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研究

2009-04-29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上虞技术创新

徐 姬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上虞伞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开始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上虞伞业集群在国际化进程中特色鲜明,但随之而来的不足与缺陷也很突出。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可以划分为渐进国际化与跳跃国际化两种模式。“渐进式”模式是上虞伞业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上虞伞业若要进一步发挥地区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伞业集群;技术创新;国际化模式;上虞

作者简介徐姬,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MPA教育中心研究生,海南海口,570228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3-0090-0004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趋势。在作为新兴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浙江制造业在产业门类、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以及多项经济效益指标方面位居全国前列。以制造业为主的浙江对外贸易规模以及其中的出口贸易等指标也居全国前列,其国际化与企业市场竞争地位间的相关性也日益受到关注。人世五年来,产业集群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展开。上虞伞业集群在这宏观大背景下,也开始走上国际化之路,与世界伞业接轨。

一、上虞伞业国际化的特点

上虞伞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呈现以下特点:

(一)国际市场范围大,涉及世界各地

在国际市场中,上虞伞具通过上海、宁波、深圳、厦门等地53家外贸出口公司销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欧盟等28个国家或地区。

(二)开展外贸的企业多,且龙头企业起带头作用

全市开展外贸业务的伞业企业100多家,有17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天外天、金鼎、友谊菲诺的年产值上亿,自营出口占很大部分。继天外天“风雨牌”晴雨伞被中国跳水队指定为专用产品后,天外天伞业有限公司和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OBI、法国的家乐福等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产品以外销为主,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或地区。金鼎公司的产品远销欧美、中东、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友谊菲诺公司产品也销往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又取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伞具独家生产权,并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三)出口伞件比较高档。产品种类丰富

产品结构已从单一的晴雨伞系列发展到沙滩伞系列、广告伞系列,而且产品的档次、品位不断提高,许多伞具产品的款式、质量已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四)国外融资已有初步尝试

2007年4月12日,中国制伞领军企业——天外天在澳大利亚证交所成功实现上市,这是中国伞业,也是中国制造企业首次登陆澳大利亚资本市场。随着天外天在澳大利亚成功上市,这使中小企业对外融资过程中又有了一个成功案例。上虞伞业的国际化道路又上了一个台阶。

(五)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积极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把“中国伞城”建设成为国际上最大最先进的伞具制造中心、伞件检测中心、销售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应对国内外伞业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上虞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外资及伞件先进制造设备,实施品牌战略,采用先进的管理策略,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天外天伞业有限公司于1995年引进全自动喷塑流水线,基本实现整个制伞的工艺流程机械化。自2000年公司成立伞业技术中心以来,积极探索新产品,先后开发了椅子伞、轿车伞等专用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一些中小企业,如恒泰伞业也完成了总投资500万元的晴雨伞技改项目,友谊伞业两次进行了总投资500万元的太阳伞技改项目。目前,全镇的伞业生产设备大大改良,新增中高速工业缝纫机2880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专业设备430台,生产中高档雨伞的能力大大加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天外天、金鼎、友谊菲诺3家企业已通过IS09000质量认证。

二、上虞伞业集群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入世后,上虞伞业开始向国际化发展,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但随之而来的不足与缺陷显得突出。

(一)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上虞伞业是当地依靠劳动力优势、成本优势,积极发展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其产业集群化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多为引进或模仿,自主创新较少,缺乏持续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效益低。中国入世后,加剧了伞业创新的竞争局面,这对上虞伞业集群化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金鼎、天外天等龙头企业纷纷建立伞件技术改造中心并各投入3500万元、4800万元进行晴雨伞技术改造。2005年6月份,金鼎实现产值4918.3万元,同期增长16.33%;天外天为9907.6万元,同期增长62.58%。

(二)产业协作和关联度低下

上虞伞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和产业间的协作和关联度很低,集群内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很多情况下在每个企业内部就可完成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加工过程。“大而全”、“小而全”问题较为突出,导致有些时候企业间的专业分工协作较差,存在着较大的资源浪费。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发挥出来,中国入世后,这一问题更加严峻,上虞制伞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也会充满荆棘。

(三)企业规模小、国际化经营层次低

上虞伞业集群中的1200多家制伞企业中,规模企业数量不到5%,其余均为小企业,有“蚂蚁雄兵”之称,在行业中占有优势。中国入世后,出口有了很大增长,但国际化仍处于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阶段,且秩序显得混乱。在国际市场中,随着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消失,上虞伞业的后发优势显得不足。上虞伞业要做大做强做优难度较大,创名牌之路艰难。目前,上虞伞业拥有伞具注册商标只有50只。其中金鼎的“金鼎”、天外天的“晴雨”、友谊菲诺的“菲诺”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企业只有2家。绝大多数企业都在贴牌生产,这大大削弱了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三、国际化模式理论综述

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可以划分为渐进国际化与跳跃国际化两种模式。

(一)渐进国际化模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北欧学者如瑞典的Jo-hanson、Vahlne、Wiedersheim-paul等人通过对4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区分了企业海外经营的4个不同发展阶段: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Johanson等人认为上述4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当企业拥有足够雄厚的资产,其海外投资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时,海外经营阶段的飞跃是有可能的。另外,当海外市场条件相近时,企业在其他市场获得

的经验会使其跨过某些阶段,直接从事生产活动。此外,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Pyehic Distance)的概念分析解释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先后次序。他们认为当企业面临不同的外国市场时,选择海外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

