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尺度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2009-04-29马仁锋张海燕沈玉芳王筱春
马仁锋 张海燕 沈玉芳 王筱春
内容提要: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的迫切需求。在分析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特性、评价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建构了由显示性、解释性指标类构成的区域综合发展潜力逻辑框架。并结合现有研究进一步建构了由目标层一指标层一指标项三级复合而成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体系和现有的评价方法利弊,提出系统聚类分析法是省域尺度县级单元综合发展潜力的最合适评价方法。
关键词:县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3—0018—06
1.引言
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是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区域发展所具有的潜在的能力的测度。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潜力;指标体系多围绕评价区域的特性、评价目标与内容建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模型法,即以定量测度为主并辅以定性分析,在综合评价模型中常用的方法为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综合模糊评判、层次分析等数理方法。然而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不能科学、合理的反映影响区域发展潜力主导因素与区域作用机理、主导影响因素演替规律和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特性等。而且,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不仅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的迫切需求。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的研究成果,并基于区域发展潜力影响主导因素的作用机理、演替规律和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特性,尝试建构我国省域尺度全部县级单元的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既突出了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的重要实践意义,又完善了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相关研究的空白。
2.省域尺度发展潜力评价的特性、目标与内容
2.1评价的特性分析
发展潜力评价的特殊性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的相对性、指标权重的相对性、评价标准的相对性、评价的合理性等方面。(1)评价指标的相对性。区域是具有时空变化的复杂系统,某一时刻反映区域发展变化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另一时刻可能会变为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由于人们对区域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因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具有相对性;同时,区域系统又具有空间差异性,因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区域的特殊性。基于此,发展潜力的指标体系可分为一般指标体系和具体指标体系。一般指标体系是根据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特征而建立的,带有普遍性,可用来指导某个具体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它本质上是一个指标群,可供建立具体评价指标时选择。具体指标体系是在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等因素,建立用于评价具体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2)指标权重的相对性。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指标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同;不同的区域,由于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指标权重也不同。(3)评价标准的相对性。进行发展潜力评价,关键问题是评价标准的确定,即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的大小。由于发展潜力受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同样受这两个因素的制约。首先,空间上,不同地区存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很难用统一标准来评价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其次,每个地区都不是静止的,总会变化。因此,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时段也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因此,评价标准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目的,即是进行同一地区的纵向比较,还是进行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4)评价的合理性。即指评价者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所做出的适合实现指定目标而对客体的衡量。约束条件是指这种实践在评价者意识中的内化、凝结。指定目标是指决定这一评价和这一评价将引导的时间目标。现实中,人们为了实践而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而采取行动。一个合理的评价须满足三个层次条件:评价所包含的关于评价课题的信息必须符合实际;评价的视角、评价的标准必须与评价的目标具有自治性;评价所引起的行为必须符合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2.2省域尺度发展潜力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发展潜力评价的着眼点,一是强调区域人口、经济增长与环境过程的短期性和长期性相协调的稳定发展;二是从区域复合系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出发,强调区域结构的优化、功能的强化、省内区域的协调有序。省域尺度发展潜力评价的目标是通过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摸清区域开发现状、优劣势和发展潜在能力,提出区域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政策,遏制无序发展,使省内区域步入协调、可持续发展。省域尺度发展潜力评价的内容是在资源环境阈值内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核心的区域综合发展潜能,即评价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支撑系统的潜在能力。
3.省域尺度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3.1评价指标的功能
省域尺度发展潜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地刻画区域发展潜力的强弱和演进趋势,要求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描述和反映发展潜力的现状和水平;描述和反映发展潜力的提高和变动情况;反映发展潜力的未来主导影响因素。
3.2指标的逻辑关系
区域发展潜力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多个因素产生的合力,这为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选取提供了基础。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从逻辑关系可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大类(图1)。显示性指标反映的是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结果或竞争力的最终表现,它可分为:可以直接计量的指标——GDP总量、GDP增长速率等和难以直接计量的指标——人口素质、政府管理水平等。解释性指标反映的是发展潜力的来源或决定性因素,它可用来更加详细具体的反映区域发展潜力的实际情况。
