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狂野的民族面具
2009-04-29牛双跃
牛双跃
中华民族面具历史最悠久、品类最丰富。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面具的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也时有面具出土。现在民间仍有大量面具流传,遍及全国大多数民族和地区,如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与戏内舞蹈面具等。它们源于远古,承传有自,蕴含着相当丰富的以致未被人们完全认识的多种文化因素。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摇篮时期都曾产生过面具。
关于面具人物,最具传奇色彩。且影响中外承传千年、久盛不衰的,要数兰陵王的故事。相传。北齐兰陵王高长泰不但神勇善战。且美貌出众。他自认为,这样一副俊美的容貌很难使敌人产生畏惧,便令手下丁勇打造了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经常戴其出战。此举果然震慑敌心,齐军则在兰陵王的带领下屡战屡胜。齐人因此创作了一部《兰陵王入阵曲》并配上摹似他上阵指挥、击刺姿态的舞蹈,以褒扬兰陵王。隋唐时期此种乐舞即风行华夏。且流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经过民间乐师和舞会的不断改良和发展,乐舞出现了多种流派,且渗透到了巫术占卜、图腾崇拜、民间戏曲等风俗的活动之中。特别是面具选型和图案的变化更具神化。
面具用料颇为考究。历史上曾有用黄金、玉石、象牙、青铜、铸造铁和陶瓷等材料制成,后来,又有了竹板、木雕和纸裱面具。面具的佩戴方法。有口衔的,也有手持的。还有顶在头额上,以青布罩脸的,另外还有一种是套在头上的。如大头娃娃用的,称作“假头”或“套头”。由头部扩及全身,戏曲表演中称“假型”或“形儿”。假头和假形都是假面的延伸。面具的使用方式,有表演与悬挂两种,后者用于驱邪与装饰,或悬于门楣,或挂在墙上,也有以线拴吊在身上的。
从人类文化史发展的先后关系考察,历史上的面具造型曾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最早的面具起源于古时的乐舞,随着巫术和宗教的发生,原始乐舞中的傩舞便成为一种以驱鬼逐疫和祀神酬神为基本内容、以假面模拟神鬼和动物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傩祭。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又促成了傩祭表现形式曲舞蹈向戏剧的转变,面具形象也从神鬼转向世俗人物。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剧中,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后来多改为勾脸。现在传统戏及部分少数民族戏剧中,也多戴面具。而民俗文化的普及则促使傩祭活动中驱鬼逐疫的庄严肃穆与神秘恐怖气氛不断减弱、淡化,更多地融入了具有欣赏意义的节目和文娱内容,面具亦在迎神悦人的社火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目前,除一般性的剧情面具之外,尚有许多区域和民族性较强的面具仍在流传。如:1、社火面具:社火面具在造型上有其独特的匠心,它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象征性地表现各种神仙灵怪、历史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风格。其历史要比戏曲脸谱更为古老,并对戏曲脸谱的形成产生过巨大影响。2、贵州傩堂戏面具:贵州傩堂戏,又称为傩坛戏或傩愿戏,在黔东和黔北地区流传最广。面具在外坛演出中佩戴,以堂为单位,数量及角色不尽相同,都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傩堂戏面具多由傩坛中的雕刻法师用白杨、柳木等木料制作。色彩古朴、诡奇生动。3、镇邪吞口:制作镇邪吞口的材料,或取据传有镇鬼功能的桃木,或取石刻、其他木雕、铜铸、烧陶及葫芦瓢彩画等。在中国南方农村,有些人家的门首悬挂着一种口含利剑、形似虎面的兽头,人们用来作为镇宅辟邪的礼物。这种镇宅面具较为通行的称谓是“吞口”,意即吞食厉鬼的猛兽。吞口作为一种重要的镇宅手段。与中国民间的挂镜、立石、画符、门神等镇宅方术一起,共同担当起了驱逐邪恶不祥、护卫家宅安康的重任。4、藏戏面具:藏戏面具是以说唱、音乐、舞蹈来表现文学内容的戏剧面具,藏戏虽然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有些节目和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其所使用的面具在藏族面具中则最富有艺术情趣,已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神鬼”世界,迈进了“人”的世界。5、镇邪瓦猫:瓦猫是云南民间用来镇宅的一种器物。它的原形为老虎,造型和功能都与吞口相似,此物用陶土烧制,或用石料雕凿,安放在屋顶正脊、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据说可以吃掉冲犯本宅的四野神鬼。6、彝族“撮寸己”面具:彝族“撮寸己”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傩戏。严格说来,它只是具备了戏剧的某些因素,属于从傩舞向傩戏过渡的早期形态。流传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严仓区板底乡裸戛村一带彝民中的“撮寸己”,直译为“变人戏”,即“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
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在它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一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追求,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古老文化形式,受到了学术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责编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