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凤遄飞何处天

2009-04-26胡业铭

师道 2009年3期
关键词:家庭老师

胡业铭

2005年,校领导分配我担任文学社指导教师,爱好文学的学生成了我这个返聘老教师课外联系的对象。经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我认识了初一年级女生小佳同学。她是一个文静深沉的女孩,一双深邃的大眼显出几分少年秀气。她性格温和,思维敏捷,谈吐不俗。

小佳爱好文学,课外一有空就阅读文学作品,诗词、散文、报告文学无所不包。她读中长篇小说的兴趣很浓,如痴如狂。课间看,课外看,节假日看,有时夜晚还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水浒传》《高老头》《家》《呐喊》《雍正王朝》《白鹿原》等等,她都阅读过,还写有一些读书笔记。

小佳还爱文学创作,课余经常写一些散文和小说。她的散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语言精准,情感细腻,激扬的文字表达了青春学子的阳光情怀。读之,既像倘佯春意盎然的绿茵,又像观赏潺潺流动的清泉。小佳创作的短篇小说《浮云记事》,洋洋洒洒八九千字,故事脉络清晰,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生动感人。虽然还有些粗糙,但我看到了她有较好的文学才情,是一方很好的璞石,只要锲而不舍地雕琢,就可以磨成晶莹的美玉。

我常帮小佳修改作品,并指导她向报刊投稿。当她的作品在报刊发表时,我们都很开心。因她积极进行文学创作,连续三个学年被评为优秀文学少年。她曾告诉我,憧憬着成为一名文学家。我鼓励她,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强不息。

大概是贪看小说的缘故,小佳早上起床不及时,被子整得不合格,衣服不及时洗换。甚至不洗脸,不刷牙,头发也顾不上梳理,乱蓬蓬一扎就急匆匆赶到教室上课。生活上不拘小节,日常内务考核免不了被扣分。因内务和发型不合格,几次整改不达标,学生处把她当作较差的典型点名通报批评,学生公寓给予她停宿一周的处分。

她家离校远,停宿后,她上学来去要几次转车。那几天她上学迟到,影响班级考核,又挨班级干部的批评。她无法申辩,情绪低落。

停宿接近尾期,她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我。我给她讲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名人典故。东汉名臣陈蕃少年时一心想干大事业,他独居的院内却龌龊不堪。他的好友薛勤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深受启发,后来终成一代大儒。我告诉她,实现梦想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注意卫生和仪表又是最基本的生活规范。

我动员与她同宿舍的几位同学多敦促她。恢复住宿后,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佳勤快起来,能和大家一样顺利完成学生宿舍的内务。个人卫生习惯和仪容仪表也符合了学生日常规范要求。

初一下学期,因她的内务进步大,受到了学校生活部的表扬。为此,她还写了一篇散文,畅述了自己重视行为规范的心路历程。

对不修边幅的学生,我们应该多一些脉脉温情,少一点暴风骤雨;多一些提示引导,少一点批评处分。有足

够的雨露、和煦的阳光、适宜的土壤,每一株树苗皆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一次,我打开电子邮箱,发现小佳给我发来题为《归宿何在》的文章。字里行间悲情悱恻,秋意绵绵,向我倾吐了对家庭的忧心和自己的彷徨。

小佳自小受家庭溺爱,娇生惯养,备受呵护,是个娇娇女。但是,近年随着她家庭收入的增长,不知何种原因,原本平和的家庭无端掀起了风浪。父母开初小吵,逐渐升级,后来竟然当着小佳的面大吵大闹。

当她读初二时,家庭战争愈演愈烈,父母双方各自在绞尽脑汁考虑离婚谋略,谁还有心顾及孩子,小佳在家简直成了多余的人。她痛苦万分,感到空前的孤独无依,常坐在教室里面对窗外呆呆发愣。有时夜半三更,她坐在学生公寓的走廊上独自垂泪叹息。

