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述要

2009-04-29臧峰宇

教学与研究 2009年1期

臧峰宇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哲学;国外研究概况;国内研究趋势

[摘要]马克思政治哲学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这不仅因为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意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建构使马克思政治哲学成为可能,还因为不乏学者意识到政治哲学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并自觉地将其纳入政治哲学史的归纳与政治哲学的阐发。如果说国外研究概况表现为归纳与阐发,那么国内研究趋势则表现为重审与建构,虽然较国外研究稍晚,但问题切入与纵深呈现出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深入理解。梳理国内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历史图景,在此基础上构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框架,生发其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并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1—0081—07

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审与建构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问题的产生与解答具有深刻的历史积淀,这不仅因为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意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建构使马克思政治哲学成为可能,还因为不乏学者意识到政治哲学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并自觉地将其纳入政治哲学史的归纳与政治哲学的阐发。如果说国外研究概况表现为归纳与阐发,国内研究趋势则表现为重审与建构,虽然较国外研究稍晚,但问题切入与纵深呈现出中国学者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深入理解。由于马克思政治哲学以实践人学为思想原点,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审视人们的政治关系,可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视为目前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础,目前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则表现为以往研究的当代回应。鉴于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相关研究资料翔实,这里择要梳理,以期呈现国内外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历史景观。

一、国外研究概况:归纳与阐发

从国外政治哲学史作者的归纳角度看,马克思政治哲学或被列为经典政治哲学理论的范例,或被认为与经典政治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英国学者杰弗里·托马斯在《政治哲学导论》中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范围“主要限于卡尔·马克思的思想和著作”,其实政治哲学史作者几乎都没有绕开马克思,相关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谈及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发展。英国学者乔纳森·沃尔夫在《政治哲学导论》中也高度重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社会作用,相关思想在其专著《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中得到进一步发挥,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马克思被看作“当前的反对资本主义运动的创始人”,沃尔夫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消亡的判断“是极为乐观的”,“他的早期论文《论犹太人问题》也许是近两百年来关于政治哲学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的作品之一,但对那些缺少相关的哲学和政治学背景知识的人来讲,它实际上是难以读懂的”。

美国学者唐纳德·坦嫩鲍姆和戴维·舒尔茨在《观念的发明者——西方政治哲学导论》中分析了《共产党宣言》对“人的苦难以及它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政治哲学论述,认为“马克思可以说是漫长的政治哲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马克思在19世纪表述的观念“被改造”,继而应用于20世纪的“情况和社会”,这种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几乎所有伟大政治哲学家身上”。加拿大学者威尔·金里卡在《当代政治哲学》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专门探讨了“在马克思主义的新近著作中得到阐述的思想分支”,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对正义所持的“更宽泛的”态度,认为柯亨、罗默等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使“作为一种规范政治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是生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实意义的“第一步”。

威廉·爱本斯坦和阿兰·爱本斯坦在《政治哲学经典选读》中将马克思列为自柏拉图以来12位著名政治哲学家之一,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只能从他在文章和信件中偶然阐发的评论中归纳,因为他从未对其思想的基本假设作系统的阐发”,但《共产党宣言》是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与此同时,他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与黑格尔和洛克的政治哲学加以简要比较,并阐发了“劳动”等经典概念。英国学者罗素在谈及“社会政治问题”的《西方哲学史》中认为,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有两点错误,“第一,必须加以考虑的社会情况有经济一面,同样也有政治一面;这些情况同权力有关,而财富只是权力的一个形式。第二,问题只要一成为细节上的和专门性的,社会因果关系大多不再适用”。

