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图:在二度开发中走向实效
2009-04-29唐金海
唐金海
主题图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色彩丰富、主题鲜明的图画。它不仅承载了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任务,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主题图还蕴涵了教材编写者的课程理念。但是,无论主题图选编得如何尽善尽美,其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样式注定了它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情景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为,编者在设计主题图时总是预设着一定的教育情景和教学对象,而具体的教育情景却是各不相同的。每一个教育情景都因地域环境、教育政策和制度、教师专业水平等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影响着对主题图的选择和接纳。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主题图进行“二度开发”,即依据课程标准,在解读教材内容本义、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既定的主题图进行适度的增删、调整、加工,合理选用或者开发其他主题图,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如何通过二度开发主题图来提高教学的实效呢?
一、把握内涵,灵活改编,找准教学的最佳切入口
教师是主题图资源的运用者,更是主题图资源的开发者。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实际,在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地改编主题图,使其真正发挥最大的价值。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有一幅主题图是“小猫观金鱼”: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条;13条金鱼,黑的有5条,花的有(?摇?摇?摇)条。图中“想加算减”的暗示太明显,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数量本来就是已知的,无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有个教师将主题图“小猫观金鱼”改为“小朋友捉迷藏”:
有13个小朋友在树丛里玩捉迷藏的游戏,8个小朋友在寻找,()个小朋友躲起来了;有13个小朋友在树丛里玩捉迷藏的游戏,5个小朋友在寻找,()个小朋友躲起来了;游戏重新开始后,7个小朋友去寻找,( )个小朋友躲起来了……
捉迷藏游戏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的呈现比较自然,通过改编,避免了教材主题图“想加算减”算法的暗示,而且随着游戏人数的变化和游戏双方的转换,出现十几减八、十几减七、十几减五等多种退位减法的形式。这样的改编,使问题情境更具现实意义,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仅是教师在预设教案时的参考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须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实际,在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地改编主题图,在教材文本与儿童现实的交叉点找准教学行进的切入口,使主题图体现出应有的教学价值来。
二、去繁就简,突出重点,助推信息的准确提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感受器官的感受性都有一定限度,当人们在某一瞬间注意事物尤其是较复杂的多种事物时,往往并不能清晰、准确地感知它的全貌。同时,知觉也具有选择性,一般倾向于将某个特定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当做注意的对象。由于教材中有些单元的主题图色彩丰富,信息量多,又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不同,观察视角和注意点就不一样,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偏离核心的数学问题,在细枝末节上流连忘返,难以将精力集中指向数学学习。因此,教师要对主题图作适当处理,摒弃主题图华丽的外衣,挖掘出主题图中蕴涵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
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有过山车、小火车、摩天轮等活动项目,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学生很难找到相同的加数,体会不出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有个教师对“乘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的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首先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化的游乐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每一个活动中小朋友的人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暂时隐去过山车、摩天轮等活动画面,重点呈现小朋友乘小火车的场景:每排3人,一共4排,算一算乘小火车的人数,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然后,将小火车的车厢逐渐增加到8排、9排,再计算乘小火车的人数,引出乘法的意义等知识。
最后,再次呈现过山车、摩天轮等活动图片,计算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的人数。
通过以上的教学处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视角集中在计算乘小火车的小朋友人数上面,排除了其他活动项目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再通过增加小火车车厢的数量,加大了加法计算的难度,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地引出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计算其他活动项目的人数,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到主题图中应用”的过程。
三、化静为动,逐步展现,促进图意的有效解读
主题图通过一定的生活场景、活动场景来呈现数学学习素材,也就是将数学知识蕴涵在画面之中。然而,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有时学生很难理解主题图所表示的含义。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的主题图是一幅生动有趣的游乐场情境图,图中有摩天轮、高空缆车、小火车等学生感兴趣的游乐项目,但要发现数学意义上的平移和旋转就比较困难。一个教师对“平移和旋转”的主题图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1.仿真场景,激发兴趣。
将教材中主题图设计成动态形式(去掉跷跷板、荡秋千两个属于摆动类的项目,增加了一个垂直的青蛙跳的活动项目),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有哪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是怎样运动的,并用手进行比划。
3.揭示特点,形成概念。
(1)分类: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对活动进行分类。大风车、摩天轮、旋转木马这些活动为一类;小火车、滑滑梯、高空缆车、青蛙跳这些活动为另一类。
(2)展示特点:重点展示小火车、青蛙跳两个活动的运行方式。
课件演示:将小火车车厢简化为一个长方形,将青蛙跳中的人物简化为一个个圆圈,动态演示它们的运行方式——沿着直线进行移动。
(3)揭示概念:像小火车、滑滑梯、高空缆车、青蛙跳这些活动都是沿着直线移动的,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4.回归生活,加深理解。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2)做一做:做几个表示平移的动作。
这样,通过将静态的主题图还原为动态的场景,蕴藏在主题图中一时难以发现的平移的运动特点逐步显现出来,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发挥了主题图承载知识、发展能力的作用,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建构,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平移现象。
四、巧问妙联,循序推进,实现教师的有效引导
面对情趣盎然的主题图,学生有时一个比一个观察得细致入微,一个比一个回答得啼笑皆非,数学课成了一节看图说话课。待教师辛辛苦苦把学生拉到数学学习轨道上来,十多分钟已经溜走了。那么,如何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与主题图的深层对话呢?笔者认为,教师在理解教材“主题图”内涵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好“先知先觉者”的作用。
合理设置问题空间,引发学生有效思考。提问是课堂的骨架,一个好的问题应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空间太大,学生往往不着边际地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条件设置调节问题空间,改为“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在合理的思维空间里作有效的思考。
适时跟进追问,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学生回应反馈后,教师要适时追问和补问,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如在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得出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分别可以用6、7表示后,教师可及时追问“还可表示什么”。通过追问,把归纳抽象出来的6、7再一次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数学表象,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到生活的完整的学习过程。(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作者简介:小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倡导“朴实、简洁、有效”的数学课堂。在报刊发表了《深层对话:数学课堂的倾心追求》《“数学广角”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十篇论文。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jxjydy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