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是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2009-04-29安慧林

理论与当代 2009年1期
关键词:宣言马克思主义科学

安慧林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重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于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十分具有启迪意义。

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

160年来,在《宣言》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天,尽管世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宣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对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曾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他认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宣言》中关于通过消灭产生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或最高价值。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新社会的根本标志。“自由人联合体”,是《宣言》第二章最后一段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述不仅阐明了人的发展对于未来新社会的重要意义,而且阐明了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全体和个体的关系:没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没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要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首先要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继《宣言》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第1卷和《反杜林论》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恩格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根本标志,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

《宣言》中深刻论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着眼于为绝大多数人甚至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谋利益的根本特点。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条深刻教训,就是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能够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无产阶级运动实践的最高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根本着眼点的最终体现。

俞可平先生在他的《<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命题,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一个人的发展”。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所以,它不允许存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它所期望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一种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其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发展的主体。这种“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的发展”。其三,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前提,没有人的“自由发展”,其“全面发展”便无从谈起。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明确地提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其四,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

二、深刻认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推进,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我们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是一切发展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理论创新的进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并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关系。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如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更是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如何更好更快的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重视并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的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就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保障,就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具体地说,社会主义应当通过具体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大限度地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我们党正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着眼于回答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主体视角对《宣言》中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做出了新的诠释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和主体的视角对《宣言》中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做出了新的诠释。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三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因此,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宣言》中提出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重要思想,使我们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始终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政治和社会进步,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权益。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30年来,我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呈现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并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一方面唤醒了各类主体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各类主体的竞争观念,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另一方面,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与社会群体的分层化,也造成了人们在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使我国的许多问题和困难显得更为突出和艰巨。比如,“三农”问题,人口和就业问题,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相对落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面对社会多样化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中国能否在保持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如何整合社会各个阶层的合理的要求、凝聚社会一切积极力量?这些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就会削弱党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甚至酿成严重的社会动荡。因此,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的制度建构和对社会与经济生活进行的有效整合,而要有效地整合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具有权威解释力与涵盖力的社会共同价值观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种价值选择的共同导向,从而形成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基本共识,达到整合各种利益要求,凝聚各种积极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共处的局面,最终达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具有权威解释力与涵盖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价值观,它体现了《宣言》中提出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重要思想,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尊重人们之间的共同性与个性差异,有利于人们达成共识和认知,这样的发展观无疑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科学发展观具有马克思主义面向整个人类文明的理论特征,吸收借鉴了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上的经验教训。比如,它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从二战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发展的经验教训,反思了这些国家从经济增长发展论到综合发展论、从增长极限论到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与实践变化轨迹,吸收借鉴了关于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目标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社会与自然必须协调等诸多启示。再比如,它吸收借鉴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比较和反思了“拉美模式”及20世纪80~90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得出既要吸收发达国家的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盲目追随,而必须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启示。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应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特别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根本上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自由,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四、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注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个人,其内涵是指所有的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注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这样的理想目标还有相当漫长的路程。但是科学发展观明确告诫我们:我们从事发展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偏离这个远大目标,都是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条件。胡锦涛同志早在2003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就曾指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

理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条件”。在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离开了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现实发展,在未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而且曾对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此特别提到的“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即是指要让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每一个人,而决不仅仅是少数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本,但我们不能到此为止,应当像《宣言》所阐明的那样,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来认识“以人为本”问题。发展首先要满足人民物质上的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只要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现代化事业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因此,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着眼点,始终围绕改善人民生活搞建设、谋发展,尽快使人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推进。在生活上得到满足后,人民群众会对自己的政治文化权益和自身素质更加关注。所以,发展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尤其要努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在经济发展上,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政治发展上,着眼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在文化发展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社会发展上,着眼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龙菲

猜你喜欢

宣言马克思主义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点击科学
柔软宣言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TA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