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客体验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解说系统规划浅析

2009-04-29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

柯 球

[摘要]伴随着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和发展,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娱乐及旅游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解说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景区及辅助游客体验的手段,历来是博物馆的重要内容。解说系统的运用关系到参观者的体验经历、满意度,被认为是将游客旅游经历提升至体验层次的必备条件。而目前结合游客需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周内仍是空白点。文章通过分析博物馆解说系统的功能及利用现状,探讨如何基于游客体验需求,规划设计博物馆解说系统。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体验需求;解说系统;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柯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讲师,广西桂林,541006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9-0177-0002

一、博物馆与博物馆旅游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1995年第18届全体大会上对博物馆作出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为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它包括遗址类博物馆、展览中心和美术馆、科学和自然类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多种类型。

伴随着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文化正不断朝着商品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博物馆是城市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反映着城市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它不仅是国民历史文化教育机构,还是旅游者了解当地文化最适合的场所,是一种类型多样、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博物馆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也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培养了公众的“博物馆意识”,促进了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这两者之间的融合为双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二、博物馆解说系统及其功能

(一)定义

传统意义上,人们“访问”博物馆,属于受教育的被动地位,与博物馆和展品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距离。伴随着博物馆发展进程的加速,博物馆的角色也已由原来的教育和文化保存逐步转变为影响地区经济与观光推广不可或缺的机构。它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娱乐及旅游的重要场所。现代社会的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比传统博物馆更加丰富,象征主义与实用功能相统一,让更广大公众从中受益。国际博物馆界20年来形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博物馆不仅关心物,更要关心人,人的因素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实现将藏品的意义和价值传达给观众这一终极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安来顺,2001)。这主要表现为对观众的关注。博物馆这种新动向关键在于人—物、人一人的交流,信息传达的桥梁。解说服务,便是博物馆实现其功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它主要通过解说系统这一载体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与沟通。

旅游解说系统是指运用沟通媒体帮助游客了解特定信息,达到保护资源、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博物馆提供的解说服务,目的在于满足游客获得展品相关知识的教育性需求和愉快参观体验的娱乐性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管理者向游客传达博物馆设立的宗旨和意义。

根据博物馆的特定性质,解说系统包括两大类:人员解说和非人员解说。人员解说即由导游员、解说员为游客提供的信息服务;而非人员解说则是通过景区图、牌示、语言解说等体现的非参与性解说。

(二)功能

首先,从其传统功能方面来看,博物馆解说通过展示有关主题、事物,为参观者提供相关资讯,对充实游客体验有直接影响;同时,通过有效引导,能让游客迅速熟悉陌生环境,对博物馆建立完整的认识;而解说服务如果符合游客的需求,将会使游客对博物馆有认同感,并将其作为一种增长知识、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解说系统还可以对博物馆进行间接的管理,对参观者进行引导和主动而隐性的管理,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总之,博物馆所承担的功能与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拓宽。在与公众更加宽广的交互环境之中,博物馆的休闲、娱乐、游览功能正不断凸显出来,渐渐营造成为一个供学习、交流、研究和社会交往的地方。

三、以游客体验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解说系统设计

(一)以游客为导向的解说系统存在的必要性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已达1722座,如加上其他部门和民间兴办的博物馆,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400座。各地兴起“建馆热”。由于思想未能完全转化,国内闭门造展的现象十分普遍。然而,我国博物馆从规模、管理、展陈方面来看,整体水平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

因此,现今国内博物馆虽然遍地开花但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并未随之高涨。大多数游客不游览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博物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联系,或者是不喜欢博物馆藏品的陈列方式,游客早已厌倦传统平面、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而大多数博物馆却不愿意改变自身,迎合普通大众的游览需求。即使人们有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需求,也诉诸一些较新的媒介,而不是诉诸藏品陈列和文化表现手法显得陈旧的博物馆。从更深层次来说,博物馆缺少与游客进行“信息交互”的空间与平台。这种交互的平台更多要凭借着“解说系统”来完成。由于旅游消费特殊的时空规定性,解说系统被认为是游客将旅游经历提升至旅游体验层次的必备手段,游客的游览必须依靠完善的解说系统。解说系统的运用关系到参观者的体验经历、满意度。对于游客来说,成功的旅游解说系统是达到高品质旅游服务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形态的演变及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使得顾客需求从以理性为主,转向以感性为主,人们对体验及其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大众文化旅游的本质在于体验性的文化旅游,更注重经验的累积而非学问的堆砌,它寻求的是一种游览中的领会,而非类正式教育一般的理解。形式上逐渐转化为大众化旅游的博物馆也是如此。博物馆的参观者强烈希望从博物馆得到更多层面的经验,而不仅仅只是期望能看到在博物馆中的珍贵展品或参加一系列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李瑛,2004)。然而,目前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绝大多数从规划专家的角度,以旅游地特征为依据设计,忽略了游客的兴趣及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差异。若能对游客需求有预先的认识,并了解游客对解说媒体、内容和主题的需求,将有助于解说活动更好地进行,更有利于解说系统规划。

(二)构建以游客体验需求为导向的博物馆解说系统

1、营造“以人为本”的体验型场所

传统的博物馆设计往往以展品为中心,过于关注展品的物质形式,而忽略了展品的文化内涵及

历史背景,没有考虑到参观者的实际需求。因此,解说系统规划中应改变以“物”为中心的认识,以人为本,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来规划设计解说系统。由于体验完全是个性化的,每个人的经历、知识、身体情况、精神状态都不同,即使在同样的体验环境中也会获得不同的体验。不同游客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资料,其本身对于解说接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若能了解不同游客对解说系统的需求。将更有助于解说活动的进行,更有利于解说系统规划。

此外,因为游客的体验源于外部的刺激,但它并不是外部刺激本身,它是由刺激引起的、在人脑中留下的值得回忆的令人惊喜或恐惧而难以忘怀的经历印记。因此,加强以人为本的体验型规划设计理念的最高目标即是让游客对博物馆产生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

2、优化博物馆空间解说线路

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对博物馆空间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对博物馆展品历史进行时间上的梳理,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减少展品过于集中或分散、设施布局不合理及线路单—呆板所造成吸引力弱的情况。

此外,通过在空间上延伸附加服务产品,不但可以满足参观者休闲需求,同时亦能对客流合理分流。如国外不少博物馆设有书店、工艺品店等,通过提供这些服务项目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博物馆的经济效益。

3、提高人员素质,强化个性化人员解说

由于博物馆自身具有较强的历史性、文化性特点,因此需要由专业性强、功底深厚的解说人员来进行解说。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游客针对性不强,多数解说人员都是以固定解说方式为游客解说。同时,也很少关注游客对解说内容的回应,缺乏有效互动,忽视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为此,加强博物馆解说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解说质量,以及针对不同客人,强化对游客服务的独特性,鼓励个性化解说,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解说质量和效率。

4、增加非人员解说设备,提高游客体验值

紧紧围绕博物馆解说主题,对指示标志进行统一、科学的规划。而在印刷物的设计上,应根据不同游客,制作深浅程度不同的解说物。此外,由于不少研究者对电子导游这一解说系统的运用看法不一:电子导游系统在为游客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亦减弱了游客与同伴及博物馆展品间的信息交互,旅游者体验变得更加私密化、社会弱性化。因此,要有效利用电子导游解说系统,结合人员解说、科技手段、展示陈列解说等方式更好地激发游客的“想象”,引导游客游览。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
刘璐规划设计作品
刘璐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