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来自实力和激情
2009-04-29宁雨
宁 雨
2008年12月26日至27日,十一届全国美展河北省创作观摩研讨会在霸州举行。
十一届全国美展将于2009年秋季举办——五年一次、有着“中国美术奥运”之称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入倒计时。在此背景下,此次创作观摩研讨会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高度重视,各设区市美协主要领导、各专业实力派艺术家代表近百人齐集霸州。会议期间,与会者就大展形势、创作选题及河北的艺术观念、艺术风格、艺术走向等深入研讨并聆听历届评审专家讲课,省文联党组书记赵景之亲自作动员讲话。
大家一致认为,十一届全国美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河北应该在这个全国美术创作实力大展示的舞台上有所作为;以大展为契机,创作一批优秀的主流精品力作,记录历史、反映时代——
动员:河北有实力有信心争一把(二级标题)
2008年,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按照深入贯彻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艺术规律,对于河北美术的发展在学术上进行了多次学术研讨,并针对“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从学术高度提高认识,促进精品力作的创作,先后举办了“一方水土”——河北美术发展论坛,“多彩武安”——河北美术高峰论坛,从不同的角度对河北美术的历史、现状,以及前景进行了科学的梳理。这两次论坛,实际也是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动员会。所以,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祁海峰说,霸州举办的本次创研会,其实,是一次再动员、再发动,更确切地说,是对十一届全国美展筹备工作的“推动”。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赵景之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就像奥运会、全运会一样,是一个大平台,河北画家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河北美术实力的展示。省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我们已经开过两次会做动员。去年10份举办的首届河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也是为十一届全国美展进行前期准备。但是,我们感到劲还要鼓,力量还要加,争取本次参展上一个层次。
赵景之说,从技术层面看,河北美术的功底并不差。2008年的“艺术河北”北京行、上海行和香港行,让我更增加了信心。“艺术河北”北京行期间,正值“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们这个“轻量级”展览跟人家“重量级”的打了擂台。结果我们的展览人气很旺,还在布展时,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看了我们的作品,就诚恳地说:“你们成功了!”所以,我们应有信心、有实力在全国美术展上争一把。
他说,关于全国美展的分量,在座各位比我更清楚。参加,一个是信心,一个是用心。五年应有一茬人成长、成熟起来。年轻的同志要有决心争一把。
近年来,河北美术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在倡导“多元取向,自由组合”的精神下,众多的个展、群展、综合展等,在不同层面上展示了河北美术家的创作态势。每周都有画展开幕,这在过去是少见的。祁海峰在本次创研会的大会发言指出,越在繁荣的局面下,越要注重学术,树立品牌。“艺术河北”“一方水土”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大活动,已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还需进一步提高展览的学术品格,占据学术的至高点。
祁海峰说,真正推出河北美术家,让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就是一次大好机遇,这是我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国美展有近60年的历史,也是我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国家级文化活动之一,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影像,装置等代表新观念、新材料的作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艺术设计发展迅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今年有望增设专门的综合艺术展区,如此大规模的作品展览也只有我们国家才有,在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能如此大规模的发动,它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创作的美术家最多的一次活动,也是我国不同区域省份的一种文化、经济、综合实力的大比拼。它也给了更多年轻的美术家打擂的机会,是各省美术综合实力的一次大检阅,我们应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从战略上、战术上打好这次“战役”。
