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贫困山区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2009-04-29郭叶波周民良
郭叶波 周民良
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了湖南省桂东县产业结构的变动问题。研究发现,桂东县由于地处山区,封闭性强,第三产业先于第二产业发展,但随着工业发展条件的改善,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又反超第三产业,这使增加值结构表现特殊的演进顺序;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部门转移和空间转移的难度较大;相对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在不断提高;各次产业的资源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内部结构层次亟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桂东县产业发展方向、对策思路。最后,结合对桂东县的研究,提出对中部贫困山区县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部贫困山区县;产业结构变动;比较优势;桂东县
中图分类号:F12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80-05
1.研究中部贫困山区县产业结构的意义
中部不仅是发达城市的中部,也是落后山区的中部。在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中,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城市群或城市圈固然是发展重点,但贫困问题突出的落后山区也不容忽视。贫困是中部地区目前存在的一个典型次级区域问题[1]。中部六省现有15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国的25.5%,其中山西35个、河南31个、安徽19个、湖北25个、湖南20个、江西21个,分布在全国18片贫困地区中的太行山片、吕梁山片、秦岭大巴山片、大别山区片、武陵山区片、井冈山区和赣南地区片。这些国家级贫困县从自然地理形态看基本上是山区,从经济社会形态看主要是贫困落后,不少省级贫困县也有类似的自然经济社会特征,本文将这些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统称为中部贫困山区县。
加快中部贫困山区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的社会和谐,减少不同区域之间在发展中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二是有利于实现缩小区域内的贫富差距,促进中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更多的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2],研究中部贫困山区县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里,我们以湖南省桂东县为例,分析贫困山区县产业结构演进的特殊规律、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2.桂东县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桂东县是湖南省典型的贫困山区县,位于湘赣粤交界处,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辖3镇、15乡、1个国营林场。1985年被民政部定为多灾贫困县,2000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7年户籍总人口为17.68万,城镇化水平为26.8%,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相当于湖南省平均水平的40.8%、64.1%、44.7%。目前桂东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产业结构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2.1 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及其比较优势分析
桂东县自古就是以农为本,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很小,是典型的“种田为糊口,养猪为过年”的自然经济[3]。新中国成立后桂东县的第二、三次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2.1.1 增加值结构变动分析。1991~2007年桂东县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59.7∶11.3∶29.0变为23.7∶36.4∶39.9,其总体演进形式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法则,即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4]。但桂东县三次产业发展的先后顺序却表现出特殊性。一般说来,国家及省市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顺序依次从较低水平的“一二三”形式,历经“二一三”或“二三一”的中间阶段后,最终演变为高水平的“三二一”形式[5]。发达的城市及平原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其产业结构演进顺序与之基本一致。但桂东县与之不同:1991~1999年增加值结构为“一三二”形式,2000~2002年演变为“三一二”形式,2003年后为“三二一”形式,至2007年第二产业则逼近第三产业比重(图1)。导致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桂东县第三产业首先快于第二产业发展,再后一个阶段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反超第三产业;而国家和省市区域的一般顺序恰好相反。深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桂东县作为典型的中部贫困山区县,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因工业的地理可进入性差、资本积累少而难以起步,而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因投资需求门槛较低而易获得先行发展;但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随着县内工业发展条件的改善以及县外工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在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桂东县从沿海地区引进了不少企业,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发展速度逐渐反超第三产业。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桂东县的产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各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水平都还不高,当前的“三二一”形式仍然是低水平的、不稳定的,从发展趋势来看还将向更高水平的“二三一”形式演进。
