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壳”里的教育魅力
2009-04-29廖肇银罗贤良
廖肇银 罗贤良
桐畈镇中心小学坐落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的民间贸易中心广丰县桐畈镇。镇上有个育贤弄,狭长狭长的,两旁是鳞次栉比的黑瓦土墙木板旧宅。学校也被挤在这些古朴简陋的民居中,占地面积不足五亩,因而被人们戏称为“蜗牛壳”学校。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真正发挥了农村教育中心的作用,引领着全镇175名教师,7个村完小,88个教学班,4 199名学生,办出了优质教育,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演绎着教育的魅力。
魅力教师:各领风骚韵味长
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人格魅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识魅力;创意迭出、扎实生动的教学魅力;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情感魅力;潇洒时尚、气质文雅的形象魅力——桐畈镇小学魅力教师标准。
2008年8月31日,桐畈镇小学借用镇政府的大会议室,举办 “桐畈镇小学五大魅力教师表彰大会”。
受表彰的五位魅力教师是——积极进取、教学扎实的张华;尽职尽责,坚守山区教学点二十余载的余俭旺;治学严谨、勤于精进的余慧;潜心教改、硕果累累的颜艳;童心童趣、师如生友的周龙凤。
大会开得很隆重、很有品位,俨然是“CCTV”举办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五位教师身披鲜红的“桐小魅力教师”绶带,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台下是来自全镇的一百七十多名教师。
主持人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人物事迹,然后饱含深情地宣读组委会授予的颁奖词。
魅力教师张华,在宁静中感受幸福——大学毕业的他,成了一名山村小学的老师。强烈的使命感使他迅速转变了角色,让他坚守在小山沟里,追求着教育的幸福。
他是一个特“静”的人。在宁静里,白天,学生是他的一切,他每天至少有5节课,上课之余,他忙着同学生聊天,忙着辅导后进生,忙着……寂静的夜晚,陪伴他的是一盏灯、一本书和一支笔。他静静地经营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因工作出色,他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个年头,就被任命为完小教导主任。
他是一个特“诗意”的语文老师。他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与文字功底,他的阅读量大而范围广,他不但自己读,还经常挑选一些经典的诗文给学生诵读。在他的带动下,毛溪完小掀起一股经典诗文诵读风!每次从城里回到学校,他都会肩扛手提地为学生带上一些好看的书,然后,同学生一起细细品读。他说,看到学生惬意地沉醉在书海里,是最幸福的时刻。
他是一个特快乐的孩子王。刚到毛溪完小的一个月里,他带着一大群孩子游遍了毛溪的山山水水;体育课上,他会把自己儿时玩过的老掉牙的游戏摆出来,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常用的招数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蹲下身用孩子的眼光看他们。于是,学生的心灵之窗被他悄然打开,他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王”。学生因为喜欢他,而爱上他的课。
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宁静中享受着教育幸福的孩子王。
颁奖词——“诗情画意显风采,勤勉务实育贤才。”在乡村教育的天地里,他默默守望,期待着破茧成蝶的美丽。他,在付出和给予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奉献与关爱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强哉——张华!
桐畈镇中心小学校长赵震说:“评选活动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当选的只有五人,而引领的却是桐畈镇全体小学教师”。
台上,五位魅力教师依次接受颁奖;台下,教师时而凝神聆听,时而掌声雷动,显然他们被真实地感动着。
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历时半年,它由三个环节构成。
以“魅力标准”自律。标准蕴含自律,“魅力教师”标准一旦被教师认可和内化便逐渐成为师德准则,成为教师不断完善人格和境界追求的一股动力源。
借“魅力评选”自修。从魅力自荐到魅力展示,从学生测评到教师投票,从魅力事迹宣传到魅力教师颁奖典礼,是一个教师自我诊断、自我提高、自我追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带给教师一次心灵的洗礼。
用“魅力文化”自塑。在魅力教师身上都体现了该校积极向上、好学乐教、竞争合作、民主开放、创新发展的主流文化。每一位魅力教师都是一面旗帜,都是学校魅力文化的一道风景。
