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皇族辈出,荣耀后人
2009-04-29张栋梁
张栋梁
一、姓氏起源
刘姓为中国第四大姓,人口在6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4%,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氏。此姓氏在韩国亦有分布。
通常认为,刘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祁姓,是尧的后裔。尧是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领袖,被尊为五帝之一。因陶唐氏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的祁姓部落,所以尧为祁姓,其后子孙有一支被封在刘国(今河北省唐县)。久而久之,尧帝这一支家族,便以封地国号“刘”为姓。
历史上正式见于文献的第一位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关于刘累的传说主要记载于《左传》《史记》《新唐书》等文献中。据记载,他的出生很奇特,两手手掌中的天生纹路,看上去分别是“刘”“累”二字。
二、出自姬姓。周定王封王季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南),因以为姓。公元前712年,东迁洛阳的周平王为了扩张地盘,从郑国手中夺取了刘邑等4处地方,使之变成周朝新都城王畿之内的城邑。《左传•隐公十一年》中有记载:“王取邬、刘、茂、邗”。到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又将刘邑封给他的弟弟王季子做领地。至此,姬姓刘子国就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王季子也就成了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他的后人,以采邑也是国名为氏,称刘氏。
三、赐姓或改姓。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刘邦对项伯等有功之臣,以赐姓和加封来表彰他们的忠义之恩。公元前206年冬,项伯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赐项伯姓刘,封为射阳侯。另一种情况是少数民族赐姓改姓刘。如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按照匈奴贵族从母姓的习俗,冒顿子孙皆姓刘。直到500年以后,匈奴族人前赵光文帝刘渊还承认自己是汉王朝皇族的外甥子孙。还有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因此,赐姓是刘氏人口增加、支脉增多的另一重要条件。
二、郡望堂号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是汉高祖的后代。
2、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4、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6、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7、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9、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11、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12、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13、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15、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8、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堂号的正宗。
2、豢龙堂:夏朝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藜照堂: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持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与说开辟前事,出天文地理书授之。问名,曰:太乙之精,闻卯金之子好学,下观焉。自此,刘向才思更加敏捷。
三、楹联典故
禄阁流光;彭城世德。
“禄阁流光”是出自刘向的故事。刘向,西汉人,字子政,初为谏议大夫,宣帝招名儒俊材。元帝时为中垒校尉,博学通经。著述有《洪范五行传》《列女传》《列仙传》《新序》《说苑》等。下联指汉高祖刘邦。
术通象纬;药采天台。
上联典指明初大臣刘基,字伯温,浙江省青田人。元末进士,曾官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至正年间到应天,劝说朱元璋独树一帜,并为他筹划用兵,参与机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有《诚意伯文集》。下联典指东汉剡溪人刘晨,相传永平年间和阮肇同入山采药,迷路遇两个仙女,邀他们到家中,吃胡麻饭,睡前行夫妇之礼。半年后回家,子孙已经七代。
雕龙名著;殿虎英风。
上联典指南朝梁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刘勰和其所著的《文心雕龙》。下联典指北宋刘安世,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熙宁进士,从学于司马光。司马光任宰相时,推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官至谏议大夫。刚毅直率,使贪官畏慑,被视为“殿上虎”。著有《尽言集》等。
刘娘申哀真命薄;徐女泣告果心贞。
上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的三妹刘三娘,文章清新挺拔,嫁给东海人徐悱。徐悱死,刘三娘为他写祭文,言词凄怆。徐悱的父亲徐勉,想写哀辞,读了三娘的文章,便不再写了。下联典指宋代龙游人刘愚之妻徐氏,娘家原打算将她嫁给富人家,她泣告母亲:不愿做富人家的妻子。于是嫁给了刘愚。一次,刘愚带金子回家,她发怒道:“我以为你是贤人,怎么拿别人金子回来?马上给人家送回去!”刘愚忙说是教书的报酬,这才罢休。
四、历史名人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为保存实力,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后,刘邦采取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人心,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辑录《楚辞》,著《九叹》等辞赋33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据《梁书•刘勰传》,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其诗现存800余首。(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