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理性倾向与理性整合机制建构
2009-04-26黄光荣
黄光荣
摘要: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理性倾向主要有技术工具教育理性倾向,人文教育理性倾向和生命教育研究理性倾向:产生教育理性倾向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单一意识指向;科学合理的教育理性整合机制应具备的要素是教育目的坚韧理性、教育理性创新活力、教育理性活动规约和教育理性监控能力。
关键词:理性倾向教育理性理性整合机制
人类任何一项正常的活动都离不开理性的参与。个人行为离开了理性会走向偏激,群体活动离开了理性会走向盲目或产生失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类任何其它活动相比,更加需要理性的参与。教育理性是教育精神的轴心,教育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从理性视野探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根本意义。
一、个别理性与理性整合
理性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意识。理性认识是指把感性认识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理和改造而形成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起揭示和反映事物全体、本质和内在联系的作用。
因此,理性对行为的作用,其本能是积极有效的。但是,这只是对理性的狭义理解。广义上,理性不是单质的个体存在,“理性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意识和整合机制。”理性是多面的而且是生成的,由于它意识指向的对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个别理性形式。当这种意识指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时,就形成科学理性;当它指向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关怀时,就形成人文理性;当它指向对自身行为的审视时,就形成批判理性;当它指向协调各个别理性形式在同一行为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时,就形成整合理性,等等。个别理性内在整合结果体现为个人理性,各个别理性之间的整合形成群体理性,各群体理性之间的整合形成人类理性。理性是适时的和发展变化的,时时处在被解构和建构之中。
人类社会活动的成果,一般不是个别理性的产物,而是各个别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和健康发展,基于各个别理性的整合之整体功能作用。理性的积极作用之有效发挥在于及时调适和整合重建。理性的消极作用在于未能整合的个别理性和原自主体对客观事物单一意识指向而产生的单一理性的以偏概全的偏向作用。单一理性倾向是产生理性消极作用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理性观变迁和理性倾向分析
(一)高等教育理性观变迁分析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走上正常发展轨道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理性观变迁,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1、知识教育理性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持续批判智育第一的过程中形成的德育与智育对立的非理性教育得以改变。随着我国社会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发展轨道,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的主导理念,知识教育理性观在此时处主导地位;
2、技术工具教育理性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类科学技术人才需求的剧增,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普遍上升,受技术工具的功利价值和经济功能驱使,高等教育开始走上技术工具教育理性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3、素质教育理性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文理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文理学科大跨度交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
4、生命教育理性阶段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更高水平,随着建设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思想观念的形成,教育开始关注人的生存质量,教育的生命哲学价值成了教育研究的中心话题。
(二)高等教育理性倾向分析
从以上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理性观变迁来看,其整体发展过程是适时的和健康向上的,由此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如果说在教育理性观变迁过程中也难免产生过某些偏颇的话,则主要是理性选择的单一性倾向对高等教育的危害。
1、单一技术工具教育理性倾向
为了适应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跟着技术人才市场走,报考人数成了专业设置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依据;一些大学的教育只是注重向学生传授实用技术知识,至于体现科学理性的一般科学概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原则,对自然客观规律的信念,对科学创新的理性追求,影响世界观形成的科学和人文精神等内容却往往被忽视。过度迎合技术工具市场的单一技术工具教育理性和短期功利意识由此可见。
