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人才标准及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009-04-29曹美荣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

[摘要]文章针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现状,探索加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个人心态和健康体魄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致力于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企业人才;中职生教育;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曹美荣,南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就业指导,广西南宁,530001

[中圈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6-0083-0004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目标有二:一是满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造就一支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二是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劳动者的特长、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按照市场需求设计自我,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尽量与就业市场有机对接,适时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开发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课程和教材,使学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此外,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初、中级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还针对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加强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个人心态和健康体魄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努力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一、现代企业的人才标准

现代企业不需要单打独斗,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配合,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作为企业团队的每一个个体,在具有熟练、精通专业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较高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执著的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主要包括敬业和勤业。敬业,就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尊敬和热爱,对自己岗位和工作的恭敬严肃、尽职尽责的精神和态度,是从业者希望通过自身的职业实践,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追求和职业伦理观念。勤业,就是从业者强化职业责任,端正职业态度,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行为。在现实中,一些中职毕业生到企业和单位后,不珍惜所拥有的职位,对企业给予的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也缺乏感恩之情,甚至不讲规则、不讲诚信、对工作缺乏激情,这都是缺乏职业精神所致。

(二)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素养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在日常生活中,谁也免不了与人打交道,因此,与人和谐相处,几乎成为做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人与人之间有了和谐,就会有一种心灵的沟通,就会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形成团结的良好局面。在企业里,与上司、同事之间友好相处。就个人来说,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愉快中工作,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使工作达到最佳效果。就企业集体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以组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坚强团队,使事业得以发展。当代的中职毕业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他们中不少人娇生惯养,“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因此,进入企业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懂人情,不会做人,生活上无法与同事友好相处,工作上不能与人通力合作。

(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责任心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每位员工的第一素质。有责任心,才会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会有勤奋工作的热情。—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作为朋友注定是个损友,作为向事注定不好共事,作为公共场所的一员或路人也注定会常常惹人厌、讨人嫌。责任心作为人格的核心特质之一,可以派生出诸如敢担当、自律、守信用、忠实于信念和感情等许多健康人格特质,给人以安全感和可信赖感。这些人格特质不仅有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很多企业都实行责任到人,这就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工作态度,许多单位和老板把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在校期间的生活习惯和个人修养影响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四)协作的团队精神

什么是团队?IBM的定义是:团队就是一小群有互补技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支持的人。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在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汇聚在一起,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作风。其最基本的目标是志同道合,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核心是协同合作,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向心力。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已经几乎不可能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只有依靠群体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复杂工作的最终完成。因此,团队协作精神已经成为现代劳动者融入社会的必备素养,也成为现代众多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

(五)吃苦耐劳的品德

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人的成才,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耐劳是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大凡在单位里受到领导重视、得到同事尊重、在事业上有大发展的,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吃苦是成人的门坎”,迈过这道门坎,在经历了生活艰辛和磨炼之后,才能尝到成熟之果。因此,许多企业、单位、公司在考察招聘中职毕业生时,都非常注重吃苦耐劳这个因素。许多单位愿意选择农村出生的学生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当今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心理学研究表明,十六到十八岁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为活跃而又丰富多彩的青年期,属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和“人生的第二诞生期”,也是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处在这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特殊群体的中职生,内心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渴望独立与依赖师长之间,创新愿望与学识有限之间,生理成熟与修养不足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均弥漫着种种的不解和迷茫;而其发展成长过程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诸如: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但又是非标准不清晰;渴望成才,但又学习准备不足,目的不明;向往美好未来,盼望幸福,但又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如此等等。心理世界极其复杂。下面试从几个方面谈谈当今在校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的现状:

(一)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一个恶果,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孩子的出路只能是读大学。因此,除了因贫穷而辍学的学生外,几乎所有好的学生、优秀的学生,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考上大学。加上最近几年高校大面积的扩招,使得学习相对较好、相对优秀的学生几乎都去读高中。相当一些学习较差、成绩平平的学生,成为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存在着某种不良习惯,再加上进入中职学校后,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等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以及德育教育自身陈旧、僵化、说教的八股式乏味教育模式和含糊、笼统、超现实的德育要求,致使一些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处于日常行为习惯差、心理素质差、意志力较差的低迷状态。再者,不少中职生本身学习基础就差,又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上有些家长认为中职毕业后就业难,读书前景暗淡,因此对自己的子女要求降低,这些信息一旦传给学生,便使其产生厌学心理,亦失去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导致人生价值迷失:没有正确的人生信仰和追求,精神空虚,无所寄托,萎靡不振,沉迷于网络上的游戏和交友;在价值取向上,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贪图享乐,攀比心重,花钱大手大脚,缺乏勤俭朴素的传统美德。这些理念、观点都将会严重地制约着他们日后的工作进程或人生发展。