2.1.2 就业结构变动分析。桂东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第二产业起步较晚,第三产业由于缺乏第二产业的支撑和必要的聚集密度而发展水平不高,故劳动力难以在当地进行部门之间转移。此外,由于山区的地理封闭性较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空间转移的难度也较大。故第一产业所占的劳动力比重长期高居不下,直到199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还高达82.7%。但最近十年来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平均每年降低2.8个百分点。从图1可以看出,1998~2007年桂东县的就业结构由72.4∶10.6∶17.0演变为48.1∶22.9∶29.0,这种总体演进形式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6]。从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关系来看,与全国和湖南省一样,桂东县的产业结构演进经历了由不协调逐渐趋于协调的过程。从(表1)可以看出,桂东县与湖南省、全国的产业结构偏离度P①值在2003年前由小变大,但自21世纪初之后又由大到小。尤其是最近三年来,桂东县的P2值迅速减小,这表明原来的就业结构滞后于增加值结构调整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从横向比较来看,桂东县近三年的P值与湖南、全国的平均水平也相差不多,这也说明近年桂东县的劳动力转移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原因主要是借中部崛起之势,从东部沿海地区引进了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引业就民的方式实现了劳动力在当地部门之间的转移。
2.1.3 三次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对一个县级区域来说,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其比较优势:一是在本区域内部将各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三次产业在本区域内的相对优势;二是将本区域各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上级区域的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本区域各次产业在上级区域的比较优势。本文分别用比较劳动生产率Bi②、下级区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Qi下级与上级区域的Qi上级的比值Qi(下级/上级)③这两个指标来衡量桂东县第i次产业上述两个层面的相对优势。
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十年来桂东县的B1<1,且呈下降趋势;B3>1,也呈下降趋势;但B2却较长时期在2.0上下反复波动。这说明相对第一、三产业而言,第二产业仍然稳定地保持了较强的比较优势。此外,各次产业的Bi都有趋向于1的趋势,表明三次产业的总体结构关系也日趋协调。从(表2)还可以看出,桂东县三次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都在提高,但2002年以前为Q1<Q2<Q3,而2003年以后则是Q1<Q3<Q2,这也表明相对于第一、三产业而言,2003年以后第二产业的比较优势日趋突显。
从第二个层面看,Q1(桂东县/全国)、Q2(桂东县/全国)、Q3(桂东县/全国)都小于1,说明桂东县的三次产业在全国都没有比较优势可言。1998-2007年Q2(桂东县/全国)<Q1(桂东县/全国),且Q2(桂东县/全国)3
3.1 加快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
桂东县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基础薄弱,亟须扩大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为此,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关政府部门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便捷的办证服务、信息服务、技能培训等,降低劳动力的空间转移成本。另一方面要按照比较优势原理,积极发展第二、二产业,引导劳动力在当地的部门转移,同时也伴随着增加值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2 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
在保持传统粮食种植业的同时,利用山区土地类型的多样性发展诸如玲珑茶、黄菌、香菇、玉兰片、花豆、白扁豆、苡米、金橘、晒烟等名优特产经济作物。应合理采育和利用竹、木资源,兴办面向市场的竹、木加工厂,积极生产诸如“桂峰“牌系列的竹胶板产品等。充分利用优良的水草资源,实行规模化和专业化养殖,增加禽畜品种和数量,提高乳畜产品质量。加大人工养殖力度,适当提高渔业的比重。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主动创新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注意农村的生态建设,使弱质的农业变为可持续的生态农业。
3.3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在资本相对短缺的工业化初期,适合于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一方面,桂东县可以利用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形成以小水电为核心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群。桂东县多年平均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3万千瓦,人均水能资源为湖南省的5.87倍;钨、锡、稀土、铀、硅石、高岭土、钾长石等矿产资源都有一定的储量和品位。因此可以将丰富的水能转变为廉价的水电,利用水电对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创出“以山造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吸收珠三角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郴州市是“珠三角”产业向北转移的第一站,距桂东县只有153公里。若能改善对外交通条件,桂东县完全有可能发挥劳动力成本与土地成本低廉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接“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3.4 以旅游业发展为重点,提升第三产业水平。
