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卫生IT企业进一言

2009-04-30

计算机世界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卫生部门卫生

我曾在“信息化与医改同行”思考系列中写过,“信息化之于医改,好比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比方不见得十分全面恰当,但至少反映了信息化对于医改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支撑前提作用。3月底举行的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传出一系列重要年度工作计划信息。其中多项由政府直接主导的重点工作任务,将直接触动新一轮信息化需求。比如,年内统一医保,即全市医院均可实现医保支付,无论公立与民营。这意味着医保将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这当然意味着与医保相关的信息系统的更大范围的建设和覆盖; 再比如,年内将投资28亿元,用于新建和改造一批医院楼房设施,而这显然又为基础信息网络设施提供了市场。

不仅在北京,从上海、湖南、安徽等地,我们在报社近期推动的“信息化与医改同行”的访谈系列中,不断了解到各种令人兴奋的消息。继全市23家三甲医院开展“医联工程”之后,上海市政府正在酝酿启动“大卫生工程”,即将全市所有卫生机构互联,信息共享。据了解,此项工程预计将在未来3年左右完成。初步评估投资将超20亿元人民币。由此,我越来越坚信,在各地政府卫生部门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下,卫生IT产业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时代。但前提是IT企业是否真正以助力医改目标为己任。具体说,参与卫生信息化的IT企业,是否具备一种毋庸置疑的终极关怀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论断,似乎有悖市场机制的常理。作为任何一个市场意义下的企业,其首要任务当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我更想对任何有志于成为卫生行业信息化领军性企业的企业家进一言:惟有让信息技术真正惠及卫生主管部门、卫生机构,并最终惠及普通百姓和患者,IT企业才可以真正赢得市场,也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中国卫生IT企业产业才可以真正赢得自己的黄金发展时代。

中国的卫生IT产业迄今十分羸弱,发育严重不良。原因何在?除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因素,是否有着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经营模式的问题呢?这个问题,请企业领导者们扪心自问。当前各地热推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其实就面临着重大考验,如何将卫生业务跑起来,将大量数据有效利用并安全运营,使之成为可以实实在在服务卫生部门、卫生机构和居民病患的生产性系统,就迫切需要IT企业,帮助各地卫生部门从长设计考虑,切忌大忽悠。

卫生行业关系民生,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惟有坚持终极关怀的人文主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可能彻底根除挣一票就跑的短线思维,才能超越局部利益,急卫生部门和机构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效用,化腐朽为神奇。

在残酷的商业竞争法则面前,要做到彻底超然的态度,真的很难,需要异样的隐忍和定力。但是,无数成功的企业故事一一验证,崇高的商业理想与远大的事业前程其实并行不悖;无数失败企业的惨痛教训也不断警示,漠视责任、急功近利,同样也是其折戟沉沙的最大伏笔。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卫生部门卫生
现代化管理对卫生健康部门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卫生与健康
卫生歌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与体系医院衔接保障问题思考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 提升村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