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博览群书》
2009-04-30来新夏
来新夏
从小就爱读书,但“博览群书”这一词语,却是十多岁时,从一位中学国文老师谢国捷先生那里听到的。他刚从辅仁大学毕业,风流佣傥,出口成章,颇受学生爱戴。他的话像金口玉言那样被奉为经典。从此以后,我就把“博览群书”作为读书的目标,见着书不管内容讲什么就看,为我后来号为“杂家”奠定了基础。稍长,读了一本《颜氏家训》,有句话大意说:读书未遍,不可妄加雌黄,更加引起我对“博览群书”的追求。但一直忙于工作,只能利用余暇,零星地读些应时需用的书,与“博览”相距日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接受政治审查18年,形式是“内控”,类似软禁,不参加社会活动,不出头露面,不教政治性强的课(由教中国近代吏改教写作)……无疑给我一种良好的读书机会。一是我必须不时写点小文章,作写作课的范文,无意中加强了我的笔墨;二是我可以不参加听反修报告,不参加学习,在家闭门思过,除了用一天时问写检查外,都可以看书,于是夜以继日地、略有目的地读大量书,还写了两三部著作。我开始真正懂得“博览群书”的意义和作用。群书的丰富内涵,帮我度过漫长无奈、遭人白眼的日子,挫败了躁气,一切泰然处之。
书看多了,就想看看有关书的序跋和评论,于是常找一些有关书的报刊插花似地浏览。今天看这,明朝看那,直到《博览群书》这本侧重书的专刊在二十几年前问世以后,我就专一地订阅了它。常常凭借《博览群书》的推介找书来读,对个人读书起到导读作用。偶尔也写点文稿寄去,蒙编者青睐发表,对自己又是一种激励。前几年曾受聘为编委,每期赠阅,于是阅读《博览群书》便成为自己读书的日课。
既受聘为编委,就想多尽点责任,所以这几年在《博览群书》上发表文章较多。仅就记忆所及,就有《漆永祥与江藩研究》、《一部可供历史实证的图像册》、《读(关于罗丹——熊秉明日记摘抄)的札记》、《藏书家文化心态的共识与分野》、《图书馆人的再塑造》、《鲍廷博年谱序言》和《漫话读书》等多篇。有些读者曾写信给我,表达自己的看法,使我内心十分愉快,因为能借此与读者互动。所以,我认为《博览群书》既是作者与读者共同耕耘的园地,又是彼此交流沟通的乐园。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不能没有这样一份与书相关的刊物。
今年12月是《博览群书》的300期。300期不是个小数,折成年有25年,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纪。我从《博览群书》中读到许多推介好书的文章,也引导我按图索骥地去找某些推介的书读,实际上也是督导我多读了许多应读的书。在2008年第四期上,我读了沈津写的一篇有关《目藏汉籍善本书录》的文章,因为我和沈津先生、《书录》作者严绍梁先生以及文中涉及的人士都是旧识,所以就到图书馆去查对,增加了许多知识和了解到驳正的理由,有利于日后对《书录》的使用。邵燕祥兄写的《游民文化拉杂谈》(2007年第10期),对王学泰先生所著《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作了推介,引导读者去读王著。我读过清人笔记数百种,其中记述游民资料较多,但未曾理出头绪,得邵兄指点,读了王著,确是一部有分量、又善论辩的好书。这篇书评,诗人邵燕祥按意在诗外的路子,写出意在书外的书评,为书话创一新格,而行文中忽隐忽现的闪亮,又令人深思回味,浮想联翩。止庵先生的《关于郑振铎》(2007年第3期)虽然文字不长,但对犹在大多数人记忆中的郑振铎的怀念,不仅大笔勾画郑氏的写意形象,也引起我重读文中引录的郑氏遗作。冯英先生的《关于非卖品——东北义勇军概况》让我这粗知大略而长期不清楚实况的人,得到一种很大的满足。因为是“非卖品”,所以介绍得详尽些。而且注明原藏者黄炎培和现在入藏于鲁迅博物馆,便于人查找。这本人人想读的好书,虽然“非卖”,也能寻踪而得。好文章引出的好书,的确太多。我只能就记忆略举一二,借以祝贺《博览群书》的300期。我虽于2009年退出编委会,但我永远是《博览群书》的读者和作者,因为我真爱这份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