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战略浅析

2009-04-29董德存

管理观察 2009年10期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西安

丁 伟 董德存

摘 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分析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现状,根据有关政策进一步深入分析适合西安市的交通发展战略。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缓解西安市交通压力,有力地保障西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西安 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引 言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一,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延展和城市用地的发展,使城市居民的工作出行、生活出行等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成为日益困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建设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规律,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城市交通建设强大的支持。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交通模式,使城市交通保持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道路畅通、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交通、贸易中心,我国东西部联系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关中经济圈的中心。加强西安市交通建设对保障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西安市城市交通规划应随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用地布局和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补充、修改和完善,发展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1.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发展概况

1.1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西安市经济以现代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旅游业等为主导,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2—2006年,西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保持了自1992年以来连续14年的两位数增速。经济总量2004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07年生产总值达到1737亿元,是2001年的2倍多,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07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城镇投资1340.59亿元,增长37.9%。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首次超过万元,达到10707元,2007年达到4178.96。而作为西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表1。

1.2西安市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加快了西安市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居民收入提高,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居民出行总量稳步增长,出行距离快速增加,出行中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与能耗费用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变化。近几年,西安市机动车发展很快,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2003年后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如此多的机动车辆运行在有限的道路上,使得西安市的交通状况不尽如人意,车速逐年下降,城市中心区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时速甚至只有8km-10km。

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结构比例不合理。世界大都市的公交系统承载的人口出行比重平均在50%-60%之间,而西安市市民出行选择公交的比重只占25%左右。此外,西安市的城市公共交通主要依托于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客运结构单一,规模小,数量有限,加之线网布局不甚合理,造成城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够。西安市目前的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供居民出行的方式少;公交车辆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公交线网已初具规模,但受道路条件限制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西安市棋盘状的路网格局,决定了公交线网的棋盘形状,形成现今的以城区为中心的由城内向城外的辐射形。

2.西安市社会经济与交通发展趋势分析

2.1西安战略发展分析

2.1.1西安城市定位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安市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东西部交接之地,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关中城镇群必然成为吸引周围地区人口汇聚的区域。西安城市定位注重对西安宏观区位和自身潜力的分析,注重对西安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分析,揭示出西安宏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确其科学对待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科技、交流和物流优势,使西安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

2.1.2.空间发展战略

在西安未来空间发展格局的研究方面,主张对城市外围重要的生态地貌和历史遗址区加以整体带状保护,从而促使城市沿西南方向、陇海线方向、北向等几个发展轴指状串珠式发展。西安市总体结构布局形态确定为: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中心集团即中心市区,指城市三环路以内的范围。外围组团包括北郊的未央、草滩、泾河组团;东部的临潼、洪庆、新筑、纺织城组团;南部的韦曲组团;西部的六村堡、纪杨组团和远郊东北部的闫良组团等共十一个。组团布局形成了一个“大西安”都市化城市的构架,使其与城市的性质、地位及发展前景相适应,在组团之间,形成绿色生态隔离带,以城市干道连接。沿关中地区的交通轴向主要向东、西两个方向带状延伸,将西安、临潼、咸阳作为一体化的城市,统筹考虑,协调发展。

2.1.3.注重对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除了对明清西安古城的保护与功能疏解外,还应对外围沣、镐、汉城遗址以及秦皇陵、五陵塬上的汉唐帝王陵区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进行整体性的保护;注重古丝绸之路相关史迹的揭示,唐长安城整体结构的再现,建立西安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整体挖掘、再现与保护体系;同时应对历史上著名的“八水”、“九塬”、秦岭及其浅山区、渭河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加大保护与恢复力度,构成西安城市区域的良好生态屏障。

2.2西安市总体规划及交通发展规划

2.2.1.西安市发展规划

根据西安市发展规划,预测西安市的经济增长格局为:2001---2010年,GDP年均增长7%---9%;2011年---2020年,GDP年均增长6%--8%。西安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交通方式的改变。1992年西安市开始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历时三年,完成了《西安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其宗旨是: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土地,改善中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优化环境。

2.2.2. 西安市交通发展规划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市中心基本维持了明长安城的风貌,受古城墙及古城风貌保护限制,交通矛盾最为突出的城市中心交通用地不可能大幅度增加、路网格局不会大量调整。西安中心市区的中心地位短期内不可能动摇,伴随城市化、机动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中心交通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尽管西安市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道路建设,道路年增长率已达到了5%,但远落后于机动车辆每年15.8%的增长速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西安市机动车将增至100万辆,而要建成与之相适应的道路则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通过新建道路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面临道路基础设施增加,出行者出行时间减少,交通拥挤得到缓解,诱发新的交通需求,交通量增加,道路交通重新拥堵的链式反应的一系列供需变化。所以新建道路对城市中心交通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西安城市交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采用快速有效的手段来缓解由于机动车快速增长所造成的交通问题迫在眉睫。

2.2.3.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是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指导下,主要是确定轨道交通的线网规模、线网布局形式、线路具体走向和站点位置的布设。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的性质、城市的布局形式、土地使用规划、道路网布局规划等因素,同时又要考虑城市的经济条件和政策因素的影响。线网规划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体现西安是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西南地区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向外的辐射功能和吸引力,引导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并结合近期城市的发展要求和远期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分段建设及营运衔接的可能性。并吸取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优点。规划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范围:城市三环路以内的中心市区和不含闫良组团的十个组团。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期限为20年。

线网规划是由线网中线路的数量和线路总长度两部分组成。线路数量根据城市的干道网情况和主客流方向选定。线路总长度,结合国内外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采用多种方法推算,并结合西安市的实际,西安市比较合理的线网规模范围是126-177公里。在线网规模确定后,进行方案比选,最后选定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为:一条东西方向横贯线,一条南北方向放射线,两条斜线,一条U型线。线网总长度121.32千米,换乘车站12处。规划区线网密度0.276KM/KM2,中心区线网密度0.617 KM/KM2,明城区线网密度为1.147 KM/KM2。

规划5条快速轨道线网基本覆盖了西安市主要客流集散点,通过换乘枢纽,形成快速的客运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将大大缓解西安市公交运力不足的矛盾,有力地保障西安市社会经的发展。

3.结语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本文对西安市社会经济和城市交通及公共交通现状进行了分析,鉴于西安市的古城特点,城市中心道路新建、拓宽、立交工程不利于古城风貌的保护,总结出现有城市中心交通问题的解决应从提高现有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上下功夫。同时重点分析西安市目前发展快速交通系统的必要性,认为西安市公共交通体系应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地面公交为主体,其它方式为补充,干支结合,面向城镇群,发展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西安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应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用地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快速轨道线网规划应适时调整、补充、修改和完善。争取吸引最大的客流量,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资料:

[1]《西安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

[2]《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报告》2000(5)

[3] 韩凤春,张子栋. 对城市发展与交通关系的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01)

[4] 肖少白,高海, 杨建华.基于TOD的西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J].山西建筑, 2007(10)

[5] 付玲玲,梁养辉,王燕.西安城市交通现状问题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7(12)

作者简介:

丁 伟(1981 - ),男,同济大学交通信息工程系,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信息中心

董德存(1958 - ),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分析(1)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分析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的探讨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