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师之道,动静皆宜

2009-04-26

师道 2009年3期
关键词:动静教书师者

北 熹

教书的日子无疑是热闹的,身边的学生像一群小鸟,欢腾雀跃。每逢假期,来学校一趟,不禁感叹,真是安静呵,难得的安静。可没有孩子们的校园也少了许多生机,连树上的花都似乎是寂寞地开,寂寞地闭。没有了孩子们在树下指指点点,花儿也显得恹恹的。正在教书的人们,时常觉得上完课累得慌,恨不得快点躲到一个没有学生的地方,静静地休息一下。平日里,却又有很多退休的老教师,到学校里来走走,说以前难求一静,现在却爱听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这动和静的里头,是不是有什么当时不知的秘密?

课堂上,一个小笑话,会让教室炸开锅;一句厉言,会让几十张小口噤若寒蝉。课上,与学生有效互动,精彩纷呈;课余,静心备课,不敢松怠。备考时,和学生们摩拳擦掌,攻克难关;考时,学子屏神行卷,不敢旁顾,老师亦心有所念,轻踱小步。课堂上,有时,老师激情演绎,学生用心聆听;有时,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畅所欲言,老师则在旁静静欣赏,记录评点。有时师生共骋课堂,欢声笑语;有时师生一同静赏佳作,同思难题……这些动静,是课堂的韵律、师生的和歌,里面暗藏的,是情感的波涛、思维的张弛,甚至是生命的脉搏。

动与静,是为师者毫不含糊的态度,是对教书事业用心的运营。当学生缺少活力时,老师是兴奋剂,能引领学生们一同找到学习的乐趣;当学生忘乎所以时,老师是制冷剂,让学生们也懂得冷静思考的宝贵。一个充满力量的老师,是掌握了动静艺术的高手。他能动能静,于动处,启动智慧内存,点燃课堂,激情授课,知无不言;于静处,叩问心灵答案,潜心积淀,聚神思考,宁静致远。

师者,应该是一个参与者,能和学生们一并,在动与静之间,感悟文本的妙理,析解数字的繁变,体会艺术的诗意;他也是一个观察者,捧着“文案”、“学生”和“生活”三本大书,不断改善着对教书育人的思考,校正着对动和静的理解,在知晓“以动带静、以静制动”之后,读懂每一个学生心灵不同的节拍,悟得动静相参的微妙境地。

动静皆宜,又何尝不是一个美好的祝福。试着融入到学生们的热闹中去,感受他们的蓬勃,又于学生离校后,散步校园,回味点滴,捡一朵落下的寂寞之花,清唱一曲岁月的阙歌。

责任编辑赵霭雯

猜你喜欢

动静教书师者
初探雨林
读书、教书、写书:我的专业发展三部曲
我的教书生涯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微·视界
动静之间
不是放马的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秀才教书
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