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生存现状及发展建议
2009-04-28宋宝庆
宋宝庆
摘 要:独立学院学生社团与普通高校学生社团相比在校内物资、师资、生命力延续等方面相对薄弱。在当前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唯有通过强化理论学习、运用科学管理、敢于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等措施,才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社会价值。
关键字:独立学院 学生社团 现状 发展
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共青团全面实施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助手和平台。解决高校学生社团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校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近年逐渐成长起来的独立学院中,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其在发展中所遇到问题则与普通院校不尽相同。
一、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社团物质条件匮乏,活动经费紧张
学生社团属于自发性群众组织,从组织的建立到发展均需要物资经费投入,但由于独立学院办学资金、场馆设施及物资等较普通院校更为紧张,独立学院给予学生社团的物资及经费极为有限,甚至部分独立学院并未设立学生社团运转专项资金。同时,普遍处在基础建设阶段的独立学院文体类设施建设不到位,学生社团活动场地使用也受到较大限制,导致一些社团活动停滞。
2、社团日常管理与活动开展缺乏专业指导
因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社团未能聘请本专业指导教师指导,缺乏社团管理及发展的系统性和目标性,部分社团负责人仅凭一腔热情,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忽视活动的专业性及互动性,吸引力不大,会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导致社团的发展停滞或萎缩。此外,新老会员承接不够,参加社团的学生低年级化现象明显,具有一定专业指导能力的高年级学生继续参与社团活动的比较少,社团的专业性较难得到提升。
3、社团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立时间相较普通高校社团较短,社团文化历史沉淀不足,同时社团负责人更换频繁,稳定性差。大部分社团人事制度不完善,不注意社团核心成员的梯队建设,忽视了社团传统的承袭,甚至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一些社团在成立初期急于举办大型活动,但在一两个学期后销声匿迹,很大原因在于不重视对下一代核心成员的培养,常常出现负责人一换届,整个社团建设又重头再来的局面。
4、社团的政治稳定性亟待加强
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仍未完善,脱离组织的活动很可能给学校以及学生自身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由于学生社团是广大学生凭兴趣爱好而自发建立的组织,监管和限制相对宽松,能够快速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且思想更为激进。在当前形势下,较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甚至被敌对势力利用,危害国家利益。
二、独立学院社团发展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高校社团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社团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1],有助于培养社团成员更好的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提高社团负责人及普通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及责任意识,建设符合高等教育改革需要的社团教育体系,保证学生社团组织的政治稳定性。
2、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任何机构如要保持正常运转,除制度完善同时,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学生社团更是如此。独立学院应重视对社团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首先,将社团干部真正当作学生积极分子中的一员,组织参加学校党课学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团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其次,定期开设针对组织管理方面的公共管理类培训课程或讲座,使学生社团干部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并利用管理学基本原理解决在实际社团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活学活用;此外,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式互动讨论,利用社团性质差异及专业差异,为社团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解决方案。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可以使社团学生干部在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管理技巧、沟通方式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3、加强社团指导教师团队
由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相较薄弱,且部分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工作量较大,仅凭校内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且校内教师对社团的指导仅凭个人兴趣或与社团学生干部私人交情,在学生社团的工作与教学工作量及年终考核并未挂钩,使得出现“做与不做一个样”的尴尬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此外,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方面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也应对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给出建议。由此,独立院校可考虑由学生社团自主聘请校内或校外本专业领域专家进行对社团的全面指导,学校根据学生社团管理完善、活动质量及所获奖项等对教师指导成果给予评级,依照评定级别给予指导教师相应报酬,借此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对社团指导的积极性,使学生社团管理质量及活动质量得到提升。
4、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国内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发展重点仍处在基础建设及师资储备等方面,对于校园文化的投入还未能达到普通高校的水平,且校内适于开展学生文化性活动的场馆较为有限。在这种局面下,学生社团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摆脱校内现有资源的局限。目前,社会物资利用的主要表现方式为校内商业赞助,如为企业做校内宣传或设立产品展示区等,虽然这是学生社团获取社会资源的最直接手段,但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并不值得鼓励。因为,一个健康的学生社团组织应具有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在校内外树立社团的品牌形象,其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应符合本社团的专业性质,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如仅为获取急需的物资而开展不符合自身专业的短期商业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团声誉,如沉迷于此偏离最初建立社团的初衷,后果会更加严重。凭借社团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中长期社团发展规划,固定小范围高品质企业长期合作,才能够保证社团运转所需物资的可延续性,有利于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企业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传播等真实的范例,对社团文化的建立及沉淀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5、加强社团实践类活动开展,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学生社团组织生命力集中体现在社团活动的开展,其中主要包括社团内部日常活动和校内外开放性活动。社团内部日常活动如训练、排练等活动虽以社团专业方向为开展基础,但不可一成不变,应适时加入顺应时代变化、学科发展、满足成员需求的元素,以增强社团组织生命力和吸引力。在开放性活动中,建议尝试应用项目管理制度,避免松散、混乱。社团活动中的项目管理首先要在基础好的项目上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成熟一个开展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推广[2]。在活动物资方面,鼓励在有条件下积极动手制作,在动手同时增加社团成员的沟通与组织向心力,这种自由发挥的空间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社团各项工作改善创新及组织整体发展规划。
综上所述,为使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更好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一方面独立学院应提高对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在物资、场馆、师资方面给予相应帮助;另一方面,学生社团管理机构也应根据当前形势,通过强化理论学习、运用科学管理、敢于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等措施强化自身,真正体现大学生社团应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思想政治教育,2004(2)
[2] 徐纯赤,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上海教育科研,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