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发言人:26年耕耘始有今朝
2009-04-27刘笑盈
刘笑盈
今年的“两会”是在中国作为“全球金融风暴中一个崛起大国的角色担当”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由此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两会”,其中海外媒体记者就有800多人。报道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与中外记者直接联系的“两会”发言人及“两会”上的新闻发布无疑是传媒竞争焦点中的焦点。
“最抢眼的人物”
今年“两会”更换了发言人,政协的发言人是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人大的发言人是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他们的精彩亮相引起了中外记者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是“两会”中“最抢眼的人物”。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如果说“两会”对中外媒体来讲是一场“新闻盛宴”,那么“两会”的发言人就是这场宴会的主导演。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角度,“两会”的发言人是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演进。在我们看来,经过26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已经初步成熟了。
新闻发言人已成为当前的流行术语,无论是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还是登录网络,他们的言行随处可见。但是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和研究非常有限。结合各种定义,我们认为,“所谓新闻发言人,是指代表特定的社会组织(政府、企业或民间机构)发布和传达特定新闻信息的官员,其主要职能是通过特殊的发布方式(接受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等)向特殊的受众(主要是新闻媒体)发布组织所掌握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向社会公开的过程,其从事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组织公关活动。上述新闻发言人的特质及一系列相关活动构成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与发布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与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
关,从今年的“两会”来看,无论是新闻发布的发言人的水平还是信息公开程度,都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可圈可点
新闻发言人是新闻发布制度的核心,发言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新闻发布的水平。今年“两会”的发言人,以前就被新闻界称之为“明星官员”,曝光率极高,所以一经任命,就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这种期待也的确没有落空,两位发言人在“两会”期间,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新闻发布活动,包括自主发布和组织发布,在发布会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获得了媒体较大程度的认可。
从专业的角度讲,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有三:其一是知己和知彼,善待媒体;其二是立场坚定,讲究诚信;三是语言幽默,实现有效沟通。从上述素质来看,二位发言人做得非常出色。
首先,发言人要对自己所要发布的信息十分了解,对新闻界的动向非常熟悉,不仅知道一场发布会的主要发布内容是什么,而且知道新闻界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甚至不同媒体的兴奋点是什么。我们从两位发言人组织的首场发布会就可以看出,发言人几乎回答了记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没有用到“无可奉告”或“这个问题我回去查一查”等推托性用语。在被问及政府理财的问题时,李肇星开玩笑说:“这是多少年以来我碰到的最不会答的问题,想想看,我连我自己家里花多少钱都不知道。”但还是耐心地回答了相关问题。
其次,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发言人还能做到以诚相待、轻松幽默、语言风趣。香港记者曾经在赵启正的新闻发布会后评价他在发布会上的表现“既生动又幽默”,李肇星更是用了“哪壶不开提哪壶”、“患难见真情”等谚语来回答问题。3月5日的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李肇星“非常机智地”回答了记者们所提出的“尖锐问题”。
最后,两位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例如,两人都被问到了关于“兽首”拍卖这一“棘手”问题,李肇星的回答是引用中国古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佳士得把抢夺来的文物拿来拍卖,不能算“有道”;而赵启正则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说:“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我希望有一天法国解放并涤清了自己,会把这抢来的东西送还给中国”。在同样坚持立场的前提下表现出了不同风格。
另外,两位发言人长期从事外事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发言人的国际化程度。我们说一场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就是要在可控、轻松和互动的环境中向媒体传递大量的有效信息,而发言人是其中成功的关键。从今年“两会”发言人的表现中,我们看到了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进步。
26年风雨路
新闻发言人是新闻发布制度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开始于1983年,在那一年的2月,中央宣传部及中央外宣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设立和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对外国记者工作的意见。3月1日,外交部新闻司长齐怀远走马上任,成了外交部第一任发言人。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1983年6月,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首次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从此,“两会”建立的新闻发布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两会”的新闻发布开始于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的“元年”。从那以后,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期,90年代的相对停滞期,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非典”之后的快速发展期。在这期间,“两会”的新闻发布与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一起成长,甚至我们可以说,“两会”的新闻发布代表着我国重大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最高水平。
由于“两会”之中可以传递出大量的信息,所以中外记者云集,作为信息发布的权威——新闻发言人自然也成了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人物”。2007年3月的“两会”是对媒体开放程度大大提高的一次会议,当时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有713人,2008年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瞩目的新闻中心,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达到了877人,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依然有800多名外国记者和400多名港澳台记者采访“两会”,记者总人数也超过了去年再创新高,充分说明了中国对世界的重要程度。
“两会”的各种新闻发布活动使“跑会”的记者们目不暇接,疲于奔命,甚至出现了为入场占地而发生争执的情况。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发布会成为了记者挖掘新闻素材的“跑马场”,说明了新闻发布的成功。政府通过有效的新闻发布工作成功地主导了新闻舆论的走向,用议程设置的理论来说,就是以政府议程引导了媒体议程,从而影响到了公众议程。
沟通的新桥梁
新闻发布制度的基础是信息公开制度。我国的信息公开是逐步形成的,尽管自1979年到2000年,我国各级政府也制定了几十件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但是在最近几年,信息公开才成为我国行政机关部门的重要课题。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规定公民有权依法获知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这是法规建设的一个大动作,也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国家法律基础。
“两会”在推动信息公开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继2007年代表委员们纷纷开博客之后,在今年的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开始主动接触记者,希望自己的议案提案或建议得到社会的响应。不少西方媒体也对本次“两会”的透明度给予高度关注。而“两会”的新闻发言人,更是成了代表信息公开的焦点人物,一方面,把会议的内容包括一些有争议的内容透过媒体告知社会,另一方面,对记者代表公众提出的疑问作出解释,成了沟通信息的桥梁。
从中外的历史实践中我们看到,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的设立,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协调与媒体的关系,利用媒介的各种功能来推动政府工作,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化,而且可以促进政府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促进国家形象的改善。可以说,今年的“两会”发言人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实效,标志着我国的新闻发布制度,正在走向成熟。
(作者为国务院新闻办“全球传播与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主讲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