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国际商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09-04-29何勇陈建国
何 勇 陈建国
[摘要]文章以桂林航专为例。就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国际商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分析,就该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见解。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北部湾经济区
[作者简介]何勇,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广西桂林,541004;陈建国,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C96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6-0092-0002
北部湾地区是指中国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以及越南的东部所围成的海域,俗称“两国四方”。2004年,越南提出“环北部湾经济圈”,2006年7月,广西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超越地理延伸了环北部湾地缘经济概念——涵括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乃至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入,推动了广西对外交流与贸易水平的迅速提高,涉外型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区遍地开花,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增量很大。目前广西几乎全部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国际商务相关专业,但是这些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相对短暂,在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和办学上认知水平并不突出。可以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办学特色还不够,没有深入开展国际商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没有系统成熟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
一、研究的意义
(一)国际商务专业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适应北部湾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望开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逐步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为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提出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建立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对于高职高专而言,落到实处就是要改革教学模式,培养“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
(二)国际商务专业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开办于1999年,在区内开办较早。该校总体的办学思想是:“以工为主,文理结合,一体两翼”、“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崛起和广西乃至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从而对于国际商务技能型人才有大量需求。国际商务专业进行特色教学模式改革必须结合办学所在地实际,培养适应广西地方经济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外向型中小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
(三)国际商务专业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突出就业导向特色,打造为精品专业、品牌专业,在广西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专业的需要
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须紧紧围绕着北部湾经济区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应职应岗的以面向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外贸一线岗位为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这要求学校在办学方针和目标上确定为立足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并在该方针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教学计划修改、课题体系设置、双语教学实施、工学结合实践开展等。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该校乃至广西国际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四)锻炼师资队伍的需要
精品专业建设、品牌专业打造的专业设置离不开一支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该校国际贸易教研室全体成员年轻、有活力、有朝气,但同时经验和阅历有限,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有所欠缺。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开展本研究,可以为本教研室成员提供一个学习和锻炼自我能力的平台,课任教师可以在研究进程中探索国际商务专业专业办学规律,汲取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实现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转变,构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及方法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国际商务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方向是“专业建设市场化,实践实训仿真化,核心课程双语化”,紧紧围绕着北部湾经济区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应职应岗的以面向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外贸一线岗位为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开展北部湾外贸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有几种方式:(1)网上查询。(2)对北部湾地区涉外中小型企业进行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问卷,座谈,走访。(3)选择区内外开办国际商务专业有和影响力和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考察、调研、学习,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即面向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外贸一线岗位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明确该专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特色教学模式
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开展课程体系设置研究,要求建立起科学实用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教学计划、人才技能培养模块化;探索能力本位的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体系,倡导任务主导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环节革新,制定应岗应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其次,围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开展实训条件建设研究。建设由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构成的职业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硬件支持。
第三,研究和开发双语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在国际商务英语的语境中系统学习并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国际贸易的能力,创造条件进行双语教学课,开发双语课件。
第四,围绕教学基础知识环节和实践环节开展师资团队建设研究。构建一支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业务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校内专任教师应以双师型教师为主。青年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增加外贸实际经验,以满足实践教学环节权重不断提高的需要。
第五,教材建设。尽早完成适合工学、课证融合教学的教材编写工作,完善教材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