区域发展潜力是涉及众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它的评价应从对系统综合能力分析的角度对其全面考察,这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在建构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须遵循的主要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相关理论和省域内客观情况选取指标,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数据的选取、测算都要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选取指标本身要能够反映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并能对支撑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潜力的子系统的运行及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和描述。(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既要形成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又要能够全面地反映和测度被评价区域的主要发展特征。(3)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潜力的支持系统的动态演化特点,既要能综合反映一地区的
发展潜力现状,又要能反映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在一定时期内还要保持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选择要便于进行比较分析,应做到既能横向比较又能纵向比较。描述区域复合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选择指标时应考虑指标的相对独立性。所选指标须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取得数据,作为计量和评价的基础,在具体的指标选取中,尽量选择具有权威性的统计年鉴中的指标,还应注意不同年份同一指标统一口径等情况。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虽然综合性强,但应考虑指标的量化以及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在充分表达信息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和主要指标,使评价更加便于操作。
3.4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4.1总体框架设计。在发展潜力主导影响因素阶段论等理论的指导下,科学把握区域发展潜力的内涵,结合现有研究,遵从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构综合评价区域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总框架,见图2,我国省域尺度县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子系统12模块构成。即发展潜力评价可以从三个子系统人手:第一个系统是支持性发展潜力,即区域自然资源(主要是可利用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人力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基础设施(主要是区域医疗、教育、卫生等)、金融资源,它们制约着外显性和潜在性区域发展潜力,同时又受后两者的影响而提升自己;第二个系统是外显性发展潜力,即区域在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人口规模、交通可达性表现出的现实发展潜力;第三个系统是潜在性发展潜力,即区域宏观政策、体制与机制、政府管理能力、区域(学习、组织、创新)能力,这是区域发展潜力最为隐含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外显性发展潜力的基础,是区域发展潜力持久和根本性的影响因素,是区域发展潜力的激励性因素和动力,其深层次因素主要是区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子系统间相互制约:支持性发展潜力制约着外显性和潜在性发展潜力,同时又受后者的影响而改变自身的发展;外显性发展潜力是区域发展潜力最集中、最外在的表现。它既是潜在性发展潜力提升的重要根基和改善支持性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潜在性发展潜力的直接成果;潜在性发展潜力是外显性发展潜力的源泉(基础),制约着外显性发展潜力的发展趋势和支持性发展潜力的改善,是区域发展潜力的动力和源泉,是区域发展潜力的总纲,是提升区域发展潜力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的核心。
3.4.2指标层选取。主要评价县级行政单元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潜力,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潜力主导影响因素也不同,即是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发展潜力主导影响因素中创新(科技)能力、区域组织能力的作用力越大,同时自然环境的作用力是越来越小的。据此并结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构建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的一般框架,如表1。指标体系由目标层、指标层构成,共3子系统、12个指标。
3.4.3指标层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潜力主导影响因素的关系。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初期对区域发展潜力起主导影响因素的是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了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和交通可达性予以表达;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末期对区域发展潜力起主导影响的是劳动力、交通条件、资金、人力资本和区域发展战略,在此则采用人口规模、人力资源反映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这两个主导影响因素,交通可达性反映区域交通条件,区域经济总量反映区域发展的资金,区域宏观政策反映区域发展战略;在后工业化时期、信息时代区域能力主要反映在潜在性发展潜力中的区域能力。由于省域尺度各县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性,但是基于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并充分平衡反映全省的整体性发展潜力主导影响因素和反映省域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发展潜力主导影响因素,在选择省域尺度县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省域整体发展阶段、省域未来20~30年的发展趋势、能适当反映省域内县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选取评价指标。
3.4.4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层聚合为指标项层。由于区域发展潜力指标层的指标过多、且每个指标都需要再进行细化与量化处理,文中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及指标层指标的细化、量化过程,将指标层的指标聚合为指标项层的指标项,并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详见表2。据表2可知,在现阶段,特别是在广大的中西部落后省份的县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发展能力、人口集聚能力、交通可达能力、战略选择、可利用土地资源5个指标项构成,这5个指标项是区域发展潜力3个子系统12个指标复合、简化而得;而在更长远的工业化后期或信息时代时,更应关注反映潜在性发展潜力的指标项——区域(创新、组织、学习)能力、区域能够吸引利用的核心资源——智力资本,见表3。总之它们中既有显示性指标,又有解释性指标;既有静态指标,又有动态指标;既能刻画区域发展潜力现状,又能部分地把握其未来得发展趋势,基本上能客观反映我国省域尺度县域发展潜力的时空演替规律。
