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姓:源于黄帝后裔

2009-04-29张栋梁

当代人 2009年7期
关键词:张姓张氏黄帝

张栋梁

张姓是中国最大的姓之一,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着力量。

一、姓氏起源

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

其一、得姓始祖为黄帝之孙。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所载:“黄帝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挥之得姓为张,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关于张挥为“黄帝之孙、青阳之子”的记述,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张挥为黄帝之子。不过,按《国语》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姬、己、酉、祁、滕、箴、任、荀、僖、姑、儇、依是也。”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之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排除了挥是“黄帝之子”的可能性。

其二、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中华大地上的张姓,又出现了两支。与其他姓氏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这两支张姓,也是以黄帝为始祖的,出自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立的韩国和晋国。在韩国和晋国之中,有人以张为氏,即“张姓出于姬姓,至周氏而氏者祖于韩”,“晋有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自此晋国始有张氏”。在张氏的总源流中,又增两支源流。这两支张氏源流,比挥之后要晚两千多年,但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只是有远近的区别而已。

其三、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三国志•魏志》载曹魏名将张辽,改聂姓为张姓。另有韩、姬等姓人士和鲜卑、匈奴、契丹等众多少数民族改姓张姓。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史籍对张姓的郡望列举不一,其中以《元和姓纂》列举得最多,达43个;《广韵》列举的有14个。一般认为,张姓郡望主要有26处,即为: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河内郡、高平郡、上谷郡等。

1、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

2、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

3、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

4、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5、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6、敦煌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敦煌县。

7、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

8、襄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襄阳。

9、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此支张氏,多为晋散骑常侍张韪6世孙张隆之后。

10、河东郡。秦置郡,治所在安邑。

11、始兴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曲江。

12、冯翊郡。三国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

13、吴郡。楚汉之际置郡,洽所在吴县。

14、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

15、河间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张氏,出自西汉赵王张耳之后。世居鄚县,隋唐时显赫。

16、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

17、魏郡。汉初置郡,治所在邺县。此支张氏,出自繁水(今河南南乐西北)张氏之后。即唐宰相张大安之族所在。

18、蜀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成都。

19、武威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武威。

20、犍为郡。西汉置郡,治所在敝邑县。

21、沛郡。东汉置郡,治所在相县。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6世孙张睦。

22、梁郡。汉置郡,治所在睢阳。

23、汲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汲县。

24、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

25、高平郡。晋置郡,治所在昌邑。

26、上谷郡。战国燕置郡,秦代治所在沮阳。

2、堂号

百忍堂:唐太宗李世民曾在张公艺(张良26代孙)门前马失前蹄,公艺救至家中疗伤,世民未告真情,贞观九年世民亲书“义和广堂”金匾,差人送给公艺。唐高宗泰山封禅(665年)经濮阳过寿张时,登门拜访张公艺,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旌表,封公艺为醉乡侯,长子希达为司仪大夫。此外张姓还有清河、金鉴、亲睦、冠英、燕贻、宗岳、孝友、敦睦、敬宜、流远等堂号。

三、楹联典故

齐家公艺;治国子房。

上联指唐朝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渔阳惠政;江左清才。

上联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联指晋朝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善属文,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西都十策;金鉴千秋。

上联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张齐贤,字师亮,少年时孤贫而勤学,有远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时中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左拾遗、江南西路转运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下联典指唐朝贤相、诗人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他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

诗成掷笔仰天笑,酒酣拔剑斫地歌。

全联为现代国画家张大千自题联。

二酉发祥登北榜;三公接武振淮滨。

上联指该族中张鹤鸣、张鹤腾兄弟先后在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及第。下联指张鹤鸣官至兵部尚书,二弟张鹤腾官至刑部主事、云贵副使,三弟张鹤龄官至户部员外郎。

南轩负公辅之望;西铭为理学之宗。

上联典指南宋学者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人,迁居衡阳,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讲,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当时称“东南三贤”。极力主张抗金,指斥时弊。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铭》、《易说》等。

千秋鉴、百忍箴,常留古训;万先钱、两京赋,当读遗书。

上联指唐代张九龄、张公艺。下联指张鷟、张衡。

四、历史名人

张仪(?~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骞(?~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良(?~前189)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黄石公。后为高祖策划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飞(?~22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责编:王鹏)

猜你喜欢

张姓张氏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张姓的猜想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黄帝养生园 一个直销企业的诞生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