列奥·施特劳斯等主编《政治哲学史》第三十四章“卡尔·马克思”论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特质,认为“马克思政治哲学包括其经济学说和历史形而上学学说——分别论述现在社会和包括现在社会在内的所有社会的产生和灭亡”,此外也涵盖恩格斯的相关思想。“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介绍,就内容而言,将包括这样几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及经济条件优先论;(2)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解释;(3)辩证唯物主义与价值论的结合。”列奥·施特劳斯等简要分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以往政治思想特别是与现代政治哲学的异同,认为“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历史的重建,目的是为了证明历史实际上是受唯物主义辩证法支配的。根据这种重建,每个时代都继承一种生产方式和一套复杂的、与该生产方式相近的生产关系”。

此外,约瑟夫·马雷和特雷尔·卡弗分别编译了《马克思早期政治著作选》与《马克思晚期政治著作选》。马雷编选了作为马克思早期政治著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哲学的贫困》,认为马克思生前没有出版一部类似于《理想国》、《利维坦》的政治著作,“要获取马克思政治教旨的精华,必须阅读马克思的许多著述,不仅包括他生前出版的著作,而且包括他死后留下的手稿”。卡弗也认为马克思毕生没有撰写一部规范意义上的“政治理论著作”,但《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晚期的”著作使马克思成为“民主立宪政治和革命共产主义的政治代理人,对时代经济作出详细的批评”。类似著作选集还有莱维斯·费尔编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和哲学基本著作选》等。

从国外政治哲学家的思想解读角度看,马克思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意蕴、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新论、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马克思论人的解放及其政治价值是阐发的主要层面。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政治哲学的整体背景中考量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实质,认为对人类生活的“余暇”的设定是马克思关注自由的重要维度,为此必须从营生(action)与工作(work)的差异角

度审视“劳动”(1abor)的意义。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之前,劳动是生活的重负,在马克思看来,承担重负的劳动者是“改变世界”的决定力量,同样,政治生活对人类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政治之外的闲暇,是在统治与政治活动被置换成‘管理事务的时候才产生的”,它是哲学家的“沉思生活的条件”。在其政治哲学名著《人的条件》中,阿伦特着意论述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其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讲座的讲稿《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对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方面做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发挥。此外,英国学者伯尔基也认为马克思思想在深远的历史视域具有“潜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根本上属于欧洲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主流传统”,马克思政治哲学应归属于“根据自由和理性,或者说评价和认知的两种极端‘角色进行定义的社会、政治哲学谱系”。爱德华、汤生编选了关于现代政治哲学的论集,认为与马基亚维利等政治哲学家一样,马克思同样致力于“现代政治哲学的阐释”。此外,麦卡西从“古典伦理学、社会正义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古人”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从人道主义角度论述马克思思想的政治意蕴,其理论的政治哲学指向显而易见。卢卡奇阐发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阶级意识”,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革命的生产形式,因此,它必然无视资本主义制度客观的经济限制,并表现为阶级意识的内在的辩证的矛盾”,而“真正实践的阶级意识的力量和优势恰恰在于它能把隐藏在经济过程的相分离的征兆后面的自身的统一性看作是社会的总的发展趋势”。阿尔都塞认为,“哲学的政治”与“政治的哲学”是审视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视角,马克思“把哲学看作斗争——并且归根到底,看作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的观念,意味着对哲学与政治之间传统关系的颠倒。……构成哲学的政治针对着并萦绕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而这是“接近马克思”的“一条特殊的路径”。萨特论述了“群列”和“集合”的公共性政治实践,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与无产阶级“现实的运动”的观点,认为“工人阶级既不是一种纯粹的战斗性,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被动性分散,更不是一种纯粹制度化了的体制。他是种种不同实践形式之间的一种复杂的运动关系”。马尔库塞在批判“工具理性”的过程中提出“单向度”对人的发展的伤害,他认为诉求个性自由的人“不要宽容现行的政策、态度意见”,为此应诉诸“革命暴力”,对“解放”的著述使之成为20世纪60年代欧美学生运动的导师。此外,葛兰西对“文化霸权”的论述,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阐发以及哈贝马斯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对“公共领域”的“主体间性”的思辨都涉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体认。

