授粉授精,籽实发育。
4.5整枝、压蔓、摘心与去主根瓜
①整枝籽用南瓜整枝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单蔓整枝,即每株只留一个主蔓,侧蔓全部去掉,去掉的越早越彻底越好,在瓜蔓长到70cm时进行,如主蔓受损或出现雌花过晚,可早期去掉主蔓,只留一个侧蔓结瓜,这一侧蔓距根越近越好;另一种为多蔓整枝,即对于主蔓结瓜晚侧蔓结瓜早的品种,多采用此方式,当主蔓6~8叶时摘心,然后根据长势选留两个健壮侧蔓,每个侧蔓只留一个瓜。
②压蔓压蔓起固定作用,防止翻秧,促进不定根生成,增加吸收面积。当瓜蔓在50cm左右时第一次压蔓,使主蔓顺风方向倾斜,以后每50~100cm左右压一次。方法是在叶节处把干土铲掉,露出湿土,将瓜蔓用湿土压上即可。压蔓时将瓜蔓必须压在垅台上,既能防疫病,又便于田间操作。
③摘心单蔓整枝的摘心在瓜蔓长出150cm左右时进行,在瓜前5~6叶把生长点摘去,再把蔓梢部用湿土培上即可,多蔓整枝的摘心与整枝同时进行。
④去主根瓜南瓜第1~8个叶片内第一朵雌花结的瓜为主根瓜。其瓜小、籽少、粒小,产量低,因此要及早去掉,减少其养分消耗,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方法是将根部至短节位幼瓜(约10片叶以内幼瓜)去掉即可。
⑤人工授粉南瓜属虫媒花异花授粉作物,所以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座果率,提高产籽量。方法是在早晨5~9点摘下健壮的雄花,掰掉花冠,用柱头往雌花花蕊上涂抹花粉。一朵雄花可给2~3朵雌花授粉;此外应大力提倡混合授粉,将当天开放的雄花摘到一起,收集花粉,装在纱布袋中,敲落在雌柱头上,也可用毛笔涂抹,授粉后要用叶片或雄花把雌花盖上,防止雨水冲掉花粉。也可在南瓜开花季节放蜜蜂传粉,每公顷2~3箱即可。
⑥后熟在多雨季节应将瓜从垄沟挪至垄台或将瓜的阴面翻过来用草垫起,促进阴面籽粒成熟,而且防病、防烂。
⑦病虫害防治南瓜在生育期内,主要害虫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病毒病等。其防治方法为蝼蛄、小地老虎用90%晶体敌百虫对水30倍,拌炒香的麦麸或豆饼混拌均匀做成毒饵在傍晚撒在幼苗附近诱杀。金针虫、蛴螬可采用50%辛硫磷1500倍每株药液250克灌根,螵虫、蚜虫可用2.5%的溴氰菊酪2000倍液在幼虫期喷雾,喷叶背面效果更佳。防治灰霉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白粉病用15%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细菌性角斑病用50%琥胶酸铜(DT)杀菌剂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防3~4次。疫病可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25%的甲霜灵6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防2~3次即可。病毒病在防治蚜虫的基础上,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00~500倍液防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5采收与种子收获
中瓜成熟后可分期采收,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初随成熟随采收,采收后放在冷凉干燥的地方后熟15~30天以促进营养物质向种子转移,增加百粒重。经后熟的南瓜应及时收获种子。
5.1掏瓜要用椭圆形饭勺,以不伤瓜籽壳又不落籽为好,把烂籽,小籽挑出,单独加工,晾晒、保管。
5.2分离漂籽当日掏瓜,当日分离,分离出的白瓜籽用清水漂洗后晾晒,漂洗时不要搓掉白瓜籽外种膜,以免变成脏板,降低产品质量。
5.3晾晒晾晒白瓜籽最好用上下通风的窗纱,每平方米晒1.5kg,2小时翻动一次,第二次每平方米5kg,经常翻动,直到晒软皮为止,
5.4保管去掉烂籽、软皮和杂质后,用干净的包装物装好,放在干燥无灰尘、无污染的仓库内单独保管,以备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