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2009-04-27唐桂萍赵秀君
唐桂萍 赵秀君
[摘 要]本文从介绍长尾理论入手,分析了图书馆存在长尾现象,并就长尾理论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进行探讨。
[关键词]长尾理论;图书馆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09)01-0094-03
1 长尾理论
1.1 长尾理论的提出
2004年10月,“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了一个网络经济的新概念——长尾(The Long Tail)。此概念很快发展成为一种新经济理论,用来描述Google、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模式,阐释互联网企业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1.2 长尾现象
长尾现象最初来自对一些成功的互联网营销商的观察。图1是在线音乐销售商Rhapsody公司的数字音乐销售统计表,从图1中可以发现,该公司和传统音乐销售商店一样,都有相同的符合“幂指数”形式的需求曲线,头部是排行榜前列的流行曲目,尾部快速下降的部分代表不太流行的曲目。深入研究发现:图1中的浅色部分,即排名在40000首以后的歌曲仍有源源不断的需求,这是一般非在线音乐零售商所无法提供的,包括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s)也是如此,沃尔玛在40000首之后的销售记录几乎为零。而在Rhapsody,位于排行榜第10万、20万、30万、40万的曲子仍有点播,这就是长尾现象。网络书店亚马逊,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在线音乐销售商iTunes 等都存在类似的现象。
图1 Rhapsody 公司的长尾分析
长尾理论给互联网商业经营带来的重要启示是,不要只盯着主流市场,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不过,这些商机要想得到实现,还必须满足一些条件。长尾理论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得产品的存储和物流成本降到足够低的程度,也就是说,产品的数字化程度要很高。
1.3 长尾理论与二八定律
按照传统的二八定律,20%的消费者购买80%的某一类商品,而80%的消费者只购买另外20%的商品,公司只要将精力集中于这20%的客户即可保证公司正常的运营,而对其余的80%的客户则可不予重视。而安德森的研究却发现在互联网的长尾市场上,有90%的产品在传统市场上是买不到的,但它们却带来销售额的25%和利润额的5%。同时在传统市场上没有利润空间的产品却占到了长尾市场产品总量的8%。因此,长尾理论认为这其余的80%客户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长尾理论颠覆了原来的20/80原则。20/80原则强调的是少数重要原则,即20%的人群带来了80%的价值,而长尾理论则强调在后面的那些被认为不能带来盈利的尾巴里寻找盈利点。
2 图书馆工作中的长尾现象
长尾理论提出后,引发了图书馆界对长尾理论的热烈讨论。图书馆界的基本观点是: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就是长尾,只是因为互联网公司成功的眼球效应,商业世界才发现它的价值。
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图书馆的传统用户正在流失。OCLC在2005年底推出的《对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认知》调查报告中指出:被调查者中有84%的人首选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检索,只有1% 的人从图书馆网站开始;被调查者认为,搜索引擎比图书馆辅助搜索有更高的质量、更多数量的信息和更快的速度。部分学术信息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度也在逐渐降低,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200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调查表明:46.5%的学生喜欢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学习资料,而只有21.9%的学生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虽然在资源长尾的构建中花费了巨资,但却依然没有阻止用户注意力的外逃。与此同时,Google、Amazon等互联网公司通过资源聚合、减少摩擦、激发潜在的用户需求,成功地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注意力凝聚在自己的网站上。
所以,必须分析图书馆的原始长尾和Google、Amazon这类长尾公司的差别所在,以便重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重新吸引图书馆用户,使他们的注意力回归。
2.1 读者群体的“长尾”
长尾理论与图书馆提倡的普遍服务原则、关注公共信息利益、消除“数字鸿沟”不谋而合。随着信息化的深入,长尾理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发展,当前读者的阅读倾向越来越个性化,即所谓“每本书都有读者”,图书馆无论在“长尾曲线”多远的尾端都有读者。
2.2 资源使用上的“长尾”
由于图书馆与二八定律的关系,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实行三线典藏制。利用率很高的图书存放在一线书库,这些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50%~60%。利用率较高的图书存放在二线书库,其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20%~30%。而那些利用率最低的图书的借阅量不会超过总借阅量的10%,由此就造成文献资源的“长尾”。同样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利用上也存在“长尾”。一方面用户觉得馆藏资源不能满足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因文献和数据库使用率不高而苦恼。其主要原因是由馆藏资源覆盖面受限制、各类数字化资源检索界面不统一、检索需要一定的技巧等造成的。读者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缺乏易用性,需要很多时间去探索和使用。
2.3 资源需求上的“长尾”
随着电子资源的发展,电子资源的使用总量应是逐年增加,但每个资源的使用频率分布,每个读者获取的数量也是差距很大。中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用户的需求表现为一个长尾。该调查对我国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过去5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SCI和CSCD)发表的学术论文引用过去10年内的外文期刊种类和频次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读者使用的资源呈现一个长尾,图书馆只管理高端的头部。此外,期刊引用的年代分布也呈长尾。
3 长尾理论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
图书馆应该如何应用长尾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工作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长尾理论。
3.1 新的服务理念
长尾理论与图书馆提倡的普遍服务原则、关注公共信息利益、消除“数字鸿沟”不谋而合。图书馆在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满足读者需要放在第一位。图书馆开发长尾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围绕读者来进行资源建设,应用长尾理论来吸纳新读者。图书馆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很好解决二八现象,把80%的文献揭示给读者,充分提高读者的资源利用率。
3.2 立足读者需求,互动读者服务