本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本应是科学教育理性,但由于科学教育理性内涵更多的诸如科学信念、科学原则、科学方法和科学创新精神等理性元素,因此就不是唯有单一直接的经济价值指向。而技术工具(方法)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显然具有直接的功利指向,突显短期经济效益。如一些高校在办学治校时只求经济效益,只想“立竿见影”,因此,技术工具教育捷足先登“越俎代庖”科学教育。
2、单一人文教育理性倾向
由单一技术工具教育理性倾向导致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乏问题,终于在20世纪90年初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以至于“人文危机”呼声四起。于是,以加强人文教育为切入点的素质教育展开。然而,一些高校在加强人文教育时,没有认识到人文知识本应内存的科学理性和科学知识内存的人文蕴含,忽视了其与科学教育达成共融,由此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了各自独立的“堡垒”,互不搭界的“两张皮”。单一人文教育理性倾向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处于相斥和对峙的状况。
人文知识固然有其非逻辑和非因果关系的成分,但这只是人文知识的特征之一,而不能代表全部。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建构同样离不开科学理性,否则人文知识便可能成为无逻辑关系的观念堆积。这时人文教育也许会充满诗意和浪漫,但同时也会导致无判断和推理的随心所欲和未考虑偶然与必然之内在辩证统一的主观臆想。单一人文教育理性倾向导致了人文教育泛化现象,由此又导致科学理性教育的弱化。
3、教育的生命哲学价值研究的单一倾向性
教育的生命哲学价值是近几年来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一些颇具新意的观点也陆续提出,如教学方法的去科学性、思维方式的去逻辑性、事物关系的去因果性等观点。这为教育学增加了新内涵,于认知教育的生命哲学价值是有益的和具有创新价值的。但是,这些观点似乎又重蹈了单一教育理性选择之覆辙。这就是在揭示教育的生命哲学价值时,未能关注教学的科学理性和生命理性的相融性。
例如,在关于教学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探讨中,一是固守单一的教学科学理性观,二是单一地选择教学的艺术理性观,三是认为教学既是科学的同时也是艺术的。其实,教学的科学性和教学的艺术性既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斥和对峙的关系,而是一种相融合的关系。即教学是先科学的而后艺术的。教学是有规律可寻的,教学研究首先应该揭示这种规律性,但这并非教
学追求的最终目的,教学不是“终科学”的,教学还有一个“后科学”阶段,即教学科学的艺术化阶段。对教学科学规律的揭示主要是以实践和实验为生长点,对教学艺术的总结则主要是以丰富多彩的先进经验为生长点,而教学科学性与教学艺术性的不断发展变化,又使得先科学性和后艺术性总是处于循环往复的交替过程之中,因此,这种相融性体现在教学科学性和教学艺术性的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等多个方面。
三、建构高等教育理性整合机制
人类的价值取向担负着对各种理性进行整合的使命,是人类对各种理性自觉整合的体现。对理性研究的价值目的取向在于及时、有效地整合各个别理性,避免单一理性倾向,使之尽可能地发挥正面效应,最大限度地抑制负面影响。
(一)将教育活动参与者的个体理性整合为群体理性,使之兼容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教育意见,形成教育目的的坚韧理性
教育目的的坚韧理性是教育稳定发展的定航标,无坚韧目的之教育将会导致教育理性的随风而变和教育热潮闻风而起,未兼容价值取向、理念和意见的教育目的,将会使教育活动处于拾遗补漏的被动境地。教育目的的确定关键在于改变单一教育理性选择、意志束缚和定律禁锢的局面,认真听取和关照各利益群体、各社会阶层对教育的期望,使教育成为人类理性和理想的化身。这样才能为教育理性的有效整合畅通渠道,确保教育理性的生命活力。
(二)将科学教育理性与人文教育理性整合为有序和无序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之形成教育理性创新活力
现代教育理论将高等教育概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理性体现人的行为目的的有序性,人文理性体现人的行为目的的无序性。这正好与理性精神的有序性与无序性相对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好以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有机整合为精神支柱。理性创新正是以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为思想根基。因此,致力于寻求科学教育理性与人文教育理性的有机整合,是确保教育理性创新活力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既从根本上抑制单一技术工具教育理性倾向,改变大学教育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难以造就大师级人物的局面。
(三)规约各个别理性在教育活动中的规则,使教育理性不但不会匮乏而且能持续增长
不同的教育理性总是在教育理性体系中争取确立自身的地位,因此相互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各个别教育理性在整个教育理性体系中恣意放纵,必将影响个别理性各自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顾此失彼之教育理性的混乱和危机局面。教育理性整合之有效法则在于。在确定一种教育理性的地位时,不应损害和抑制其它理性的正常发展。各种理性和谐相处,各司其职,互不偏废,共同发展是教育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底线。
(四)增强元教育理性对教育的监控能力,使之能及时校正教育理性倾向和拾补教育理性缺失
教育理性的倾向和缺失,只有教育理性自身才能及时校正和有效拾补(即自己立法),元教育理性就是指教育理性对自身的认知能力,而这种认知主要在于对教育理性自身合理性、容他性、协调性和适时性等的监控和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