(二)道德素质明显偏低

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虽然学会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道德意志力薄弱,不能坚持用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错误的道德动机,不能始终履行道德义务,为偶然的诱因而感情冲动,产生不道德行为;或者道德情感狭隘偏私,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虽然重感情、讲义气、爱打抱不平,但缺乏真正的正义感。例如:不合理的行为习惯;是非善恶不分,基础文明素质较低;上课睡觉或大声聊天,不尊重老师,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爱顶撞;语言不文明,说话时脏话随口而出;缺乏诚信,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

(三)意志力差

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由于家庭娇生惯养,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宠爱,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一些中职生由于意志力差、自控能力差,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有的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以至于就业后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甚至放弃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岗位。

(四)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自卑心理障碍

由于受到“普高热”的影响,许多中职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高,才是优秀生;而进人中职,就是“末等公民”,因此感觉到低人一等,产生不相信自己、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越自卑越容易失败,越失败就越没有信心,以至于放弃学习,放纵自己。甚至有个别学生利用“不良的行为习惯”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抽烟、搞“小团体”、打架等,既破坏了学校的形象,也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及成长。

(五)缺乏责任心,自私自利心态重

有责任心的人,是受人欢迎的人,责任心是做人的重要品格。目前,缺乏责任意识的在校中职生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对自己不负责任,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对家人不负责任,不关心家人,追求享受,爱慕虚荣;对他人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缺乏宽容心,不懂得赞赏对方;对集体不负责任,不关心集体、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经常不做值日等。

以上种种状况,与现代企业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努力上进、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格格不入。当然,从总体上看,中职生的主流还是好的,他们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为了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努力着、奋斗着。

三、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策

中职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正处于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心理发展最富特色的时期,存在着许多不定性因素。因此,根据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和心理特点,培养中职生综合素质应当从创造环境、赏识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面人手。

(一)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学校的具体化。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校容校貌、环境文化、教学设备设施文化、师生员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产品文化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机构)、规章制度、教材等;三是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学风、行为习惯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兼顾三类文化建设,在整治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心品质化的、为人处世的良好习惯)、职业形象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和校风建设,创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但彼此间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各有优势,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纽带,家庭是配合,社会是引导协调作用。因此,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近年来,许多学校针对家庭、社会在中职生教育中的作用,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配合,采取“关、停、转”等手段取缔了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等,为学校教育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家教经验,交换信息和意见;建立家教联系卡,记录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以便双向沟通;建立家访制,班主任不定期与家长联系;建立校长接待制,由学校领导专门接待来访的家长,听取他们对学校的建议。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开展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挖掘个体潜能,来源于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肯定成就、提供楷模、及时反馈,通过激励作用使个体变消极为积极,充分发挥其潜能,保持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率。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但优点也不少。例如,基础不足但思想活跃,发展不全但有特长,书理不足但喜好动手,自律缺乏但乐于从众,目标不高但心态务实,等等。这些潜在的素质和特点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采用多种的鼓励形式,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种种亮点,经常赞扬学生的点点优点,以帮助学生重新审阅自己,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其成人成材。赏识教育贵在“赏”,通过倾注爱心、坚定信心、布满耐心“三心原

则”,用爱和真诚打开学生的心扉。赏识教育重在“识”,通过肯定优点、展示其优点,正面肯定学生的积极形象和行为,帮助学生重新熟悉自己,发现自身价值,找回自信、自尊,消除自卑感。具体做法:一是引导学生“扬长”。充分肯定自己的优点。中职生往往感觉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和普通中学生特别是优秀生信心十足的状态正好相反。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认可自己、悦纳自己,并认识到自己有发展潜能,促使这些长处进一步成为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另外,由于中职生对自身的优点认识不足,在取得进步的时候,就非常希望得到教育者的认可,因此要给予学生更细致的关心、更积极的表扬、更充分的鼓励。二是引导学生“补短”,正视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在这样的教育反馈下,学生会进步得更快。

(四)提高综合性职业能力

综合性职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过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操作型向智能型转化,由从业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并且要求劳动者具有能适应职业和技术更新变化,能适应环境并与他人和谐共处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综合性职业能力的人,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发挥自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综合性职业能力分为业务能力和社会能力,包括实践动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培养中职生的综合性职业能力,首先,要分析和预测今后学生可能就业的相关岗位,明确其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确定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建立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估体系,把能力培养始终作为教学设计活动中的一条主线。其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进行综合性的职业学习和训练。再次,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五)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不断认识世界、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必备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斯宾塞也曾讲:“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这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中职生年龄偏小,心理不太成熟,阅历有限,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在行为习惯、待人接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善于交往、沟通,缺乏团队精神,我行我素的个性等。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约束教育,增强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策略的探索
探讨高校戏剧活动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化工安全与环保教学实践与素质培养探究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