图书馆发展的立足点来自于读者的需求,这早已是中外图书馆学界的共识。了解和重视读者的需求,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关键。图书馆服务也越来越注重面向读者服务的资源整合与流程重组,寻求以信息服务及读者和作者这些元素为结点,通过有限路径将它们联系或整合到可识别和交流的范围。要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吸纳读者的智慧来补充和改进图书馆服务,形成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读者将通过自主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来满足自身需求,图书馆关注读者的反馈并改进服务工作。
3.3 注重资源组织与揭示
根据长尾理论的供应聚合原则,要有足够长的“尾巴”,让用户获取需要的资源,这需要有足够多的产品形成数量聚合。图书馆要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建设满足读者需求的资源,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揭示和组织。资源的揭示包括馆藏印刷型资源、各种中外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等,也包括免费资源的组织和揭示。资源的揭示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需要从读者的情报心理和情报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按照知识体系和结构进行分类组织,从多个角度对资源进行揭示,以便读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资源。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仅有资源聚合是不够的,必须提供有效的检索机制。图书馆可以通过有效的排序、推荐,引导读者沿着发现的路径,实现供应和需求的有效匹配。长尾理论重视潜在资源的挖掘,图书馆应该提供聚合信息供应和需求的技术和环境。网络信息资源应该尽量收集齐全,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而对于收费数据库等资源,则可充分利用网络条件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目前图书馆的资源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深层的无缝链接。各种电子资源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知识组织体系,不同的馆藏目录、电子数据库、电子图书都有各自的知识组织方式和检索系统,读者很难从一个入口获得全面的图书馆馆藏信息。因此,深度揭示馆藏资源,整合网络资源,引导读者挖掘自己需要的资源,从而使资源得到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利用。
3.4 优化馆藏结构,提供虚实结合的服务
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呈多元化,既有传统的纸质型文献,又有大量的数字化的文献以及各种格式的多媒体资料。图书馆传统印刷型文献和现代数字化信息资源应该有机协调统一起来,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科学有序地整合,同时以广泛的资源共享为基础,依靠地区、国家及国外信息资源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知、共建与共享,构建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图书馆要通过多种检索途径来方便读者的信息获取,加大不同文献的获取可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快速流动。图书馆了解长尾理论将能够服务更多的读者,对现有的实体服务改进,以便更好地服务现有读者和吸引新的读者。图书馆利用网络实现电子资源、馆际互借、信息推送、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等个性化服务,让每个读者找到适合的资源和每一份资料找到适合的读者。图书馆要建立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读者服务,通过个性化服务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其主要手段包括:个性化定制、个性化信息检索、信息推送服务、互动式信息服务、网上文献购置推荐等。图书馆只有将实体与虚拟服务相结合,才能提升读者服务工作的价值。
3.5 建立资源导航,引导读者利用资源
图书馆有义务和责任对读者进行科学引导,引导读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向读者提供喜欢的文献选择。引导读者注重即时文献传递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引导读者从使用传统的搜索引擎转向专业的信息检索。吸引更多的读者来访问,积少成多成为长尾的一部分。图书馆要与读者共同建设资源,主动推介资源,引导读者发现资源,降低获取资源的成本,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3.6 加强图书馆的推广活动
图书馆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随着网络对社会的冲击,图书馆的使用率在逐年下降,入馆人数也在逐年萎缩。严峻的现实必须考虑图书馆的价值重估,重新评价图书馆在传承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推广的目的就是要以读者为导向,充分挖掘读者的阅读愿望,通过系列的形象识别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读者分为现实读者和潜在读者,图书馆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使大量的潜在读者向现实读者转化,让文献得到最好的利用。图书馆推广需要对广大的读者“长尾巴”加以特别关注,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推动潜在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
4 结 语
关于长尾理论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深入,这一理论的诞生为图书馆工作模式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理念来说也有很多的启示,同时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为图书馆提高资源的利用和发掘资源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服务模式。我们要在实践工作中,重视长尾理论的应用并不断更新,以整合图书馆现有的各种资源,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全方位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军兰.长尾理论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7(4):30—33.
[2] 韩瑞珍,刘 纯.长尾理论及其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启示[J].图书馆论坛,2008(1):93.
[3] 卜华白.长尾市场商业运营模式[J].企业管理,2007(1):100.
[4] 宓永迪.长尾理论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杂志,2007(5):11.
[5] 丁一敏,马宏伟.长尾理论对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7(3):38—39.
[6] 张安红.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长尾理论[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1):79.
[收稿时间]2009-01-08
[作者简介]唐桂萍(1952—),女锦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赵秀君(1973—),女,硕士,馆员,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