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也需要一万小时
2009-04-29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认知心理学家艾瑞克森(K.Anders Ericsson)等人,曾在柏林一流的音乐学院进行一项研究。他们把所有主修小提琴的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明日之星”,也就是将来有望成为扬名国际的小提琴家;第二组只是资质还算不错;至于第三组则难以成为职业音乐家,日后只能在学校担任音乐老师。研究人员间每一位学生同样的问题:“从你开始学小提琴的第一天,到目前为止,总共练习了多少个小时?”
这三组学生开始学琴全是在5岁左右。在头几年,每一个人练习的时数,大概都是一个星期两三个小时。到了8岁,真正的差距开始出现了,能在班上名列前茅者,练习的时间要比其他学琴的孩子来得长。9岁时,每周练6小时;到了12岁,每周练8小时;14岁,每周练16个小时……在20岁之时,这些“明日之星”每个人总计已练习了1万个小时。相形之下,还算不错的那组,练琴时数总计为8000个小时,至于那些未来只能当音乐老师的,练琴时间总计不过4000多个小时。
如果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至少要练习到某一个程度。研究人员相信,真正的专精必须经过1万个小时的锤炼。
1万个小时,这真是个神奇的数字。神经学家列维亭(Daniel Levitin)写道:“这类研究显示,1万个小时的练习或训练,是成为专家最起码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篮球选手、科幻小说作家、溜冰选手、职业钢琴家、棋士,甚至是最厉害的罪犯等,一再印证这个数字:1万个小时。”
改变了流行音乐风貌的披头四乐队,如果你仔细研究他们准备了多久才称霸世界乐坛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努力的轨迹和前文研究结果何其相似。
在草创之初,他们不过是几个英国高中生组成的小乐团。1960年,有人邀请他们去德国汉堡演出摇滚乐。披头四得到的酬劳并不高,夜总会的音响效果也不够好,观众也非知音。而且他们必须不停地表演,甚至一连演唱8小时。
从1960年到1962年底,披头四总共去了汉堡5次。第一次,他们演出了106个晚上;第二次,他们表演了92场;第三次,共演出48场,总计在舞台上的时间为172个小时。最后两次在汉堡的演出,也就是在1962年11月和12月,共演出了90个小时。他们在1964年初尝成功滋味时,据估计已做过1200次现场演出。你知道这是多么非比寻常吗?今天,大多数的乐团在全部的表演生涯中,还没演出过这么多次。
摘自《商业周刊》)
责任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