4.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选择与建构
4.1常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区域发展潜力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区域经济学法、基准法(benchmarking)、SWOT分析方法、综合定量评价法(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极限条件法、模糊评价法、聚类法等)等,详见表4。
4.2适合于省域尺度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的方法
从常用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可知,目前的统计数据远不能满足如此复杂评价方法。因而,作者认为采用层次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更为合适,其思想是:先将样品或指标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样品(或指标)合并为一类为止。层次聚类是评价区域发展潜力和进行类型划分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同时完成省域尺度全部县域发展潜力定量评价和按此量化结果进行分类。在层次聚类过程中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3.0 for Windows进行层次聚类计算。在层次聚类分析中,测量变量个体间的距离采用欧氏距离测度法,计算类间的距离采用离差平方和法。
5.结论与讨论
从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特性和区域发展潜力影响因素的演替规律着手,建构了“外显性发展潜力、潜在性发展潜力、支持性发展潜力”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逻辑框架系统,进而细化建构了由3个子系统、12个指标、5个指标项组成的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或信息时代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常用评价方法的优劣,层次聚类法更合适省域尺度区域发展潜力评价。
然而在指标聚合为指标项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研究和作者的探索还不能解决区域能力的量化评价及典型因子、智
力资本。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找到合适量化因子与方法。
注释:
①在选择省级行政单元全部县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省域整体发展阶段、省域未来20-30年的发展趋势、能适当反映省域内县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②此种表达适用于省级行政单元整体上呈现单中心结构,如果省级行政单元呈现多中心结构,则需要考虑两中心的腹地范围,并确定选择县与那一中心来测度县域与省级中心的距离。
参考文献:
[1]上海财大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一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Roki lwahashi. A theoretical assessmen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effects on the demand for general educ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7,Vol. 26,No. 3,pp387-394.
[3] Basiso R., Maltagliati S., Vannuccni L. Potentialties and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an Integrated Regional System:TUS-CANY [J]. Renewable Energy, 1999, Vol. 16, No. 1-4, pp 1167-1173.
[4]Jakes P. J. ,Schlichting C. ,Anderson. H. D. A framework for profi-ling a lake's riparian area development potential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Vol. 69, No. 4, pp 391-400 .
[5]郭亚军,董会娟,王杨.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3):172-174.
[6]贾晓霞,杨乃定,基于复合系统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44-47.
[7]邱道持,曹蕾,刘力等.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探讨一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西南师大学报(自科版),2004,29(2):305-309.
[8]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宝力高,宝音内蒙古主要城镇发展潜力与城镇体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13(S):13-16.
[10]陈晓亮,陈建成,侯建国.高新区发展潜力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科技,2006,(5):10-12.
[11]陈志恒.东北亚地区城市特色及发展潜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3.(5):22-26.
[12]杨大成.经济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集团经济研究,2006.(2):63-64.
[13]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62(4):339-350.
[14]董会娟.区域发展潜力评价的初步研究~以海拉尔市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1.
[15]马仁锋省域内区域发展潜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D].云南大学,2008.
[16]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8):787-798
[17] Hoover E. M. and Frank Giarratani.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M].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84.
[ 18 ] Richardson H. A Review of Techniques for Regional Plolicy Analy- sis[A]. In B. Higgins and D. J. Savoi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C]. Boston : Unwin Hyman, 1988.
[19] Bendavdava- Vat Avrom. Regional and Local Analysis for Practi-tioners(4th). New York : Praeger, 1991.
[20] Heikkila,Eric J. Measuring Our Progress: Sustainable Cities Indi-cators. Paper Read at Keynote Address Prepared for 13th Biennial Conference and Training Institutes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at Bangkok, Thailand, 1999.
[21] Flood J. Indicators Development:Themes and Sources. Urban Indi-cators for Thailand Working Paper3.
[22]于涛方.城市竞争与竞争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6-74.
[23]袁牧,张晓光,杨明.SWOT分析在城市战略规划中的应用和创新[J].城市规划,2007,31(4):53-58.
[24]邱丕群,刘茵.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预测.2001,(3):26-29.
(责编:启方;校对: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