备展:新人层出,各市争相“亮剑”(二级标题)
沧州是河北省工笔画大市,近年来一批新生代力量在全国展览中崭露头角、摘金夺银。目前,全市画工笔的不下2000人,能够入选省以上展览的专业队伍超过200人。沧州工笔画现象,为国内美术界、评论界所瞩目。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许多画家期待良久,准备丰厚。
这次霸州创作研讨会,沧州美协主席康连顺、副主席尚立昕、副主席马良芬是会上第一批报到的代表,他们也分别带来了沧州油画、中国画和版画专业的声音和希望。
康连顺介绍,为迎接即将来临的十一届全国美展,沧州美协在2008年完成换届以后,连续组织了工笔画大展、抗震救灾义捐义拍、师专教师作品展等几项大的活动,同时支持、帮助和主办了许多个人展。这些活动,对于发现人才,沟通信息,提升理论视野,创新参展作品选题思路,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沧州美术界市场、创作都呈现繁荣的景象。但康连顺认为,备战十一届全国美展,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品位,这是个根本。十届全国美展沧州选送到省的作品是139件,最后有3件入展。这届数量上不能低于上届。当然数量只是一个方面。但数量多了,对出精品毕竟有好处。工笔画方面,年轻画家冲劲、干劲大,我们抓住了这个专业,有冲击奖牌的实力。
康连顺说,沧州美协还将动员有能力的年画、水彩、水粉、雕塑等专业的艺术家备展。通过大展锻炼队伍,力争全市美术在多元发展上有新的起色。
创研会的小型观摩展上,廊坊美协主席、青年画家张玉华的作品引起记者关注。后来,我们了解到,张玉华原来是“大气早成”的全国美展参展专业户。1964年出生的他,早在八届全国美展上,其中国画《秋的奉献》即获得优秀奖。
谈起廊坊美术创作,张玉华如数家珍。他说,我们的国画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在河北的成绩应在前三位。虽然杨天问、谢崇礼等人调走,但老一辈画家崔建设、唐凤岐、高士英等经常上全国级的美展。从第八届开始,廊坊每届都有奖。十届的时候,我们的国画、年画、连环画等共11件作品入展,获得河北组织奖。
张玉华介绍,这几年廊坊美协连续搞了几个展览,比如奥运主题展、首届油画展、女画家展,一个目的就是为备展十一届全国美展摸底。通过这些展览,发现了一些基层的、有潜力的画家。2008年的中国画大展,有160多件作品参展,大城县的王鹤森、霸州市的张路军、王建东、闫峰,永清县的蔡天翔等脱颖而出。通过摸底,我们更清晰地知道了廊坊的国画、油画等画种到底在什么水平,到底有多大能力去冲击各种奖项。
张玉华透露,春节之后,他本人也将进入“闭关”创作状态,争取以思想性、笔墨俱佳的作品,呈现于新一届全国美展。
创研会上,来自其他城市的代表也满怀信心,交流了各自备展十一届全国美展的情况。河北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黄兴国表示:“现在一般的展览都被商业冠名,校方不重视展览成果。十一届全国美展,是难得的东风。我们一定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鼓励教师们出精品力作,积极参展。”“入展不入展,是评委的事情。我努力了,就行了。对于十一届全国美展,我早有一个好的心态。不但自己要画好,而且会把秦皇岛的画家发动好,组织好。”秦皇岛市美协主席吴桂平如是说。
回眸:我省史上半个金奖立门户(二级标题)
十一届全国美展已如箭在弦。河北美术界正蓄势待发。
那么,历届全国美展,河北战绩若何?在霸州创研会上,河北美协掌门人祁海峰亮出家底:河北美术在全国美展真正起步,应是从第六届全国美展开始,王怀骐的《红旗谱》,李明久的《西柏坡》分别获铜奖,标志着我们进入全国美术创作的主流。第七届全国美展,郭明堂的《乡情》、袁庆禄的《高原牧女》获银奖,令河北美术走出洼地,进入快速发展期。第八届全国美展没有评奖,只评了优秀作品奖,但河北选送作品入选率并列全国第八位,是一个可喜的位次。第九届全国美展,我们一举获得19个奖项,是河北美术家在全国取得最好的成绩的一届展览。钱宗飞与于长江、陈嵘、吴涛毅合作的《民兵史话长卷》,荣获金奖,虽然属于河北的只有半个,但它毕竟是我们历史上金奖零的突破。第十届全国美展,河北取得13个奖项。
祁海峰说,从这些奖项中可以看到我省美术的发展以及整体水平的提高。应该说,河北众多的优秀美术家都是从大展中脱颖而出的,是大展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美术家。河北美术已从在全国滞后的省份,逐渐步入到美术大省行列。由于文化资源和人材资源的整合,近年一批优秀美术家相继调离河北到其它省份和区域工作,如王少军、张敏杰、梁占岩、赵文华、马琳、高迎进、孙纲、王文生、谢永增、郭宝君等,他们都是河北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调动或许会使我们失去十几块奖牌的竞争力。目前河北美术创作虽然呈现出繁荣局面,但还缺少有影响的精品力作。