桐畈镇小学依托魅力教师评选,培养出一批有魅力的教师团队。几年来,学校涌现出省学科带头人1名,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省模范教师1名,市先进师德工作者1名,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名,市优秀班主任、教师各1名,多名教师成为县教育名师、教学能手。
迄今,学校已有一名教师被广东中山一所名校选调,有十多位教师通过公开竞聘调入县城学校,在2008年全县中小学后备干部人选文化考试中,桐畈镇小学推荐的三名教师全部入围。
教师流向更好的学校,有着独到的教师流动观的赵校长很坦然,他说:“这如同苗圃中的秧苗,大苗移栽后,小苗会长得更快。这是苗圃效应。”
是的,在桐畈镇有着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教师因成长而幸福,更多的教师正在农村富有魅力地成长着……
魅力课堂:万紫千红非独秀
情知交融、心灵相悦、动态生成、真实有效——桐畈镇小学魅力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如果说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引领教师成长,是在于重师德,让教师的生命因德高而闪光;那么,打造魅力课堂则在于重师能,让教师的生命因业强而精彩。两项大活动关注的是学校建设中的关键因素——人,教师的素质提升,是在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奠基。
2006年,全镇小学开展打造“魅力课堂”、全面提升“师能”的主题教研活动,做法是把“魅力课堂”的构建过程分三个阶段实施:一是价值构建;二是常态实践;三是活动历练。
通过一次问卷调查、一张教学评价表的制定、一场沙龙讲座,建立教师普遍认同的“魅力课堂”价值取向。问卷调查活动,向全镇150位教师发放问卷,收回问卷148份,回收率98.7%。参与度之高,在农村小学实属罕见。沙龙讨论围绕着“我心目中的魅力课堂”展开,更是妙语连珠——
“魅力课堂是基础扎实、思想拓展丰富、教学活动真实的课堂。”
“魅力课堂是诗意的、活动的,是师生释放生命能量的出口,是师生精神交汇的乐园。”
“魅力课堂是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教师授课的个性张扬,又有学生活跃的课堂表现,还有课后师生广泛交流的教学反思活动。”
“魅力课堂,魅力是关键,包括课堂上教师独特的教学魅力,迷人的言行举止,引人入胜的教学情节,让人折服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魅力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对学生产生知识影响的课堂。”
“魅力课堂应该是一种能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达成师生温馨、频繁互动交流,知识训练扎实、有效,气氛活跃、融洽的课堂。”
……
教师们如是说。沙龙讨论收获的是“魅力课堂”价值观,制定教学评价表收获的则是魅力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情知交融、心灵相悦、动态生成、真实有效”。
在桐畈镇小学, “魅力课堂”的目标追求不再是公开课的一花独秀,而是常态课的万紫千红。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该校从“教材研读、备课改革、推门听课、课后聊天、案例分析”等五个方面入手,切实改善教师的常态课。
李老师是个一向舍得吃苦的“辛勤园丁”。她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总落后于同年级张老师的班。李老师纳闷:张老师没有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是什么“秘密武器”使她取胜呢?直到一次教研活动上,细心的李老师终于发现,张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法指导,课堂中学生动手动笔的机会多,“三维目标”落实到位。
这是李老师对教学的一次反思。她显然感到了常态课的悄然变化,魅力课堂在迅速成长。在桐畈镇小学教师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不只是李老师,反思已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
教学反思中的 “常态实践”为构建魅力课堂积蓄了能量,“活动历练”则为教师展示魅力课堂教学提供一次次机会。
“练课”活动有按年龄分类别评价的“四课”:新教师上希望课,教龄一年教师上达标课,教龄二年教师上常态课,中老年教师上自荐课。此外,还有每三年一个轮回的“三杯”评优课教学大赛:青年组的“希望杯”,中年组的“奋飞杯”,老年组的“夕阳杯”。
“练课”活动是让教师的课在同一课题全体教师的帮助下反复进行,经历“备课—上课—修课—上课—提高”的过程。虽然上课的是一个人,背后支持的却是一群人;“练课”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却是全体教师。
教师们深有体会地说:“不知不觉,在课堂上变得游刃有余、洒脱有效了,难道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魅力课堂吗?”
