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漠区日光温室增温保温的技术措施与管理要点

2009-05-04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临泽县草帘日光温室

尉 栋

一、临泽县发展荒漠区日光温室的概况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临泽县近年来着力实施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的农民增收重点工程,针对荒漠区面积大、综合利用率低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以“多采光、少用水、不占地、高效益”为发展定位,借鉴以往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成功经验,以生态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为科技支撑,在戈壁荒滩进行日光温室生产探索并实践成功,其做法被列入省内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典型在全省推广,全县累计建设荒漠区日光温室连片示范点13处532座,每座棚年纯收入均已达到1.8万至2万元,由此带动农民发展日光温室6500亩。

二、冬春季低温寒害对荒漠区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的不良影响

临泽县荒漠区日光温室内的作物多以葡萄、辣椒、黄瓜、茄子、葫芦等反季节果蔬为主,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做好温室内的保温增温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2008年元月中旬至二月中旬,河西走廊出现的持续罕见的大范围的降温,降雪天气,极端最低温度达到一28.1℃,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大,-20℃以下的天气持续时间长达24天以上,给荒漠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西葫芦、黄瓜等叶片及果实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受冻最为严重,部分直接冻死;茄果类蔬菜大量落花落果、停止生长、病害蔓延,即使防寒保温措施比较到位的温室亩减收也在3成以上。经估算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为防止灾害性气候的不确定性给今后荒漠区日光温室生产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需认真加以研究应对。

三、提高荒漠区日光温室室温的技术措施与管理要点

1、温室材料的选择利用。一是增加棚膜的通透性。采用高透光无滴膜,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灰尘、积雪等,可增强光照,作物定植后实行地膜、小棚膜、大棚膜等多重覆盖,提高棚温,二是提高草帘的保温性。大棚上覆盖的草帘要紧实。草帘要达5厘米厚,盖棚时要有20厘米的重叠。为提高保温性能,在深冬季节为防止雨雪弄湿草帘,可在草帘上加盖一层普通农膜或用过的旧薄膜。三是在大棚内悬挂反光幕,挂反光幕不仅能增加棚内光照,还可以提高棚内温度,即使在阴天也起一定作用。方法是在大棚后墙上悬挂涂有金属层的塑料膜或锡纸,每隔2~3米悬挂1米,反光幕的悬挂,减少了墙体对热能的吸收,可将棚内温度提高2~3℃。同时又增加了棚内光照,作物果实着色。

2、及早做好棚体增温保温措施,一是在大棚外挖深40~60厘米,宽40~50厘米的防寒沟,填入锯末,杂草、秸秆等保温材料,填实后盖土封沟,达到保温效果。二是架设碘钨灯和白炽灯。有电力设施的地方,在后墙及立柱上架设碘钨灯和白炽灯。如在长70米、宽10米、墙基厚1.7米的温室中,降温期间每座温室架设4~7个1000W碘钨灯,再加挂5个200W的白炽灯,草帘上面覆盖一层棚膜,室内最低气温可以保持在4~6℃左右。如果温室后墙和山墙大部分在地下的温室,保温效果最好,三是生炉子。墙体较薄、没有电力设施的地方,可在每座温室内生1~3个炉子加温。面对持续降温降雪天气,一些农户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夜间每隔2~4小时加一次煤保温,减产幅度小,恢复生产快,温室在雪灾期间依然正常生产,有的农户降温期间棚面增加了4~7层覆盖物,保温效果较好,绝收率较低,番茄、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灾后恢复生长较快,需注意用火炉加温必须有烟囱,室内不能漏烟。

3、应对灾害性气候的管理要点。一是控制浇水:实践证明,大水漫灌是加重低温冻害和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在持续性降雪降温天气过程中,凡是12月份大水漫灌过的温室,蔬菜严重冻伤,病害蔓延导致绝收。凡是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方式灌水的温室,蔬菜受冻程度轻、病害少。一些农户在低温期间将水温加到20℃左右才浇水,避免了蔬菜根部产生生理障碍而死亡,二是缓慢升温:作物受冻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只能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让受冻组织逐步吸收因受冻而失去的水分。太阳出来后应适度敞开通风口,过段时间再将通风口逐渐缩小、关闭,让棚温缓慢上升。三是适当遮荫:瓜菜植株受冻后,若直接让阳光照射,极易发生组织失水,干缩萎蔫,情况严重时,植株会死亡。因此,要在大棚上面覆盖花帘,也可在棚内搭设遮荫物,以此来减轻阳光照射的强度,傍晚把外面的覆盖物盖严,第二天只在中午前后的强光阶段适当加覆盖物遮荫,以后逐渐转入正常管理。此外做好合理追肥、人工补水、剪除枯枝促进植株再生、防病治虫也是荒漠区日光温室生产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从而保障作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设施农业效益。

猜你喜欢

临泽县草帘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草方格纵横向铺设机构设计
临泽县平川镇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张采芹:草帘铺就幸福路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临泽县红山湾水库工程坝基处理工程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