(二)跳跃国际化模式

跳跃国际化模式是中小企业在特定条件下,不完全按照渐进发展策略一步步向前发展,而跳跃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到相对高级的国际化阶段。中小企业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不遵循渐进的目标市场选择顺序,而是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在某些情况下,中小企业也完全有可能跳过出口等环节而直接开展海外投资。

Oviatt&MeDougall、Maden&Serials认为技术、市场、文化、政治、金融的变化催生了跳跃全球化中小企业的涌现。

MeKinsey&Co调查了310家中小企业,对跳跃全球化企业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小企业成长的全球化模式的原因有变化的客户偏好、变化的制造和信息技术、变化的竞争条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前需要在国内市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其中的理由之一是进入国外市场的固定成本很高,包括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和管理国外分支机构以提供快速有效的销售和服务的响应能力的成本。然而这些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革命明显地降低了存储和检索的成本,有关国外市场的信息更容易获得。此外交通尤其是航空变得更频繁、更可靠,而且国际通信也变得更便宜。

跳跃国际化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设计来创造价值,在质量和价值的基础上竞争。接近客户是创造价值的关键,这些企业拥有客户而不是产品。通过比其他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特殊的客户群体的需求,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事实上没有竞争者的市场。

上虞伞业处于低附加值、低价值链环节,是依靠当地劳动力优势,积极发展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其产业集群化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多为引进或模仿,自主创新较少,缺乏持续创新能力,所以走渐进国际化模式比较适合。

四、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人世后,上虞伞业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选择—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利用“渐进式”模式走向世界时,更需要结合本国实际。

(一)我国的三种国际化战略模式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可总结为三个国际化运作模式,即:浙江模式(集群模式)、海尔模式(先难后易模式)、TCL模式(先易后难模式)。

1、集群模式(浙江模式)。产业集群指一些相关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通过集聚成群而不断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现象及其过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加快的趋势下,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产业和大型企业群之间展开的竞争。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区域治理,成功地培育了地方企业群。浙江模式就是由众多在生产流程上相连接的小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群,它结合浙江地区的优势,营造独具活力的产业群发展氛围,促使浙江培育出其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从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但是,这种模式的危机是没有原创技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宁认为,现在浙江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技术问题,几乎没有任何的研发,产品的后续能力明显不足。

2、海尔模式(先难后易模式)。海尔的国际化是一开始即把目标对准了美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试图以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来锻炼自己并得到成长,并希望这些高难度市场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成功。海尔国际化策略对它的品牌形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尔模式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力、雄厚的资金实力,要能承受得起暂时的挫折甚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采用海尔模式有巨大投入风险,但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秩序比较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预很少,只要企业具备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市场开发起来反而相对容易。

3、TCL模式(先易后难模式)。TCL的国际化道路是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相近的东南亚国家着手,比如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然后在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和渗透。TCL彩电经过3年的拼搏,在越南市场已经做到第二位,仅次于索尼。在菲律宾市场,TCL也成长很快。TCL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一事,表明TCL要进军发达国家市场。这种模式风险比较小。但是,对于这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日本产品占据其高端市场,我国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这些国家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出现负利润。并且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有望进入国际品牌的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的弱化影响,不利于其今后进入发达国家。

(二)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上虞伞业是由众多中小型企业组成的集群,兼有中小型企业的特性和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效益,有着集群模式的共性,所以选择集群模式来扩大上虞伞业的国际影响力,可能比较有效。但由于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上虞伞业集群以哪种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虞伞业集群国际化可以分三步走:

1、发挥集群优势,扩大出口的规模和层次。由于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经营刚刚起步,因此,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主要可以借鉴浙江模式,利用产业集群,来扩大出口的规模和层次。

2、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鉴于浙江模式的缺点,上虞伞业应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并在其带动下,增强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3、树立品牌创造意识,扩大销售网络。在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后,上虞伞业集群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积极创造自主品牌,逐渐减少贴牌生产。把自主品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扩大销售网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品牌和销售网络双重效应下,逐步提升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五、上虞伞业集群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具体措施

中国入世以后,上虞伞业集群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但显现的问题也很多。上虞伞业若要进一步发挥地区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政策进行规范,营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环境

针对上虞伞业出口比较混乱、价格存在恶性竞争、产品质量下降,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政策进行规范,以防止别国的反倾销,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为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做好政策上的支持。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国际同行前来投资办厂,特别要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国际大项目,依托项目进一步提高伞业的集聚效应,增强伞业的竞争力。

(二)提升产业专业分工协作程度。增强伞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伞业工业园区内,改善产业空问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上虞伞业的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借助伞业集群,单个企业所能掌握和运用的信息量在国际化中放得更大。与国际同行、客户保持信息的交换,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并利用空间与产业上的集聚在本地化的基础之上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联系,使企业能够有机会提高创新能力,在全球价值链上渐渐登攀。

(三)改变技术创新的模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依靠技术进步、培育技术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上虞伞业改变技术创新模式,一是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强新产品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增强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加强产品的研发,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三是要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组建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提高伞业区域内中小企业家的素质。

(四)树立区域特色产业品牌

必须围绕“伞业”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区域品牌,并发挥其对集群企业的无形品牌价值,打造区域品牌。上虞伞业只有朝树立区域特色品牌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产业链,从而与世界接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五)完善国际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积极融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引导集群区域内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服务,构筑集群企业与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联系,充分借助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和销售网络等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金鼎、天外天等企业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伞业集群内的这些龙头企业,使之成为集群区域的核心主体,带动集群区域内其他企业共同提高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上虞技术创新
从“相加”迈向“相融”——上虞日报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