蒋小玲压根儿没想到,自己这样一个农村教师也能跻身于地市级以上教学大赛的舞台。她在2006年全镇“希望杯”教学大赛中获第一名后,参加了上饶市语文课堂教学比赛,并获一等奖,开了桐畈镇小学教师获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的先河。此后,她被选送参加全国发展创新课题课堂教学大赛,又获一等奖。接着,余慧、蒋文珍、杨碧霞、严玮、黄维、郑黎萍等一批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频频获奖;还有颜艳、毛妃琴、俞丽伟等一批教师撰写的十多篇论文、随笔、教学设计在《中国教师报》《小学德育》《江西教育》等教育报刊上发表。
构建魅力课堂确实造就了一批优秀教师,培养了教师教学反思的生活方式,但它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优化了常态课教学。
一次,颜艳外出学习落下了几节课。她回到学校,刚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坐下,就听见同年级的两个同事在议论:“这‘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真难教!我明明白白地把计算方法讲得很清楚,学生还是出错。”“是呀,我们班的一些学生也是‘0乘几得几,气死我了。”颜艳听着同事的抱怨,心想学生之所以会出现‘0乘几得几的错误,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0乘几的结果,也就不能理解‘0乘几得0。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关键点就是“0乘几得0”这个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个“牛鼻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就有了她自己的一节“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课。
颜艳考虑到学生“0×8+6=()”这样的问题解决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思维训练场。她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看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通过身边的数学,由浅入深,步步逼近,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他们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惬意。
这是颜艳的一节常态课,她是在为学生的需要而教的。她的两个同事在后来的相同问题教学上也有了改善,教学能力提升得很快。在全镇小学,众多教师的常态课构成了魅力课堂那万紫千红的灿烂风景线。
魅力学生:鱼跃鸟飞总精神
有纯洁的爱心、有强健的体魄、有乐观的心态、有良好的习惯、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端正的好字、能说简单的英语、能初步操作电脑、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桐畈镇小学学生“五有五能”培养目标。
余柳枫是桐畈镇下社村完小的学生,她在2007年全省小学生英语听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该县在这一省级竞赛中获得的唯一的一等奖。2008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技术奥林匹克赛中,桐畈镇中心小学学生张雨晴、吕罗辰等获省二、三等奖。在全县中小学校园舞、艺术节等比赛活动中,桐畈镇中心小学均荣获团体二等奖。该校还有多名学生在各级手抄报、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2006年9月,《中国少年报》专版刊出了余泽亮等同学的优秀习作,并派记者来桐畈镇小学采访。
这些农村小学生取得的成绩、荣誉实属不易!农家的孩子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演绎出属于他们的童年精彩。
素质教育,在广丰县桐畈镇小学被称做“为学生魅力人生奠基的魅力教育”。
桐畈镇小学开辟德育新课堂,自编一套校本课程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全套教材分三册,内容是组织教师精选的《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国学语段。每册教材中的课文都按照“原文—注释—解读—故事”的体例编排,其中“故事”有“礼贤下士”“黄香温席”“孟母三迁”“精忠报国”“宋太宗博学”“三人成虎”等等。每册教材中还编入了学校制定的《学生行为习惯阶段培养目标》,从“情感与交往”“学习与思维”“劳动与实践”“健康与卫生”四个维度分年段提出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是细化的、可检测的,因而该校每月结合校本课程教学开展“好习惯伴成长”争星活动,分年级对学生达成的行为习惯进行目标考核,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
校本课程的教学是通过每周一课时、每周一抽奖、课前三分钟汇报、背给家长听等方式,让学生诵记书中的经典句子,接受传统文化陶冶,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言行。
《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最初油印,后来才铅印的,并用彩色封面装帧。在一次庙会上,桐畈镇中心小学一学生碰上一位企业老板。老板先是逗孩子玩,见这孩子能背诵一些经典诗文、讲一些古代圣贤故事,并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到学校进行国学教育的情况,引发了他对学校的关注。最后,这位老板决定出资重新刊印这套国学读本。
为了让学生打好文化基础,桐畈镇小学在构建“魅力课堂”提升师能的同时,针对部分不能适应大循环的农村小学师资结构的实际情况,要求树立“大循环意识”,采取把学生能力达成目标分阶段验收的办法,如一年级将习字水平、二年级将朗读水平纳入学生考试成绩,确保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在近几年广丰县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质量抽测中,桐畈镇小学一直居于全县前列。
生均校园面积明显不足,体育操场狭窄,但桐畈镇中心小学没有因此降低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他们采取分年级段进行大课间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了健身操、武术操、校园集体舞。该校还积极推广呼拉圈、跳皮筋等体育活动,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体质健康登记册》,定期进行体质测试。2008年度,江西省第一所向教育部体质健康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管理中心”上报学生体质数据的学校,就是桐小这样的一所农村学校。
学生活动空间虽然狭小,但桐畈镇中心小学的校园生活却照样丰富多彩,轰轰烈烈。激情飞扬的艺术节、活力四射的体育节、创意迭出的科技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全镇小学有着这样生动的教育,也有着让“鱼跃鸟飞”的“海阔天高”的教育环境。
“农村学校条件可以相对落后,但办学质量绝不能落后,让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我的职责,更是我今生的追求。”这是赵震校长的教育夙愿。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不排斥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更应该关注分数获得的成本,获取分数是靠提高课堂效率而非加班加点牺牲学生时间得来;教师的教学绝不能以分数为唯一目标,而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赵震校长经常利用例会、研讨、聊天等机会向教师宣讲的“科学教学质量观”。
2006年,他调任桐畈镇中心小学校长,就把全镇小学教育发展定位在优质教育,努力践行“成就师生魅力人生”的办学理念,办有魅力文化、魅力课堂、魅力教师、魅力学生的学校。
三年过去了, 赵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科学教学质量观”和在全镇小学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提出的 “五有五能”培养目标,已成为全镇小学教师的教育共识和教育行动。他们心中的理想教育正在转化为眼中的现实教育。
不断成长壮大的魅力教师队伍,不断涌现生成的常态魅力课堂,这些形成了桐畈镇小学教育发展的“软实力”。有这样的软实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办出的教育是优质的、更是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