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追寻:“人本”教育思想的实践
2009-04-26王宁金静
王 宁 金 静
摘要:教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不断促进知识和技能发展的过程,它更是人与人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是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人生价值的叩问。为探讨教育意义的回归。文章借鉴了“人本”教育思想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出了若干体现该理念的尝试,由实践阐述了“人本”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课堂教学
什么是现代化中国所需要的人才?
有人设想,他们应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博大的战略心胸,灵动的创造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情操。
可是,我们培养了或者正在培养这样的人才吗?我们不敢贸然回答,我们需要反省。
一位知名教授深刻地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然而,教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不断促进知识和技能发展的过程,它更是人与人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更是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人生价值的叩问。现代教育给学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但通过教育,学生获得的并不是世界的整体印象,而是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的堆积,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知识的压力,而不是它应当启发的人生的意义。人在教育中感受不到意义的充盈,于是教育也失落了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所以,现代教育的最大命题便是寻找“意义”!那么,在教育的基本落脚点——课堂上,我们该如何是好呢?笔者在上相对枯燥的雷达原理课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尝试一:用人文艺术来熏陶
在一次周六人文讲座中,笔者将讲座的题目定为“科学与艺术:在哲学的圣殿里交汇!”的确,科学、艺术与哲学从来都是融合依附、相濡以沫,然而我们却把它们人为地割裂开来,导致理工科课程的讲授就事论事,枯燥乏味。科技是柄双刃剑,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有聪明而没有智慧,有知识而没有思想,有文化而没有教养”,他们自以为掌握了科技,其实是被科技所掌握,他们感情干瘪,思想空洞,毫无责任意识,不知道社会把自己带向何方,也不知道认为什么活着。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剧!
国家教委副主任周源清提出:“我们的业务课应该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包括教书与育人。”“所有的专业都要向人文教育拓展,即在专业教育中提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人本”教育思想认为,课堂讲授应该选择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辉的素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学、艺术内涵,使学员领会科学中的哲理和美学意蕴,对学科有整体把握,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兴趣,使学习活动得以自觉地持续发生。
在雷达原理课程中,哲学思想随处可见,“稳定与不稳定”、“结构与功能”等概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辨证法范畴;雷达体制的变迁体现了物质世界螺旋式发展的客观规律;雷达战术的应用更是极尽人类的最高智慧。雷达原理中的许多原则、规律对人生有着很直接的启示,比如,设备稳定度和复杂性的折衷、提高灵敏度的利弊权衡都揭示着“欲取先与、得失相兼”的为人之道;雷达对抗与反对抗诠释了“以己之长御彼之短”的做事原则和“道高一丈,魔高一尺”的矛盾发展规律。如果在授课中以这些素材为发散点和收敛点,学生的收获将是全方位的。
尝试二:用创造思维来启发
著名数学家阿贝尔有一句名言:“要向大师学习,而不是向大师的学生学习。”这句话是指我们要学习大师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思想方法才是创造的基础。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外部世界就像一个巨大而永恒的谜,对于这个世界的凝视沉思就像获得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创造,给人以探索的激情、成功的喜悦,创造,启发人生命的美丽、生活的意义,充满创造力的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具有美好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员的“讲清楚、讲透彻”,其实,这只不过是更利于灌输而已。教师在课堂上更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与时间、材料与线索。思维理论并非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作成多媒体资料,供学员自己查阅。对于学生创造的“成果”,要多加鼓励和认可,也可以记录下来,作为考核依据。比如,在“双基地雷达的空间同步”问题上,我们可以从空间同步的三种方式展开,寻找其产生的思路,思考如何将它们创造性地应用在其他方面,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同类问题。
总之,要通过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的自信,“放之弥于六合,卷之不盈一握”的美妙,让他们的思想在广阔的世界中自由驰骋,从哲学、科学、艺术各个领域中汲取营养,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托身心与世界,寓美感于人生。创造是智慧的声音,它呼唤着人们在奋斗中开辟出前进的道路,推动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以优美的境界净化心灵,美化人生!
尝试三:用广泛交流来塑造
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要教学生懂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与依赖性,更好地了解他人和整个世界,相互关心,平等交流和和平共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性。社会心理学也进一步证明,个人一旦脱离他人、群体和社会,无论其心理方式和行为方式均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无法生存。人与人存在着特殊性和差异性,只有通过交往才能相互承认、理解、达成共识,并且在交往中超越自我,在自我的不断开放和更新中,与他人、社会和世界达到融合、沟通和理解。
课堂上的交流包括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育要进行一场师生关系的解放运动,使师生之间不再相互疏离、退避,让师生双方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务。教师应该是向学生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以自己的完整性、创造性影响学生的人。教师的功能更多地在于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特别是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任何先进的传播媒体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能够创造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
一个人将成为怎样的人,这有赖于他在与人交往中的表现,有赖于这种交往会激起他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种交往会把他的志趣引向何方。课堂学习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经验共享,学会合作,消除个人中心,在交往中发现自我,挖掘潜能。与他人达成共识,团结协作。如果学生感受到他们在一起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东西,交往就能使他们变得高尚起来。
课堂交流的形式不拘一格,包括提问和解答,问答的双方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但“人本”教育思想认为,任何问题的答案都有相应的背景和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应该孜孜以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寻求答案的能力。最有益的交流应当是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和教师对这种反应的鼓励和启发,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和理解。
在雷达原理课程中,我们把一个班的二十五名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提问发言以小组为单元,由小组选择发言代表,其他人进行补充、完善。目的是使学生始终感觉到在一个集体中学习,个人既是独立的,又是与他人相关的。“课前微型讲座”由各小组轮流组织,讲座内容主要是与近期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也可以是需要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收集资料、回答问题的工作由小组共同完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说:教育者应废除传统意义上teacher的角色,代之以facilitator——促进者的角色,其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人本”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进而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领域的发展纳入教育目标之中,通过课堂教学的人文熏陶、思维训练和交流活动来实现素质教育,力求揭示、宏扬教育的本质意义。毋庸置疑,“人本”教育思想表达了教育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它的实践目前尚不完善,也存在很多困难,但这是一个神圣的、崇高的、辉煌的理想,如果本文能启发大家认识另一种教育观念,笔者也就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