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关系
2009-04-26乔红斌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关系
乔红斌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课程改革突破口在课堂,而课堂改革聚焦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许多困惑和问题,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新旧教学行为矛盾交织所产生的问题,那么认清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关系非常重要。要实现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转变
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缩影,而不是教学的“圣经”。一方面,教材汇集了重要的思想、基本练习和考查性的作业,是师生重要的学习材料和课程资源。教材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中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驾驭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教材,力求把教材上所要传授的知识“活化”,提高知识的生命力,改过去“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
教材给了教师一个自由的天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教材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二,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环境,在运用教材实施教学的活动中让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教师不光解释教材,而且是要用教材作为“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
二、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其原则是“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于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必须为“学”服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实转变教育观念,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变主宰为主导,尊重学生,教学民主。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认知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习惯。没有对学生深刻的了解,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充分的准备下,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组织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以及让学生开放地主动学习,这也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能否成为主体,主要就是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把学生调动起来、是否有对学生的指导、是否看到学生的思考层次、是否把空间让给了学生。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把学生都看作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建立合作、尊重、发展的师生关系。
三、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感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略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似乎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实际上它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获取的结论而忽略显现获取结论的思维过程,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是怎样获得这个结论的。
重过程体现为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参与为核心,把问题交还给学生,不是教师教给学生,而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学习,怎样在求索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学生一起探究、研究问题。改革课堂教学从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的转变,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树立发展意识。虽然在探索中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等,但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教师既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活动,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习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在给学生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及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对待学习与发展的问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培养观,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以知识教育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从一次性学校教育目标向学生获得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目标的转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开展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刘凤刚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学生英语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关键作用。有资料显示:中学生获得的英语知识中有百分之八十是来自阅读,经常性阅读也给我们提供了复习词汇的机会。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方式;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技能日益成熟;阅读往往也决定着英语考试的成败。
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阅读的问题上,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着很大误区。其表现在:①过多注重语法,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拼读生词、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以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更是无从谈起。②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听课习惯、课堂合作学习等良好习惯的培养,怕影响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坏习惯一味地迁就,造成学生的坏习惯得不到及时纠正。③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这就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④阅读的量不够。量的缺乏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从而最终也不能形成能力。那么,如何突破传统模式,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师应避免满堂灌,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对阅读的速度、技巧及猜词技巧等作相应的指导。为提高阅读速度,可引导学生进行泛读、速读、略读、寻读(即为寻找指定信息而进行的阅读)等。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速读可采用计时方式,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阅读需要阅读人的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自然会导致准确性下降。这样坚持不懈,便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速度。
总之,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倡导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中心的体验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创新思维和大胆实践的途径,为学生
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倡导语篇教学法
在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材料中,所有的语句间都是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它们统一在文章的主题之下。如果我们把语言基础知识从篇章上剥离下来让学生去学一个个语言点,所理解到的知识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无助于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培养。
所谓语篇教学是指从语篇的整体入手,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模式开展阅读教学。首先从整体入手概知其貌,了解文章的主旨基调,进而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来揣测词义,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进一步了解细节、层次结构、行文线索以及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和写作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弄懂了教师平时需要很大功夫才能让他们理解的词汇、结构和句式等。学与教的矛盾在这里也迎刃而解。这是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而获知的知识,更容易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三、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阅读问题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在心灵上的一种交流,在阅读中读者往往对阅读内容有一种期待和预测,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交流思想的过程。而提问则是检验这种预测的最佳方式。提问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之朝向教师设计好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问题的难度。成功的问题设置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而学生对问题的成功解答也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设问应该加强其目的性。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推断主题,②对字面理解的提问,③对文章内涵的提问。④细节理解,⑤开放式的提问,⑥作者的态度,等等。
除了利用以上方法以外,还应该注意的是,阅读过的材料可以在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拿出,进行浏览性阅读、复习性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能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如:可以加深对文章中的新词、句式的理解;更加熟悉文章的结构,而这种熟悉往往会刺激写作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总结阅读得失,使后面的阅读活动开展得更加顺畅。
四、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讨论、争论、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在小组合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问题的解决其实并没有通过老师,而是在合作中学生自己就学会了,这也是教师所津津乐道的“兵教兵”模式。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它还可以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合,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会从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团队的精神。
五、课堂教学要形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有人曾经说过:“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确实如此,身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应该看到在人生、事业的道路上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造就一个人才。
总之,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改变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采用篇章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模式,加强小组内部及组与组之间的团结合作,阅读后加强训练以巩固,同时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持之以恒,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