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家柯亨以“学术性的政治哲学”为马克思主义辩护,面对当代政治哲学家提出的剥削、分配、正义等现实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对此作出探讨。特别是“通过自己在资本/劳动关系上的强硬路线,马克思主义者默认了自我所有权观念”,而“这种观念是当代政治哲学中一种强硬的反动立场的基础”,关于复杂境遇中的劳资关系问题,“我们不得不用一种根本性的方法来重新思考剥削理论,以便不再谴责由福利制度实施的再分配,也不再谴责更有平等主义色彩的再分配性质的分配”。在此基础上,他着力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活动”和“对共产主义的未来的描绘”两方面为基础加以探讨。罗默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非正义的谴责并未迥然不同于表现得不那么激进的当代政治哲学理论所得的结论——尽管,这些理论的词藻不如马克思主义的词藻华丽”。此外,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中的“政治马克思主义”者罗伯特·布伦纳和艾伦·伍德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原理、新社会主义的构建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

“后马克思主义”者从对传统政治的暴力解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这不仅表现在德里达从后现代角度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文本的重视,而且表现在拉克劳、墨菲关于“对抗”(antago-nism)的论述,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仍是审视当今社会的重要视角,政治哲学“一切都取决于意识形态是如何被构想的”,他们宣称“在理论和政治层面上,对抗确实是我们当前研究的中心内容”,对“对抗”的双方而言,“‘他者的存在使我无法成为自身,我与‘他者的这种关联并非产生于完全的总体,而是产生于其构成的不可能性”。因而,“政治不能局限为一种制度,也不能被设想成仅仅构成了特定的社会领域或社会阶层。它必须被构想为内在于所有社会、并决定我们真正的存在论条件的一个维度”。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遭到很多思想家的批评,比如格雷戈尔·麦克伦南认为其具有“四个过错”,诺曼·杰拉斯认为其是“空洞的非马克思主义”,丹尼尔·麦吉认为其是“知识分子的鸦片”,艾伦-伍德则认为“激进民主中的‘民主一词总是极为模棱两可的。悲观一点看来,因为缺少某种社会基础,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激进民主的教义,要求知识分子扮演一个非同一般的重要的政治角色。后马克思主义者公开承诺的真实的民主斗争——比如反抗种族或性压迫——将被话语分析的学术政治所遮蔽。乐观一点说,‘激进民主的社会非决定性使其在政治事件中苍白无力”。

人皆有政治性(politik),马克思政治哲学充溢着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其毕生著作贯穿着对人的生活境遇的关注。英国学者凯蒂·索珀认为,“尽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决定性地摒弃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理论,但是他并没有与人道主义论点本身决裂”,马克思仍持有“把无产阶级作为世界解放的‘世界一历史的动力的人道主义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人之死”是当代哲学的重要批判。她为温和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辩护,认为当今应从政治实践角度冷静地审视人道主义问题。美国学者詹姆逊在进行“晚期资本主义”的“认知测绘”过程中,认为文化政治是当代生活的重要图景,进而提出“后马克思主义的五条论纲”,指出“乌托邦”“如果是辩证的,那么,这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每一项都通过否定对方而成立,也正是在这种双重否定中我们才能发现其政治及哲学意义”。此外,约翰·普拉纳茨认为,“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理论重点,马克思“使读者们感到,社会和人的实际处境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没有清晰地回到其本真状态,首要的是没有引导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权利的现实主义的内在原则”。从“人的问题”论述其政治境遇使欧美马克思主义学者自觉不自觉地阐述了政治哲学的相关问题。

二、国内研究趋势:重审与建构

从国内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初始论述看,将马克思政治哲学加以规范意义上的学理思考为时稍晚,相关理解表现为多年来从唯物史观角度深入

