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飞机外表相近的巡航导弹
2009-04-29凌翔
凌 翔
1991年1月17日凌晨3时,美国部署在海湾的战舰先后向伊拉克发射了52枚“战斧”巡航导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其他城市、桥梁、发电厂等一系列重要军政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这些“战斧”巡航导弹的出击,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于1973年开始研制的舰载武器,到目前已有4种型号:BG-109A是一种潜射攻击性巡航导弹,最大射程达2500千米,携带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BGM-109B是一种舰、潜射的反舰战术导弹,最大射程为463千米,战斗部重450千克;BGM-109C也是一种舰、潜射对地攻击型战术导弹,射程为1112千米~1297千米,既可携带450千克的常规弹头,也可携带多用途子母弹,子母弹内有166个能在不同时间起爆的子弹,可对面状目标实施有效打击,BGM-109G为陆基核攻击型导弹。在海湾战争中出尽风头的是BGM-109C型,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共发射了288枚这种巡航导弹,其中282枚有效命中目标,其成功率高达98%。
“战斧”巡航导弹的攻击威力和命中精度确实惊人,即便飞行了上千千米,导弹命中目标的误差也在60千米以内,好的只有10米~30米,完全具备打击点状硬目标的能力。BGM-109C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中曾创造了前一枚导弹炸开目标的一个缺口,后一枚导弹从缺口穿过炸毁内部设施的奇迹。
那么“战斧”导弹为何像长了“眼睛”一样呢?关键是它采用了“惯性导航+地形匹配+数字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复合制导。这种复合制导能保证导弹巡航时不偏离航向并准确飞向目标,海面飞行,高度一般控制在7米~15米,由于海面杂波及地球曲面的作用,导弹在敌雷达盲目飞行。到陆地时,它的飞行轨迹随地球表面地形变化而变化,一般都保持在几十米至百米高度超低空飞行,巧妙地躲过了敌雷达的“眼睛”,达到有效打击敌人的目的。另外,“战斧”巡航导弹还应用了隐身技术,其雷达的反射面积仅为0.02平方米~0.1平方米,因此,敌方的雷达就更难发现它了。正是因为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战斧”巡航导弹在实战中才具有上佳表现,成为让世人瞩目的先进武器。
实际上,巡航导弹就是一种无人驾驶飞行器,它跟飞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自动导航,依靠喷气发动机推进,靠弹翼产生气动升力保持飞行的稳定。在美国,巡航导弹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在20世纪50年代,像“天狮星”、“斗牛士”、“马斯”等,但这些导弹都未能装备部队。一方面它们存在着飞行速度低、体积大、命中精度差等缺点;另一面,当时发展重点转向了弹道导弹。第二代巡航导弹是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主要有AGM-86B战略空射导弹和BGM-109“战斧”巡航导弹。第二代导弹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适用于各种发射平台,也就是说无论潜艇、水面舰艇还是飞机、陆基机动车都能携带和发射。由于其射程可达2000千米~3000千米,所以可在敌火力网之外进行发射,超低空突袭是它的特点。这一切,在“战斧”巡航导弹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三代巡航导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这种导弹在技术性能方面比第二代导弹都有较大的提高,射程为4800千米~8000千米,飞行速度为0.6马赫~1马赫,接近目标时可达到4马赫~10马赫的高超音速,真正做到了“迅雷不及掩耳”;而且这种导弹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突防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关键接:
1999年3月24日开始的科索沃战争中,美英军队以15~20秒的间隔时间把大约100枚“战斧”巡航导弹射向南联盟。在之后长达57天的战争中,共有329枚巡航导弹落到南联盟的土地上,其非凡的打击精度再次让巡航导弹名声大噪,引起各国军事家和军队对巡航导弹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