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本多渠道进行“读说”训练
2009-04-29史晓丽
史晓丽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如果要创建灵动的课堂、底蕴丰厚的课堂、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就必须要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进去,说出来”。
一、抓住重点句 走进人物内心
每篇课文都有中心,有反映中心的相关句子。抓住重点句,以此作为读与说的训练点,可以使课堂结构紧密,浑然一体。如《尊严》一课,课文中最能体现年轻人有尊严的句子是他回答杰克逊大叔的三次语言描写,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思路:年轻人先是“需要我做”,接着是“不能不做”,最后是“现在就做”,三次回答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坚定。再往深处去思考,这个年轻人一次一次在战胜自己,在极度虚弱甚至是生命垂危中还要坚守这样的尊严,让我们感动。基于这样的分析,我在教学中请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并且让学生来分析重点句子出现的背景,即年轻人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几句话,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他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这三个问题既是对全篇课文的整体把握,又能促使学生围绕重点句子进行思考。学生通过阅读能回答出来,年轻人是在饥饿难耐的时候说的,是在其他人狼吞虎咽的时候说的,是在大叔一再让他吃东西的时候说的。基于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还能表达出人物的品质,“年轻人一直咽着口水,心里在和自己的胃口、生命本能作斗争;年轻人以原则来约束自己,一有点动摇就想到自己的做人标准”。有了对教材中重点句的把握,学生能顺畅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读出年轻人的那份坚持与尊严……他们真正读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二、恰当“补白” 借助想象充分表达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儿童来说,想象永远是极富诱惑力的话题,储存在孩子们想象世界的事物应该成为他们说话的重要内容。课文在描写中,在叙述时,或者在结尾处,都有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丰富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去填补一个个“空白”,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了想象能力的提高。如《一面五星红旗》一课,课文中写中国留学生在漂流中遭遇不幸,一个人流浪了三天才找到一个小镇。当救他的医生提出希望交换他手中的五星红旗时,他宁可趔趔趄趄地走出医院,也不把五星红旗送给别人。流浪中的三天他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文中没有介绍,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留学生在受伤的情况下如何坚挺了三天。这种“补白”有利于学生对人物精神的把握,对全文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次朗读了这几段文字之后进行想象,让孩子们的小嘴尽可能地“张开”。孩子们结合在电视剧、小说中看到的情形,表达自己联想到的三天,使得这段遇险求生的精彩故事刻印在自己的脑海中。有了这份理解,再来阅读相关内容,学生的表达情感自然就提升了。
课标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恰当地“补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角度阅读、创意阅读的时机,文本中的情节与学生的想象世界就能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提高表达能力。再如教学《给予树》,文中的金吉娅是个善良的小女孩,她为了一个陌生女孩的愿望得以实现,而没有给家人买礼物。故事浅显易懂,文中有个明显的空白,即金吉娅是怎样看到给予树上愿望卡的,她当时在给予树下有怎样的表现,经过了怎样的心理斗争?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恰当“补白”,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有过的犹豫,有的学生能想到金吉娅拿上愿望卡又准备放回的动作,还有的学生想到金吉娅读卡片上文字时眼泪掉下来的样子……孩子们能想到的内容就能表达出来,能表达出来就能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在教师的引领下,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显得合理科学,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得以训练,既能读进去,又能说出来,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三、转换角色 走进他人生活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角色的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往往使儿童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独特的有创意的感受,为有个性的表达增添色彩。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角色感,再通过角色转换体验不同的感受,从而提高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采用“如果你是……你会怎么做?怎么说?”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亲自体验法,“如果让你……你会怎么样?”这样角色转换后,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角色转换训练中还可以演一演,就是在学生理解文意后,进行分组排演,在排演中,自己的独特情感需要通过语言展现出来,就会在无形中形成一个有仿有创的情感体验场,为日后说话写话创设内容。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表演: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那么喜爱葫芦,在小葫芦刚长出来的时候,一天要去看几次。可是到了最后,小葫芦竟然一个一个都掉了。你站在“葫芦藤”下,看着掉落在地上的小葫芦会说些什么呢?第一位同学马上说:“我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能看出他伤心的神色,但还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成为那个种葫芦的人,所以不能称为表演。在第二个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我在旁边不住地创设氛围,“煽风点火”——“这可是你最喜爱的葫芦啊。你每天为了看它,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你每天都要和它说上几句话,它已经是你的好朋友了。现在再来看看它”……听到这里,教室里极其安静,在台上表演的那个孩子静静地望着地上掉落的葫芦,眼眶红红的,用哽咽的语气说:“我的小葫芦怎么会掉呢?你到底是怎么了?”他的情绪感染着教室里的同学们。这时师生再来齐读最后一段话,效果相当好。
四、仿说训练 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典型的句段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它们,让学生进行仿说的练习,训练形象表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水平。教学《假如》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仿写一节“假如”,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纷纷开始仿说练习:
有的学生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地震中失去家庭的孩子,画一个爸爸,再画一个妈妈,让他们一家人团聚,再也不用一个人伤心落泪。”
有的学生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妈妈再画上两条胳膊。妈妈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再也不用因为家务活多而干到很晚很晚。”
……
仿照典型句段,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感,他们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构建出一幅幅融洽、精彩的画面,使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倡导人文关怀,使得课堂教学具有灵动的活力。
五、利用插图 走进想象天地
课文中的插图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它能恰当地解析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审美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总是利用课文插图,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图画,甚至走到画面中,让色彩艳丽、内涵丰富的插图成为学生理解、朗读课文的抓手,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图画与书面语言的转换,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想象力。例如,《一分钟》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表现的是元元追赶汽车的情形,第二幅表现的是元元接受老师批评时的情景。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在观察过后,学生能回答出“汽车开走了”“元元追不上”“元元的头上都冒汗了”“车站没人了”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做铺垫,学生对元元的“焦急与后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再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元元仅仅是多睡了一分钟,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相机出示句子“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学生在图片的感染下进行朗读,自然是有滋有味。朗读过后,让学生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你看到元元满头大汗地追赶汽车时想说些什么,你看到元元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车站等车时又想说些什么。这样依托图片,学生不但提高了朗读能力,也提高了表达能力,真正做到“读进去,说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