研究马克思国家学说、阶级斗争学说、政党学说等马克思的政治理论。这一方面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的理论成因在于:(1)马克思从未将自己的思想归结为政治哲学,(2)马克思对以往政治哲学的价值理念加以实践批判并彻底颠覆了形而上学思辨,(3)为了将马克思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加以区别。但问题在于,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政治关注乃是其哲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颠覆了西方政治哲学的思辨逻辑,将共产主义理解为扬弃政治的社会形态,将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视为未来社会确立的基础,解读马克思政治哲学不仅不会将其与西方政治哲学相混淆,还能从内在规定、思维方法、价值诉求等角度说明两者的差异,在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介绍方兴未艾之际,发出中国化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声音至关重要。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介国外政治哲学著作时,国内学者自觉地以马克思政治思想为重要参照坐标,在对政治哲学加以审慎界定的同时,积极借鉴马克思政治思想资源,相关论文和著作蕴含着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重审。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的劳动、民主、分工、国家、个人等概念加以政治哲学解读,阐述马克思哲学的政治意蕴,明确论述马克思政治哲学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论文在学刊崭露头角。值得提及的是,侯才在“政治与伦理:应用政治哲学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上提交的论文《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着重论述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模式和现代性思想,此后另文阐发马克思政治哲学涵盖“政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在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和社会学家中是十分罕见的”,“包摄和蕴涵了一整套有关各种政治现象、范畴、问题等专门研究的系统和完整的政治哲学思想,或者说,一个狭义上的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这种努力已突破国内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初始论述,而将马克思作为政治哲学家来理解。

从国内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纵深角度看,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是2006年8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该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与会学者就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与相关问题展开论述,《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学刊》、《河北学刊》等以笔谈等形式发表学者提交的论文,会议论文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随后出版。孙麾在会议综述中指出:“这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打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论域或理论空间,学者们从不同方向、角度和层面提出的问题和进行的研究,都为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和思想智慧,这就是会议的重要收获。关注政治哲学可以看作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动向”,但目前“还缺少一个规范化的澄清”,特别是“关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框架、边界和思路,而且还没有自觉到在中国的语境中讨论政治哲学,包括中国政治经验的哲学概括、研究构架、路径以及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等,为解决中国的政治难题和推进政治改革提供学术资源和理论支撑”。

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纵深论述以至逻辑建构的努力随后展开,相关论述自觉地将马克思政治哲学作为学术概念加以阐发,以之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加以考量,并从实践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及其对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意义。与此同时,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诸流派的政治哲学探讨也逐渐升温,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内容涵盖对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评介,涉及马克思之后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意蕴、理论实质及其反思与批判等。此外,以马克思政治哲学或相关范畴为论述对象的社会公共哲学及相关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论文与著作为数众多,内容主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公共性与当代共同体、现代社会交往与价值诉求等层面展开。

重视马克思政治哲学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解析,马克思哲学关注“政治”的现实层面,马克思早期哲学文本以扬弃“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作为无产阶级“现实的运动”的基本方式,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哲学为契机,颠倒了自柏拉图以来的旧形而上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中晚期哲学文本从经济生活角度考察无产阶级的现实政治境遇,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阐发,在揭示剩余价值秘密的过程中诉求工人阶级提升自我的“自由时间”,使政治哲学获得现实根基,他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是从颠覆现存政治生活模式角度着眼的,晚年人类学研究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其他实现样式的理论尝试。可以说,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及共产主义理论的价值归宿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其政治哲学与实践人学内在一致,从根本上扬弃“政治”,确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将人的世界还给终将获得个性自由的“现实的个人”。

笔者认为,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在逻辑出发,通过审视马克思哲学的政治内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向度及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意蕴,可以生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这个意义是在总体解读与人学审视的基础上呈现的。可以将此视为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框架,用以审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生活与人的命运,该框架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价值,生发了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人文关怀及其哲学境界,突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精神。在此基础上,考量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来源,深入把握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内在规定、思维方法及价值诉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创新,对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并以此推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孔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