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生:是什么卡住了中国的科研效率
2009-04-29黄亚生
黄亚生
我们最近在做一个研究,关于在过去30年,中国在科技上的投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多大。从表面上看,中国的科技研究,尤其最近十年政府开始大规模地投资,科研投入力度已经甚为可观。现在中国每年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日本,2003年占国民生产比率1.3%,现在已经超过2%,基本达到了西方国家水平。
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科研研究主要表现为写书、发论文,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科学期刊上,为此国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一共搜集到了80多万篇由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学术论文。从1978年到2008年,这些论文数量的增加非常惊人,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其速度确实和政府投资成正比。
但我们初步研究的结果却表明了另外一种结果:这种大规模的投资,看到的最终结果是数量的增加,质量的增加十分有限,甚至在某些领域的研究还落后于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科研效率。
这简直太让人吃惊了。
很多我们看到的近年来的学术论文,结论都是前人知道的东西,在重复80年代的研究,你做过一次,我再做一次。一般来说。在做学术研究,你要把前人推翻才行,搞重复的研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浪费。
质量和数量到底哪个重要?大家一眼都能看出来。像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职称,论文重要吗?有的人写一万篇论文都拿不到这个职称,有人写一篇就能拿到,因为评定委员会的人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而非外行的行政体系管理者。
中国很相信科技兴国、自主创新。这都是近年来提出的口号。科技兴国到底定义在什么地方,不是靠重复做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一定要走在前沿才能兴国。从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没有找到特别强的证据,来证明过去30年我们对科技大规模的投资是划算的、有效的。
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印度很有意思。他们的科研人员在海外发表的文章远远不如中国,仅仅是中国的1/4或者1/5。但是最后创造出来的知识,能更有效地变成专利、变成产品,包括商品。
从这里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发现,在中国两者基本是脱节的。麻省理工学院一个教授最近刚刚完成一个报告,麻省理工的校友包括教授。在过去30年创造了3万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的销售额加起来。相当于世界上第十一大经济体。麻省理工对经济有效促进的这种方式是不是值得中国借鉴、学习,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背后的根源其实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中国的大学校长是教育部任命的,系主任是校长任命的。管理者不懂科研,就只能根据简单的数量考核下属。在美国则完全不同,麻省理工评职称的时候,不是跑去问校长,校长跟这个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去找研究这个专业的同行做评估,这些人根本不在麻省理工学院里面,而是哈佛或者斯坦佛等其他大学的教授,而且都是匿名的。你可能发表1万篇文章,他可能只发表1篇。但他的影响比你大多了,最后职称是人家的。你想一个官员怎么能理解论文的价值呢?
在美国,大学教授的雇用完全是市场化的,两个老师是隔壁,其中一个的工资可能会是另一个的三四倍,但是大家都认这个,因为那位老师每年都会收到别的学校的聘书。一个老师论文再多,如果每篇都是垃圾,别的学校也不会来找你,但如果你只写了一篇,却非常有创意,别的学校的聘书很快就来了,校长不给提工资,你就可以走人,去为你提供更高工资的大学工作。
这是麻省理工能够创造那么强大的经济价值的大环境,如果我们对科研价值的评定体系不能改变,那我们在科研领域的投资结果注定多数将有去无回、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