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
2009-05-04李浅予
李浅予
1988年初,一家著名文学杂志在第一期以专栏的形式,推出了一位上海学者的三篇散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立即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并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北京、天津等地几家知名出版社都来信和作者商讨出版事宜。
就在作者考虑该把自己的稿子交給哪家出版社的时候,一天,一位从南方专程赶来的组稿编辑风尘仆仆地站在了他的面前。这位编辑一副朴实憨厚的样子,第一眼就引起了作者的好感。在交谈过程中,作者又被编辑那谦恭的口气所打动。尽管这家出版社很小,且在业界毫无名气,但作者还是毫不犹豫地将稿子交给了他,并答应以最快的速度续写余下部分。
“孩子”被领走后,作者开始眼巴巴地盼着它能有个好前程。但盼来盼去,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这家出版社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稿子的价值,在他们看来,这部书的读者面很窄,不适合大规模发行,只能走细分市场的路线,而“细分”的结果就是把它做成小册子,放到旅游景点兜售。
让人窝火的事还在后面。半年后,在审稿过程中,出版社竟然把作者寄去的部分稿件弄丢了,并来信要求作者补写。补写稿件寄出一年后,出版社又来信告诉作者:他们发现这些文章并不都是轻松的游记,很难成为在每个旅游景点兜售的小册子,因此决定大幅度删改,使之成为游客们“通俗易懂”的“好读物”。
当时作者正在国外讲学,文章的原发杂志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给那家出版社打电话,强令他们停止大幅度删改,并要求把原稿寄回。作者回国后,看到“退”回的原稿,傻眼了:这些“原稿”有杂志的复印件,有手写并涂改过的,还有的稿子是粘贴的。稿纸大大小小,稿子被各种色笔改改画画,变得极其零乱,让人难以卒凑。
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折磨成了叫花子,作者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但最终还是有些舍不得,于是顺手扔到了书房的一个角落。幸好,不久另一家出版社发现了这堆稿子的价值,于是决定隆重推出。他们请来最好的装帧设计师,用最好的纸印刷,并在宣传上下足了工夫。果然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这部书推出后立即洛阳纸贵,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这部书自1992年正式出版后,迄今已发行数百万册,成为我国出版界30年来最畅销、社会影响最大的图书之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化苦旅》,而那位作者自然就是我们更为熟悉的余秋雨……有人把珍珠当作玻璃球,有人却从玻璃球里发现了珍珠——这就是眼光!虽然我们对眼光的定义如此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仍然有人屡屡失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走向成功,有些人却始终在失败的边缘徘徊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