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管理艺术的感想

2009-04-28吕萍香

管理观察 2009年9期
关键词:艺术性管理员制度

吕萍香

摘 要: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然而不同学者在研究管理时出发点不同,因此,他们对管理一词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直到目前为止,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各种不同的管理学派,由于理论观点的不同,对管理概念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管理学者是这样定义“管理”的,如:泰罗:“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泰勒:“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唐纳利:“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其实,归根到底,管理就是通过管人去做事,人的思想和心理是复杂的,所以管理必定是复杂的,甚至是模糊的。因此,管理不仅要讲求科学,还要讲求艺术。

关键词:管理艺术 感想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种对立的说法。一方面,我们制定了制度,而且可能是一套很好很严格的制度。管理员们强调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制度既然制定出来了,就要严格遵守,否则就失去了制定制度的意义。另一方面,一旦制度实行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违反制度的事情时有发生,总是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时不时的违反一下,管理员去管理他的时候,他总有自己的道理,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很多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这种实际情况所造成的违反制度的现象,就不能充分的贯彻制定制度的意图,严格执行制度时,就有可能造成某种对立情绪,以后更难管理,听之任之吧,便应了那句话---我们要制度干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用到管理的艺术,在管理的过程中,讲究一定的灵活性,讲情理和分寸感,这与其说是手段,不如说是艺术。艺术,就是充满人情味,灵活多变,十分高超又无法规范的东西。执行制度的艺术,正是反映了一个矛盾的现实。

记得有位老师说过一句话,“人性化管理是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的生搬硬套”。这句话正反映了这位老师很讲究执行制度的艺术。其特点就是入情入理。什么叫入情入理,就是人们在违反制度后,不要急于照章办事,而是要了解他为什么要违反制度,什么原因?是有意的还是有原因的,这一点很重要。然后再根据他表现来决定如何处罚,还是不罚。这就是讲情理,这种做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个人认为一些事情要是生搬硬套制度是会伤人的,一旦伤了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反而更维护不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尊严。同样,制度执行者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这实际上就是管理员为什么要灵活执行制度的原因。那么对于屡教屡犯,知错仍犯的人是不是也这么灵活?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这些人,管理员要拉的下脸,给他来个照章办事,这里有个示范性的问题,对个别人是不是该管理,如果继续让他们这么下去,如何能让其他人员心服?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而管理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更没有办法通过学习(尤其是书本学习)掌握管理的技巧。在管理的艺术性上,人们常犯的错误是:过分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从而否认管理的科学性,认为管理艺术是少数人天生所具有的,从而大多数人只能天生地处于被管理、被领导的地位;在管理实践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而常常以管理者的心情、好恶来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只有有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给职工稳定的预期,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和由于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企业家的人格魅力、聪明才智、创新精神才有发挥的土壤。如果只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就必然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一言堂,甚至独裁与腐败。◆

猜你喜欢

艺术性管理员制度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