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容县历史风貌区的发展策略

2009-04-29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容县特色

陆 璐 谢 毅

[摘要]一个历史风貌区对于塑造该城市的形象和特色来说。作用重大。国外的老城区能经历几百年风雨。其魅力经久不衰,其中的奥秘值得探究。风貌区改造更新需要建立城市整体观念,总体上对风貌区进行全面的研究,制定一个整体的改造系统,明确改造措施策略与改造重点,为进一步倡导小规模的有机更新创造条件,以期引导风貌区改造更新步上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历史风貌区;特色;改造更新;容县

[作者简介]陆璐,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二所助理规划师,广西

南宁,530022;谢毅,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道桥所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9-0089-0002

历史风貌区是一个城市的珍贵遗产,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口的,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今天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资讯的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除和破坏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城市文化空问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一、容县历史风貌区概况

容县历史风貌区范围由沿江北路—城南街—城北路—新北街—北门街—高速公路引线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约70公顷。由现存明代真武阁和近代岭南地区传统骑楼风貌为主的传统商业、居住街坊建筑群构成,是容县规模最大、历史建筑数量保存最多、古迹留存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突出体现了容县商贸繁荣、人杰地灵的岭南风貌特征。风貌区内历史人文荟萃,街道尺度宜人,空间朴实自然,环境优美舒适,建筑类型多样,风格统一而有变化,其中典型建筑主要为传统沿街骑楼商业建筑,并有少量西式别墅类住宅和古代建筑,建筑装饰风格有鲜明的岭南特色。

二、历史风貌区现状问题及分析

(一)街区格局尚存。传统风貌所剩无几

目前风貌区的街道虽然都基本保持着传统格局,但传统建筑保存质量令人担忧,许多传统建筑已显出十分破旧的样子,不少地段已被改建为现代的风格,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传统建筑不相和谐,甚至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从而影响保留传统建筑的正常使用,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

(二)公共活动场地缺乏

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中,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主要集中在道路硬化、建筑外墙立面改造上,仍然缺乏对人的行为、环境本身、广场生态等问题的考虑,没有活动的场所和休息的设施,无法满足人的行为需求。

(三)对风貌区的保护认识不足,管理机制与法律制度尚待完善

由于没能列入国家特定的历史街区范畴,现有的法规条例只能对个别的文保单位进行严格保护,对于文保单位外的生产、生活行为均没有进行约束,尚未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法律保障。保护涉及到规划、城建、园林、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目前还未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有关部门职责交叉不清,影响保护规划的管理操作。

三、改造更新的思考:产业优先、居住环境改造优先还是文化保护优先

1、不同社会视角对风貌区改造有不同的要求。

2、单纯从单一视角来考虑,很难对该地区是否需要改造形成明确的结论。

建筑环境方面:不能单纯以建筑好坏来确定改造,如何处理好建筑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空间肌理的维护与基础设施的改造问题,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社会经济方面:地区经济活力延续与产生转型风险是改造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但产业转型带来的外来人口的入迁,原有的特色、生活形态将不复存在,这对风貌区保护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外来人口不断迁入带来人口结构转变,留存本地人经济能力不足,有些载体也在逐步消失。

四、改造的理念

容县历史风貌区一直是容县文化形象和平民化城市性格的典范区,是外地认识容县的窗口。实现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展现,通过再现地方文化的特色吸引外来者,树立口碑,成为岭南文化的先锋地区。

五、改造更新的整体策略

(一)建筑更新与策略

分区改造、综合平衡:根据建筑和空间特点划分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改造策略,以维护风貌区空间特色,确保改造的经济可行。

产权人手、远近结合:产权混杂是风貌区建筑更新和改造的难点,包括个人私有、私人共有、公产(代管、经租、公有房)、私公共有、公企共有等情况,建议优先处理产权关系,采取保留、置换、回购、拍卖、代管等策略调整产业结构,为建筑的更新和改进创造条件。

与地区功能调整、保障性住宅的建设结合:建筑要结合地区功能调整的要求进行更新和改造,确保地区整体功能完善和提升,建筑要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行更新和改造。

(二)设施与环境的改造策略

面对日渐老化的基础设施,需要贯彻系统改造的原则,采取更新、局部调整和增加设施同步进行的策略,通过更新管网,局部调整消防和交叉口,增加停车场、社区服务设施等举措,最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社会重构策略

地区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于人力资源,提升风貌区人口质量是改造的核心。因此,更新和改造的关键在于人口重构,通过与产业配合、保障性住房配合、产权调整、土地资源整合等方法。实现人员的自然迁徙,留下一批、出去一批、引进一批,实现社会重构。

六、改造更新的重点

1、保护黄绍闳、黄旭初别墅,容县真武阁等建筑及其群体布局;恢复新北街、新南街已拆除的沿街骑楼建筑,还原骑楼商业街风貌;保护其他商业、居住、历史建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及近代公共建筑以及其他体现本风貌区历史文化特征的建筑元素。

2、历史风貌区的特色风貌可以通过空间组织加以体现,如步行街道的组织和新老建筑协调整合,形成和谐的风貌特征,延续与发展历史文脉。保护现有的街巷,维持其线型、宽度、空间尺度、绿化环境与景观特征。

3、以建立步行区为目标,对区域交通流进行合理组织。合理布置周边的公交线路和出租车临时停靠站,确保可达性和步行街环境的协调;着手主要节点的改造,使周边道路系统能更好地为步行区服务,最终将步行街对周边的交通影响降至最小,同时保证风貌区道路交通体系的协调。

七、结语

特色,是城市的生命。然而,自从上世纪末我国进入城市发展“高速公路”后,带着“破旧立新”的幼稚思想在城市建设中摒弃历史,不断抄袭和克隆所谓现代建筑,自以为那就是现代化、就是与国际接轨,结果一些好大喜功的官员、利欲熏心的开发商和设计师合谋之后恰恰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迷失了个性,“特色危机”日益突出。当一个个城市历史风貌被破坏时,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推土机的轰隆声,我们分明听见了拥有历史积淀、象征文明的城市在惨叫!鲁迅先生著名的“弃医从文”,经历告诉我们,要改变一个社会,人的意识、觉悟是最重要的。同样,现在最紧迫的是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觉悟。必须认识到城市历史风貌对于城市特色塑造的意义和作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参考文献]

[1]龚迪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特色塑造若干问题探讨[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猜你喜欢

容县特色
中医的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优秀小画家
容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保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如何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以广西容县为例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学习用品(一)教学设计
广西:玉林“容县沙田柚”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