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砚”遇

2009-04-29艾树池

当代人 2009年7期
关键词:古玩城案头小石

艾树池

我没有收藏的习惯。只因为写字、篆刻的缘故,日积月累,书架、案头就聚集了一些可赏可玩的东西。有的是自己见了爱不释手当下买来的,有的是喜爱我书印的人用来交换的,有的则完全是朋友割爱赠予的。现在端坐在我案头的这方砚台属于后者。

我本来对砚台没有兴趣。因为见多了拙劣刻工对砚石的摧残,也看腻了一些工匠自以为是、不厌其烦的雕琢。

幸会眼前这种砚台是因为网络,极为偶然。那日在“书法江湖”上游走,便见到了这样一种砚台:厚重、质朴、沧桑、大气,它暗合了我的审美理想与人生追求,我来不及细看,便呆在那里了。待回过神来,我拨通了网页上留下的电话。电话那边的声音低沉轻缓,显然没有受到我急切的赞美的语气的鼓舞。他告诉我,制作砚台是他的业余爱好,有时间就做,做好了就放到网上来,量少,卖得也不快。他还告诉我,这种砚台叫徐公砚。放下电话,我想,这真是一个以制砚赏砚为乐的人。

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徐公砚常常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我想拥有这样一方砚台,我还时时关注着那个帖子,却没有新的作品再发上来。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半个月之后,我的愿望竟然迅速实现了。这是一次邂逅,一次真正的“砚遇”。

那天我忽然接到朋友老张的电话,他告诉我,古韵古玩城开业在即,邀了四面八方的艺人来捧场,他也来了。老张是个根雕艺人,最擅长把山里人烧火的玩意儿加工后卖给城里人,是我多年的朋友。正是夏天,我买了个西瓜便骑了车子匆匆赶过去。古玩城前的空地上人声喧腾,临时搭起了两排棚子作为展位或柜台。我找到老张一起坐定,边吃西瓜边闲扯。闲聊中,我无意间往旁边看了一眼,犹如遭受轰然一击,那目光就被猛然拉直了,再也动弹不得。老张的旁边正是一个销售徐公砚的摊位,大大小小几十方砚台席地而卧,旁边一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正在夏天的热浪里通红着脸,闪光着头。我急急地走过去蹲下来,说了一声“徐公砚”,就捧起地上的一方砚台,放下,又捧起另一方……卖砚的小伙儿走过来,给我详细介绍砚台的质地、纹理和声色。

原来,关于徐公砚,有这样一则传说:山东临沂西北70余里处有一村,名徐公店。但村中无一徐姓。何故?相传唐朝时有一个叫徐晦的人进京赶考,投宿此地,以此地美石凿而成砚,携于考场。正值严冬,他人砚中墨皆冰冻,唯徐晦砚中墨色如常,挥洒自如。后来,徐晦金榜题名,遂将得砚之地命名徐公店。“徐公砚”名称由此而来。

徐公砚与其他砚台不同之处在于,制造砚台的石头属典型的沉积岩,石头因地层长期风化和地下水侵蚀,形成锯齿细牙的各种自然形扁平面饼状岩块,一石一砚,绝无雷同。也有一些天然石块,其状如沂蒙山区“崮”的缩影,经砚工从中间沿石头纹理切开,上部天然不变,下部凿出砚池。合在一起是一方奇石,打开后则成一方砚台。《临沂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临沂县城西北75里徐公店产石,其石方圆不等,边生细碎石乳,天然成砚。”虽寥寥数言,却道出了徐公砚的最大特点——天然。

多了对砚台的了解,愈多了一份对砚台的喜爱,一如饕餮邂逅丰盛大餐,我已是眼忙手乱了。待一方一方看过,摸过,我直直身询问他的姓名和市场状况。他说,他姓石,刚刚来到这里,知道了解这种砚台的人少,卖得也不多。说话朴实、真诚,没有通常所见的商人的精明与浮夸。恍然间,我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就是网上的那个卖砚人,姓石、爱石、赏石、藏石,真是与石有缘啊。在这样一个崇尚热闹、繁华与琐碎的时代,诸如朴拙、浑厚之大美往往是知音寥落的。市场的喧闹中,我分明读出了隐藏在砚台背后的寂寞与孤独。那是砚的寂寞与孤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寂寞与孤独。我想,如果让我写出当下感受的话,那就写这样八个字吧:天下大美,旷世孤独。

我再次俯下身去,捧起一方砚台不忍释手。小石读懂了我的心思,说,这方你喜欢就送你了。我掏出随身带的几百元钱给他,被他拒绝了。几番推让,钱终是没有收下。我不再坚持,我想,我们之间已经不是买与卖的关系而是因砚而结缘的朋友了……

后来,我和小石成了朋友,经常在一起聊天赏砚。再后来,小石的徐公砚专卖店在古韵书画城开业了,他嘱我为他的店起名并题匾。我说,就叫“问砚楼”吧。他询问其中的含义,我告诉他:那方砚台放在了我的案头,时时晤对,艺术上的疑问我要向它请教,人生的困惑我也要常常问它啊!如今,“问砚楼”的牌匾已高悬于小石的店门,那是我近年来最为得意的书法作品。(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古玩城案头小石
闲话“案头书”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领导案头必备 领导决策必需 领导工作必读
刘冲作品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
佳石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