我了解情况后,把她找来谈心。告诉她,古今中外很多家庭不幸的孩子大都刻苦读书,成就一番事业。我还将本校几位父母离散的同学学有所成的典型事例说给她听。我安慰她,要她正视现实,正确对待人生的圆缺阴晴和家庭的悲欢离合。鼓励她昂首向前,不管父母之间的关系怎样发展都不可颓废沉沦。要振作精神,安心读书,相信风雨过后必然阳光万里。同时我告诉她,老师永远不会抛弃她。经过我和班主任的几次安慰后,她的心情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从她给我陆续发来的文章里,我又看到了她的阳光心绪。

在酒绿灯红的都市里,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他们在纸醉金迷、另觅新欢、抉择家庭离异时,是否会良知发现,关注失怙子女的凄楚境况?是否会珍爱亲情,顾忌挫伤孩子的稚嫩心灵?是否考虑到家庭动荡将摧残含苞待放的花蕾?

到了初三,年级每次月考,除语文课外,小佳各科都考得不好。按总成绩排名,她的名字免不了靠后。为此,小佳常成为父母泄气的对象。她非常苦恼,感到前途渺茫,思想要崩溃。

从她发来的手机短信里,我知道她心情抑郁。我约请班主任和几位科任老师轮番找她促膝恳谈。我们鼓励她昂首向前,奋起直追。并劝慰她说,理想远大,值得嘉许,但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首先要全面发展,打好各科基础,练好本领,才能实现未来当文学家的梦想。初三是求学旅程中的重要阶段,要全力冲刺,苦战初三。

在几位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她慢慢振作了精神,思想也渐渐开朗了,脸上密布的愁云也随风飘逝。初三下学期,她停止看小说,学习上奋起直追。她上课静心听讲,课后复习,作业比以前认真了,不懂的地方主动问同学和老师,直到理解弄透为止。几次月考,除她的语文成绩保持优等外,其它各科成绩也有所攀升。总成绩从年级下等渐渐上升为中等。虽然进步慢,达不到理想要求,但有明显的进步,受到了几位老师的好评。当她向我诉说拼搏进取的信心时,我和其他老师都非常欣慰。

在学校众多的学生中,往往有特长的孩子缺点较多。对他们循循善诱地疏导,多关爱督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期跟踪,挖掘发挥其潜能,能产生点石成金的催化作用。不起眼的雏鸟,也许就在我们日常关注和呵护中成长为未来飞天的金凤凰。

中考前夕,她同床异梦的父母最终离异,没有人管小佳,她只好跟老态龙钟的祖母相依为命。时逢中考,她考得不理想,远远达不到重点中学“外校”的高中录取线,没有考取自己真挚热爱的母校。家庭动荡和成绩平庸的双重艰难,使一只志在飞升的雏凤中途折翅,彷徨歧途,迷蒙盘旋。这也许是小佳命运多磨吧。

一个暮色苍茫的夏日傍晚,小佳独自徘徊在学校广场前,久久摩挲着大榕树,暗暗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带着缠绵的眷恋,她缱绻难舍地离别了母校。

暑假,我从湘西旅游归来,听说她未被“外校”录取,心里感到万分惋惜和莫名无奈。我敢说,这个情感丰富的天真女孩,她热爱“外校”之率真,依恋“外校”之虔诚,百倍胜过任何一位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等生。当今,在以冷酷的分数遴选学子、评判生源的招生格局下,一位娇娇少女要选择一流的读书环境,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确实水复山重雾霭多。

我心潮荡漾,情难以堪。作为小佳信赖的“爷爷老师”,我自责自己没有为一个有才情的文学少年升高中尽一点涓埃之力。如果我把她的文学特长和家庭境遇及早地向校领导汇报,如果我当初过问她的中考志愿,如果暑假我不到湘西旅游,小佳留在“外校”的心愿或许能实现,这一只矢志飞举的雏凤或许不会折翅……

对着一弯上弦胧明新月,我向茫茫苍天慨然叩问:“遄飞雏凤,今在何方?”我不由得吟成一首《七绝·雏凤遄飞》:

稚气痴情不息肩,

凌云壮志费盘旋;

迷蒙风雨苦求索,

折翅遄飞何处天?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家庭老师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