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公小议

2009-04-29

华夏文化 2009年2期
关键词:济公

海 波

济公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有关济公的故事和种种传说,自明清以来流传极广,影响非常大。在这些传说中,济公是一位见义勇为、打报人间不平且神通广大的侠僧。他嬉笑幽默,不修边幅,乐善好施,扶危济贫,由此得名“济公”,民间有时更是尊称他为“济公活佛”。佛教徒们则把他神化,认为他是“降龙罗汉”转世。

济公这样的神奇人物,究竟是小说家的凭空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呢?历史上的确有济公其人。济公的事迹在《武林梵志》、《净慈寺志》、《灵隐寺志》、《天台山方外志》、宋代释居简的《北硐集·湖隐方圆叟舍利铭》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如《武林梵志》载:“宋道济,台州李氏子,年十八赴考,因过灵隐,适瞎堂远公开席,其间济以宿缘求度,遂为沙门。”其中,《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记载的内容最为丰富。

由上述文献和金石资料可以看出,济公是人,不是神。他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左右,卒于嘉定二年(1209)。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原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十八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师从该寺住持瞎堂慧远法师,法号“道济”,后移住净慈寺。据说他为人“狂而疏,介而洁”,被人们称为“济颠僧”。他不仅精通佛理,深得禅中三昧,而且文笔隽秀,擅长书法、诗词。1209年,道济在净慈寺悠然而逝。临终前作偈一首,概括其生平曰:“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济公以其癫狂形象、侠义情怀、平民性格,逐渐由历史人物上升到传说人物,以至于他的法名“道济”不为人知。济公由人到佛的形象演变进程,是一个由简单到繁复的发展过程,济公身上包涵着不少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浓缩着民众的喜怒哀乐,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济公的故事遂广为流传,不断被丰富和重新解读。

关于济公的小说、传记、剧本等文学作品很多。最早的是明代的《红倩难济颠》,但传本已佚。明隆庆年间,沈孟撰有《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明清之际,又有人(天花藏主人)编写了《醉菩提全传》,又名《济颠大师玩世奇迹》二十回。清初王梦吉撰有《鞠头陀新本济公全传》三十六则。清代郭小亭作《评演济公传》二百四十回,是济公传说故事的集大成之作。演济公的戏剧也很多,清代有《醉菩提》传奇。

总体而言,写济公的小说不算很成功,没有像《三国》、《水浒》、《西游》那般写进文学史,但济公亦人亦神的形象却在社会底层不胫而走。传说中的济公善掐会算,未卜先知,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慈悲为怀,治病救人,身上有取之不尽的灵丹妙药,能使盲者复明,哑者能言,起死回生;他嫉恶如仇,惩恶扬善,保护良善,庇护弱小,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他铲除邪道,镇压恶势,保护地方,维护佛法;他充满智慧,经纶满腹,游戏人间,诙谐戏耍。这样传说的济颠和尚得到了民间的崇敬和喜爱,成为平民百姓感情的寄托,希望的化身。文学作品中的济公形象往往在妙趣横生之余,令人回味不已。兹举一二。比如,济公的形象,《济公全传》有着精彩的白描,他是“脸不洗,头不剃,醉眼乜斜睁又闭。若痴若傻若颠狂,到处诙谐好耍戏。破僧衣,不趁体,上下窟窿钱串记。丝绦七断与八结,大小翰鞑接又续。破僧鞋,只剩底,精光两腿双胫赤,涉水登山如平地,乾坤四海任逍遥。经不谈,禅不理,吃酒开荤好诙戏。警愚劝善度群迷,专管人间不平气。”(第二回)一个颠覆传统僧人的形象,既颠又疯,诙谐戏耍,不看经、不坐禅的神僧跃然纸上。再如,济公之“颠”,表现在他不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嗜酒如命,整天是“醉里乾坤,壶中日月”。有人说和尚理应吃斋,济公回答说:“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我们由中可以看到,济公之“颠”并非是疯疯傻傻之“颠”,而是一种体现“本来面目”之“颠”。济公正是在这种酒里醉里,才极度彰显出本性天然与佛性本具。济公那种纯任自然、无修元证,随缘放旷、任性逍遥,恰是中国禅宗的根本精神的体现。而那种所谓的清醒状态,其实是被各种礼教规矩所约束与人为雕凿的产物,远离人性的本来。

济公形象通过历朝历代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渲染,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其本来形象——禅僧道济,反而逐渐被遗忘。综观济公神格化的过程不难发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情感倾入其中,济公的形象揉合了儒、道、释、侠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代,而是不断地被人们“再塑金身”,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拓展,反映着不同时代民众的心理诉求。因此,济公形象是累积型的、发展的、鲜活的,具有时代性,从而形成的特色鲜明济公的形象。同样是历史人物的升华,济公比正气凛然的黑面包拯在民间更富有一种人情味与亲和力。甚至与民间最为流行的观世音菩萨相比,济公也有其独到之处。观世音菩萨是在世人苦恼逼迫之时,一心称名,才“有求必应”;而济颠和尚则不同,他具有儒家“兼济天下”的人世之志,常是主动为世人排忧解难。

济公身上由此包涵着不少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他身上凝聚着正义、慈悲、平等、智慧等普世性内容。正因为如此,济公崇拜现象成为江浙一带佛教信仰现象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济公信仰所具有的稳定的文化内涵又令济公跻身于当前社会的文化符号之列。

猜你喜欢

济公
济公传
济公传
济公传
漫话民间故事 济公歪传——济公出世
济公传
济公传
济公
济公传
济公传
梦话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