桂东县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53.8,比湖南省平均水平高2.7[10],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旅游资源集奇、险、美、秀于一体,融山、水、洞、古迹于一炉。可利用显著的环境优势和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红色引人、绿色留人、古色迷人”的三色旅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以沙田万寿宫和第一军规广场为中心,挖掘文峰塔、三台宝塔、聚龙居、唐家大屋、城隍庙、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沙田戏台等人文景观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结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以八面山为中心,开发龙溪瀑布、仙桥天乐、仙人莳田、碧洞飞烟、天缘桥、凤岭古松、“中国马尾松之王”、“玉女云鬟”、“水声石鼓”、“狮山耸翠”等自然景观的价值,发展“绿色旅游”,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县、天然空调城”、“天然氧吧”等品牌;结合科学考察,发展“古色旅游”,保护好普乐乡的万年冰臼群等地质活动遗迹,积极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地质公园。另外,桂东县位于郴州市东南部,处在“红三角”旅游圈的中心地带,北瞻井冈山、炎帝陵,南峙五岭、丹霞山,西临东江、万华岩,东近赣州、瑞金城,参与旅游联合开发的前景良好,宜将旅游产业作为潜在主导产业来培育,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接续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导产业。此外,也应适度发展传统的批零餐饮业,以保持充分就业;积极发展小额信贷,以解决农民创业者的投融资困难。
3.5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
桂东县的两个明显短板是对外交通严重落后和人力资本严重不足。桂东县地处偏远山区,只能通过三级公路进入,南下广州、北往长沙、东至南昌均有5~7小时的车程,到周边县、市的公路弯道多、路程远、交通极为不方便。应积极争取国家、省中部崛起等相关政策支持,解决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交通瓶颈问题。当前,要尽快启动106国道的提升改造工程。此外,桂东县人才数量明显不足、质量不高、行业分布不太合理、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人才流动性不强、乡土人才开发工作滞后、人才与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应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人才回流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4.对促进中部贫困山区县产业发展的思考
桂东县的典型实例,能够反映出中部贫困山区县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部崛起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背景下,研究桂东县产业发展对中部贫困山区县产业发展的启示是:一是要结合贫困山区的县情,积极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工业、服务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资源禀赋结构,选择适合于本地发展的产业,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二是要在中部崛起中促进经济要素的双向流动,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认为,促进中部崛起应输入欠缺的资本资源而输出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力与资本在更大区域范围的均衡配置[11]。中部贫困山区县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向发达地区加快转移剩余劳动力,实行“移民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的低效益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发达地区的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实行“引业就民”,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产业移植,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选择、工业布局、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后发优势,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合。尤其是,由于山区的生态脆弱性,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四是鉴于中部贫困山区县财力有限,在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中,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应加大对山区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五是要完善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民营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培训。
注 释:
①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第i次产业就业比重Li与增加值比重Ci的差的绝对值之和,即P = ∑ | Li- Ci|。P值越大,则就业结构越偏离与增加值结构,两者的关系就越不协调。
②比较劳动生产率Bi是指第i次产业的产值比重Ci与劳动力比重Li之比,即Bi= Ci/ Li。Bi越大则第i次产业在当地的相对优势就越突出;整体上看,各次产业的Bi都越接近于1,则总体结构关系越协调。
③Qi(下级/上级)=Qi下级 /Qi上级,Qi(下级/上级)<1,则下级区域的第i产业在上级区域不具有绝对优势;Qi(下级/上级)越大,则下级区域第i产业在上级区域的比较优势越明显。
④有关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参见陈佳贵,黄群慧等编.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 促进中部崛起的科学基础与国家援助政策[J]. 经济经纬,2006,(1).
[2] 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桂东县志编纂委员会. 桂东县志[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4] Simon Kuznets,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5][8] 陈佳贵,黄群慧,钟斌,王延中.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William Petty, C.G. Clark, “Employment,Ecommics,and Technology”.Sussex:Wheatsheaf Books,1982.
[7] 何录春. 桂东县政府工作报告[R].2007.
[9][10]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省桂东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Z]. 2003.
[11] 周民良. 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取向[N]. 中国经济时报,2006-10-09.
[作者简介]郭叶波(1983—),男,湖南桂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硕士生。
周民良(1963—),男,陕西周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8-10-28
(责任编辑:正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