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也是大写的“人”

2009-04-26郭姜燕

师道 2009年4期
关键词:翟志刚林清玄人文精神

郭姜燕

一位家长朋友向我描述过他听说的这样一件事。

学校组织各班收看中国宇航员太空漫步的电视直播,当宇航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向太空缓缓探出身子的时候,教室里发出了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哇……”一张张小脸涨得通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几个女孩眼中甚至闪动着晶莹的泪光。

正在讲台前批改作业的班主任老师抬起头,面无表情地扫视了全班,突然一拍桌子喝道:“静下来!不许发出声音!”在老师严厉的目光中,教室复归于平静。

接着,翟志刚爬出舱外,整个人都飘浮在浩渺的太空中了。听着校园各处传来的欢呼声,一个男孩终于控制不住了,悄声对同桌说:“中国人真了不起!”但这轻微的声音让班主任再次从作业堆中抬起头对那个男孩冷冷地说:“站起来!”男孩坐着没动,他用委屈的目光对抗着老师。“我让你站起来!”老师的声音裹上了一层冻霜。男孩不知是被吓住了还是决定对抗到底,依然像被钉在椅子上似的没有动弹。

老师忍无可忍,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男孩跟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如老鹰捉小鸡一般将男孩拎起,男孩挣扎着却无济于事,一直被拎到门外。

“嘭”的一声,老师关上了教室的门。

电视中,宇航员正挥动着一面小小的国旗向全世界人民致敬。教室里,老师满脸怒容地盯着学生,孩子们神情惊恐已无心再看电视。

听到这件事,我颇多感触。

美国心理学家格林伦说:“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文中的那位教师,也许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跟学生还可以“交往”,他不知道,用“暴力”来获得学生“臣服”的教师是最无能与最卑下的。古人早已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要集热情、真诚、宽容、才华于一身,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信服。

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有知识上和智力上的引领,更重要的是有思想上、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引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教育,却忽略了道德情感教育的作用。其实,道德情感的激发非常重要,它是一种持久的动力机制,可以推动人一如既往地坚持道德行为。如果道德教育靠的是灌输,即使它也能使人认识到正确的道理,但并不能让受教育者的内心产生真正的认同,不能由内而外产生真切的感受,这样的道德教育成效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产生的将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当翟志刚漫步太空时,学生情不自禁发出的欢呼和慨叹是一种爱国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充分体现,教师应该趁热打铁挖掘出更多更深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比多少响亮的口号都更有实效。可惜的是,这初探出头的情感之花被不懂教育的老师活生生地掐断了。

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的小偷,犯案上千起,却只有一次被捉。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又斯文有气质的小偷,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他20年前写下的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原来,20年后的小偷成为了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他真诚地对林清玄表示感谢,是林清玄的欣赏让他改变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试想,当学生说“中国人真了不起”的时候,教师到他身边轻轻表扬他的爱国之心,然后提醒他不要随便讲话,学生一定会很开心地接受吧!总要把自己摆在神坛上,生怕学生撼动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这样的教育思想是束缚学生、压抑学生的根源,说它是对教育的一种玷污应该不为过!林清玄的欣赏改变了一个小偷,那么我们教师的一次惩罚又会让学生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我们要培养创新的人才。可是,在教师的“强权”之下,学生连最基本的权利都无法保障,何来创新?美国哈佛大学的伯顿在谈到启发儿童创造力时提出“要避免使儿童有迷信权威的思想”。敢向权威挑战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要支持并着力培养学生的这种品质才对。可是,一旦学生将本应是知心朋友的教师视若神明,言听计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那学生眼中的权威实在是数不胜数了,哪里还敢发出挑战呢?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在教师的心中作祟,这样的教师只能培养出懦弱的“顺民”,与创新的人才背道而驰,相去甚远了。

作家冯骥才说,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那么,是否可以说,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师,也是有缺陷的教师,是缺乏足够资格的教师呢?倘若教师都不具备人文关怀,又如何能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人文精神呢?像文中的那位班主任老师,完全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态度粗暴,行为蛮横,处事冷漠,不仅全无人文精神,连他自己有没有最基本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都值得怀疑,实在是可惜,可叹。

教育,首先是一种尊重。要学生尊重他人,我们的老师要先尊重学生。对“人”的忽略,是我们思想深处最大的漏洞。记住,无论你要对学生进行何种方式的教育,千万不要忘记学生也是大写的“人”,在进行教育之前,先要查看查看自己思想上有没有需要堵住的漏洞。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赵霭雯

猜你喜欢

翟志刚林清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翟志刚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林清玄不平凡的人生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林清玄的爱情
林清玄与漂亮女生
触摸太空的农民之子
活在当下
航天员翟志刚