全国美展作为国家大展,决定了其在多元、包容视野下,对主流价值、主流艺术的引领地位。综观历届获奖情况,可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呈现中国气派、中国气象的优秀作品的主导优势。因此,祁海峰认为,河北美术家在选题和创作上,应格外重视“燕赵美术”的文化特质。
他说,河北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铸就了这一方水土独有的文化特质。燕赵大地上下几千年的文化传承,逐渐呈现出一个多元取向的文化态势,它是一种宏大的文化气象,我们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无不在这种大的文化气象中沿着各自轨迹发展。我们倡导河北美术家立足河北,放眼世界,真正以中国美术家视点关注民生,关注环境,关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高起点,高视点,以高度的热情进行艺术探索。从历届全国美展看,河北的优秀美术家,很多都是充分开掘、利用了我们独特的历史文化素材。
声音:评奖的期待与市场的“诱惑”(二级标题)
全国美展,官方说它是“美术奥运会”,而画家们私下却称之为比高考还残酷的“高考”。比如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每个省的送件作品达2000件之多。可是,一个展览的规模,单国画部分全国也仅仅500来件,容量是很有限的。如此之低的“录取”比例,而且五年才能等上一次考试机会,这种落选的残酷,可想而知。参加过评审工作的《美术》杂志副社长、总编辑张文华说,分展区评审时,大厅里都是“画叠画”。这一情景,真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尽管如此,中国画家特别是中青年画家的参展激情依然高涨。然而,也有人对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外部环境表示了担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全国美展正受到来自外部对手的挑战。这就是画廊、博览会、拍卖行、私人收藏等商业活动对国家组织的美术创作活动的冲击。当代中国艺术家,正面临着双重的价值选择。一方面是国家展览会的认可;一方面是艺术品市场的需求。当然二者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相辅相成。展览会扬名卖画致富,有时候得金牌和得金砖并不矛盾。但艺术商品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出现了游离于政府权威之外的艺术评价机制与标准。绘画成为商品,不仅为画家带来经济收入也会带来相当的社会名声和荣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成功。用黄兴国的话说,“人们获得社会认知的途径丰富了。”
对此,祁海峰认为,虽然我们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奖牌,大多数画家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方式进行创作,并在不断自我完善之中。但在大展上获奖,是每一位美术家成名的重要途径。所以,面对大展,我们还是要鼓励年轻的美术家争金夺银。要调整好自己的创作状态,要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我想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河北会有一个好的名次,至少河北的美术家会创作出一批新的优秀作品。我们呼唤传世的精品力作出现!
《美术世界》副总编、美术评论家张小军在霸州创研会讲课时说,希望大家在创作中,要尊重艺术规律。艺术是表达,是交流,所以创作者要有真诚的心态,态度,这非常重要。参加全国大展是一个做功课的过程,不是急功近利撞大运。我们表达什么,如何表达,首先要感情真挚。有的画家认为,艺术走到头了,没什么可画。时代在前进,在我看来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就看你如何理解,理解是否深刻。生活中的点滴情感,点滴感受都是要表达的,但一定要真诚。在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上,主题、面貌比技术更重要。我相信大家在技术上都没问题。但是在主题上,我们要阐发什么?这就要研究生活,研究自己,技术不是孤立的割裂的唯一的,它应与主题相联系。我们的作品要是阳光的,正面的,平和的真诚的。2009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非常丰富的题库,如能表达好,就会震撼人心。
(责编: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