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教学

2009-04-28危晓丽

商情 2009年3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教学途径教学观念

危晓丽

【摘 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以此为契机,首先必须从观念、方法、知识系统等方面进行角色更新。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教学途径 审美体验

随着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在经过了多层次、多部门的培训学习后,自己逐步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以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年来,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与探索,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带来课堂的新气象。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多年来,我们音乐教师都不断的述说着教材老、线谱难等实际教学困难,寄希望于教育部门及早更改教材。现在,终于盼来了新课改。但当我们欣喜的拿到“新标准”和“新教材”的时候,我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因为剥于“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大变革,我们一时还无法领悟,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剥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一场挑战。

为了尽快尽早的适应和执行“新标准”,在教研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新课改理论,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讨活动,尤其是对音乐的新课标多次学习理解消化,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明确了音乐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通过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及现代教育意识的培训与强化,可以说我已能较深刻的理解“新标准”全面改革的意义与精神,转变了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并不断的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

二、全面贯彻精神,改革课堂的教与学

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比较注重于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健康学习、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真正的“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极其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1.开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一成不变让学生感到纪律的约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与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科学的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方凳,师生围圈坐在地中央,尽情地唱啊、跳啊,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学习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排列。

2.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多层次美的教学氛围,他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音乐语言的简捷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在以往的教学中,自己不重视板书的设计,认为音乐课重在教唱歌曲,进行表演,再加之自己缺少美术细胞,很少去设计,构画板书。在新一轮教改中,把音乐审美摆至核心位置,起初是逼迫自己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板书设计,创设情境,逐渐尝到了图文并茂的板书为音乐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每堂课都尽可能地变换花样地设计板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既体现了新谍标“潜移默化培养美的情感”精神,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创造美、发掘美打下良好的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喜欢音乐,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的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教学的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贝q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积极性高涨,每个人都主动卖力地表演着,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探究学课改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获得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思想上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就比较注重孩子们小组学习与竞赛的环节设计,抓住教材中生动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合作刨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都分享组内成功的喜悦。

3.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同时又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对发展其想象力、刨造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为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刨设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了各种能力,达到新理念的最终目的。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一年的课改尝试,品尝到课改结出的丰硕成果,深深地喜欢上新课标、新教材,也深刻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作为21世纪的音乐教师,我愿意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一名称职的“美的使者”!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进音乐教学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教学途径教学观念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